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6
    / 08
    近日,四七二公司所属扎鲁特旗久兴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中标内蒙古通朗环保发展有限公司霍林郭勒市华兴矿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工程排水、降水工程施工,中标价格5551951.00元。这一重大成果不仅彰显了久兴公司的雄厚实力和专业能力,也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此次中标,久兴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长期稳定产生效益;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拓展更多业务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市场,在更多领域展现实力,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 26
    / 08
    在刚刚召开的“全省煤田地质科技创新大会”上,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生态地质创新团队获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是近年来活跃在生态地质领域的一支年轻队伍,由15名专业技术骨干挑大梁,成员平均年龄37岁,半数为研究生学历和高级以上职称。团队的年轻化、高学历化特征在重大项目承揽、核心技术攻关与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综合优势。团队依托物测队雄厚的技术实力,在湖泊生态地质调查评价、土壤污染调查修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图为生态地质创新团队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地下水调查融入实践,创新生态地质综合调查技术方法。团队在全省首个湖泊多项性生态地质调查项目中,运用遥感解译、生态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及地球化学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创新使用地质云水文地质与水资源“在线调查”系统,利用低环境扰动的野外勘查技术和保护区内非侵入性勘查模式,圆满完成了“山东省南四湖地区1:50000多项性生态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创新提练了湖-地-空三维协同多要素耦合生态地质综合调查技术,成功入选省级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并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十大优秀地质科技成果奖。“变废为宝”,助力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团队设定清晰目标,搭建知识共享与跨界学习平台,追踪前沿技术,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服务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山东泰安、济宁、枣庄、临沂、淄博等地市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采煤塌陷地治理等项目200余个,通过危岩体清理、削坡整平、覆土绿化等技术手段,让沟壑变平川、矿山披“绿装”,助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瞄准难点,实施工程项目科研攻关。团队坚持需求导向,突破科研难题。紧密围绕生态地质区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科研选题精准聚焦现实需求,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与应用落地。团队先后承担了科研课题6项,在“重金属迁移转化机理”“水文-生态-地质演化机制”“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湿地碳汇潜力评估”等研究方向取得原创性认识和突破性技术成果,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深耕地学,聚能生态修复技术。团队紧跟科技前沿,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探测等前沿技术赋能创新发展,持续提升地质科研的精度、深度与效率,赋能地质科技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依托物测队专业技术和资源优势,成功申办“‘双碳’愿景下生态地质调查与生态修复省级高级研修班”,10位院士专家受邀作学术报告,来自全省业内百余名学员参加学习,团队成员作了题为“北方典型湖泊生态地质问题分析与研究—以南四湖为例”的科研报告,获得行业内认可和关注,提升了品牌形象与知名度。多措并举,铺就人才“成长阶梯”。团队聚力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团队。采用导师带徒、名师讲座、技能竞赛等多元化方式培育高技能人才,强化终身学习。深刻认识科技发展迅猛态势,持续学习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个人及团队科技创新能力,着力锻造富有探索与求知欲的一流创新团队。多次在全省生态修复技能竞赛中荣获个人奖、团体奖;1人获省科技突出贡献奖和青年地质科技奖;2人分获省煤矿水害治理先进适用技术和工作经验一、二等奖;累计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专著4部,专利10项。团队带头人李新凤在全省煤田地质科技创新大会上作了表态发言: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生态地质领域的探索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新的起点,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创新实施局党委“113388”发展战略和思路,用地质智慧解读大地密码,用科技能量焕新生态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煤田地质力量。...
  • 26
    / 08
    8月18日,“聚智赋能”启新程  “富矿精开”新风采—2025贵州矿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贵州矿业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贵阳举行。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谢志清应邀出席会议并与贵州省矿业协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是总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的重要举措,将为推动贵州矿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围绕矿产资源勘查、绿色矿山技术研发、隐蔽致灾因素排查及生态保护等重点方向开展紧密合作。总院依托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队伍,为贵州矿产资源开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撑;贵州省矿业协会发挥对地方产业的深刻理解和行业资源优势,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助力提升贵州矿业发展整体水平。总院采动空间团队负责人陪同参加会议。...
