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6
    / 09
    近日,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陕西分赛决赛在西安圆满落幕。集团凭借在智慧文旅和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创新成果分别摘得文化旅游赛道和应急管理赛道一等奖。 本次大赛由国家数据局、陕西省人民政府指导,陕西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主办,以“数据赋能 乘数而上”为主题,覆盖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14个赛道,吸引了全省企事业单位的288支团队、800余名选手参与角逐。决赛各赛道评选出一等奖1名。决赛中,集团工程监理咨询分公司地理信息文旅数字化科创团队以“陕西文旅IP生态链数据联动赋能全场景交互体验”为题,系统展示其以地理信息技术构建“文旅IP多形态”产品矩阵的创新实践,通过静态与动态数据采集,团队深化IP本体数据、整合跨场景资源,实现了以数据驱动文旅体验升级和产业发展的良好成效;矿山安全监测团队则以“典型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应用”为题,展示数据要素与安全监测技术深度融合的成果,该成果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精准性与智能化水平,为防灾减灾工作的科学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实践参考。近年来,集团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依托中国煤炭地质大数据中心,持续推动从单一数据采集向多场景数据应用服务转型,在智慧文旅、安全监测等领域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技术成果规模化落地。其智慧文旅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甘肃、山西、新疆等黄河沿线省份。同时,集团连续三年承担陕西省煤矿超层越界开采核查任务,并将安全监测技术延伸至公共安全与应急保障领域,为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26
    / 09
    9月24日,矿山透明地质与数字孪生技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第一届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京顺利召开。会议旨在总结实验室年度工作,审议开放基金课题,并共商实验室“十五五”时期发展大计。会议伊始,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德高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代表。随后,实验室牵头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昊致欢迎辞。张昊对各位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他们长期以来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重点实验室在推动矿山安全技术革新、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使命,期待本次会议能为实验室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本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的核心议程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主持。在王双明院士的主持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宁树正代表实验室向全体委员作了2025年度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报告,系统汇报了实验室在科研项目、成果产出、团队建设、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宁树正还汇报了2024年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的验收情况,以及2025年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的设置方案,提请委员们审议。审议环节后,会议进入了热烈的讨论阶段。与会委员们围绕重点实验室在“十五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展开了深入研讨。各位委员畅所欲言,从国家战略需求、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实验室定位与特色、人才培养与引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多个角度,为重点实验室的中长期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重点实验室提升创新能力、扩大行业影响力出谋划策。会议最后,特别邀请王双明院士作了题为“煤炭绿色低碳发展的思考”的学术报告。王院士的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分析了当前煤炭产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探讨了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路径与关键技术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启发。本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共有10位委员及代表现场参会。重点实验室各参建单位代表以及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的全体员工共同聆听了王双明院士的精彩报告,共享学术盛宴。本次第一届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的成功召开,为重点实验室梳理了成果,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汇聚了智慧,必将有力推动实验室在矿山透明地质与数字孪生技术领域持续创新,为提升我国矿山安全水平与智能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 24
    / 09
    近日,江西省科学技术厅正式公布江西省2025年第二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核地质大队江西省能源矿产地质调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顺利通过认定,成功跻身名单之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严格依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执行,评审环节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科技人员占比、研发投入强度、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关键指标开展全面且细致的综合考评。此次成功入选,不仅是对能源院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深耕的充分肯定,更标志着公司在践行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且关键的一步,为后续争取政策支持、拓宽合作资源、提升行业影响力注入强劲动力。...
  • 24
    / 09
    数智未来  逐梦蓝天——我队全力保障2025年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无人机测绘操控员省级决赛圆满举行秋高气爽,丹桂飘香。9月12日至15日,2025年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无人机测绘操控员省级决赛在张掖市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32支代表队64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一展风采。此次竞赛项目包含无人机基础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测绘专业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测试,贴近无人机航摄、协作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及要素提取等多种实际操作考核。此次竞赛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我队两名参赛队员在技术指导的精心部署与现场指导下沉着应战,全力以赴投入到每一个比赛环节,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裁判与同行的认可。为了让更多市民感受到无人机测绘的独特魅力与风采,开幕式当晚,由我队支持并保障服务的1500架无人机表演编队在张掖中央文化广场上空幻化成璀璨星河,“丝路明珠 彩虹张掖”“甘肃煤田一四五队”等造型轮番上演,表演以巧妙的创意、精准的操控和丰富的内涵,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震撼视听的无人机科技盛宴。比赛开闭幕式及理论知识竞赛等环节均在我队华辰酒店举行,酒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的服务水准,全程为赛事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确保了赛事期间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了此次接待服务保障任务。...
  • 24
    / 09
    近日,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编制的《安徽省淮南市潘三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及深部勘探报告》顺利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获得评审专家和业主单位的高度评价。该报告在潘三煤矿现有采矿权范围内新增煤炭资源量7.6亿吨,显著增强了两淮地区煤炭资源战略储备能力,对保障区域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潘三煤矿是淮南