  • 26
    / 08
    近日,集团成功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三级(甲方)认证,标志着集团在数据管理和应用领域跻身行业领先行列。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牵头发布,是我国首个且最权威的数据管理成熟度认证体系,代表了国内数据管理领域的最高标准。此次通过认证,标志着集团在数据管理、数据安全、数据应用等多维度能力水平得到了国家标准的检验和行业权威的认定,展示了集团在数据资产管理和价值挖掘等方面的全面性和深度。近年来,集团抢抓数字中国建设机遇,建设了融合地理信息和地质数据资源的中国煤炭地质大数据中心,赋能行业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先后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央企数据共享技术体系试点项目”“陕西省工信厅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等荣誉。未来,集团将聚焦时空智能前沿,专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深化DCMM国家标准应用,构建更为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以时空大数据赋能行业数智化发展。...
  • 26
    / 08
    8月20日,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副总经理姬亚东一行到访中煤水文局,围绕对标管理、产业协同及多领域合作开展深入交流。中煤水文局总会计师李大恒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李大恒对姬亚东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系统介绍了中煤水文局的历史沿革、产业布局与改革发展等情况,重点介绍了地热能战新产业布局与进展,以及“中国地热一张图”大数据应用平台。姬亚东对中煤水文局取得的发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尤其对“中国地热一张图”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前瞻性和实用价值表示赞赏。他介绍了西安研究院在技术研发、科研团队建设及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希望在地热能领域与水文局开展深度合作。双方还就项目成本管控、团队激励机制、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对标交流。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重点围绕地热能战新产业,加快推动具体项目落地,实现强强联合、互利共赢。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水文分院有关负责同志,中煤水文局一队及总部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26
    / 08
    近日,2025 年“数据要素×”大赛河南分赛决赛获奖名单正式公示,空间信息院联合河南大学、河南能睿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自主可控智慧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项目,凭借扎实的技术创新与显著的应用价值,成功斩获大赛三等奖,充分彰显了公司在数据要素赋能农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突出实力与实践成果。该项目聚焦智慧农业领域,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通过整合多源农业数据,构建自主可控的智慧农业大数据服务体系,能够为农业生产规划、田间管理、风险防控等环节提供精准决策支持,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精准决策支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为深耕数据要素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我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深化数据赋能,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此次获奖,是对公司在农业数据应用方向持续投入与实践成果的高度肯定。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数据要素在多个行业的应用场景,释放数据价值,为河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22
    / 08
    近日,经过前期各项细致筹备工作,由我队第四钻探分队施工的云南金矿钻探项目ZK2902孔顺利开孔。该孔是第四钻探分队迄今施工倾角最小的钻孔,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面对全新挑战,分队人员展现出高度的专业自信。应对严重漏失层,分队人员提出“锯末-聚丙-膨润土复合堵漏法”;遭遇碎石堵塞钻头,提出“冲击器”概念;面对岩粉卡滞内管,“环状间隙解除卡滞”设计应运而生。这份自信和底气源于连续实战锤炼出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储备。一次次实战经验,不仅提升了分队的应急能力,更构建了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体系。施工伊始,第四钻探分队秉持“绿色勘探”理念,每项钻探任务完成后,严格落实场地地貌恢复,切实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担当。现场管理精益求精,整齐规范的安全警示标识、严格标准的作业流程,构筑起高标准的安全防线,赢得甲方高度赞誉,更被树为矿区钻探现场的标准化样板。本次开孔,标志着第四钻探分队对该地区新一轮资源勘查技术攻坚正式启动。分队将以技术为矛,经验为盾,环保为责,标准为尺,以昂扬姿态攻坚ZK2902孔,为国家探明矿产资源再书新功。...
  • 22
    / 08
    8月19日,省地勘局与临汾市政府举行工作会谈。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地勘局党组书记、局长彭东晓,临汾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延峰出席,双方围绕深化务实合作开展座谈交流。省地勘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王宏伟,山西地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江荣,临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晓刚,副市长乔飞鸿参加。彭东晓对临汾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山西地勘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省地勘局的历史沿革、主责主业及工作布局。他表示,省地勘局始终将临汾作为地质工作的重点服务区域,在矿产资源勘查、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临汾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省地勘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一局一集团”人才、技术优势,用好“一市一清单”“一市一专家团队”,坚持专班推进,围绕临汾转型发展实际,精准对接需求,深化务实合作,为临汾能源转型、能源保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助力临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延峰对省地勘局长期以来给予临汾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市情。他指出,临汾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能源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持续优化改善能源结构,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省地勘局作为全省地质工作主力军,希望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地热等新能源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勘查、生态修复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援、土地全域综合整治等领域加大支持力度。临汾市委、市政府将一如继往重视支持地勘工作,做好服务保障,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地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江荣介绍了改革以来集团支撑服务临汾的相关工作情况。省地勘局总工程师周继华代表“一市一专家团队”提出专业化服务建议。省地勘局、地质集团总工程师,局相关处室、地质集团有关部门和相关二级子公司主要负责人;临汾市政府办、应急管理局、财政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城市管理局、能源局、国家电网临汾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 22
    / 08
    为深入推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助力青年科技人员成长成才,近日,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在安徽省黄山市成功举办青年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以“强化地球物理技术进步,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各理事单位的50余名行业专家与青年科技工作者。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地球物理勘探及相关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报告内容涵盖前沿方法研究与学术理论进展,以及地球物理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物探、装备制造与生产应用、海量数据存储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实践。会上呈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地震节点仪器研发与应用、油气勘探中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深层-超深层地震正演模拟与响应特征研究、综合物探技术在隐伏岩溶探测的应用研究、大载重无人机在山地物探中的应用探索、电子雷管遥爆系统研究、AI智能与地球物理的融合研究等,为与会者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其中,物测队青年技术骨干徐少强作的题为“综合物探技术在隐伏岩溶探测的应用研究”的主题报告,详细阐述了物测队在隐伏岩溶探测工作中的技术路线、实际应用方法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分展示了物测队在综合物探技术应用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该报告凭借其创新性与应用价值,从众多优秀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2025青年学术交流会二等奖”。此次青年学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专家与青年科技才俊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通过与各方学者的深入交流,物测队青年技术人才汲取了新知识,拓宽了视野,为后续工作注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未来,物测队将继续秉承科技强队,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技术研发与实践应用,为推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技术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 22
    / 08
    近日,物探院研究所事业部承担的淮南地区两个项目顺利通过审查验收,标志着物探院在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潘三煤矿2212(1)运顺瓦斯综合治理巷井震联合岩性反演技术服务》项目是物探院自主研发的井巷约束深度域岩性反演技术的成功转化应用。该项目通过对原有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数据体沿盾构作业线精细岩性反演,准确预报了1.9km瓦斯治理巷的构造分布及岩性、裂隙发育带分布范围,精确指导盾构机掘进,掘进效率大幅度提升。《刘庄煤矿1201采区120101、120102,1308采区及131104、131106、150806、171109工作面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跟踪技术服务》项目是全面升级远程地震地质服务技术又一次成功转化应用。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实时通讯与大数据技术,以实时的井巷工程约束地质数据体,对地质模型动态更新迭代,实现对刘庄煤矿两个采区的六个工作面构造动态精细解释、异常体精准识别,通过远程会诊全方位构建刘庄煤矿的智能化透明地质保障系统,有效指导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近年来,物探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瞄准煤矿山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地质技术、智能开采透明地质保障技术、精准勘探的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总结提升系统集成创新,满足智能矿山建设地质保障新需求,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服务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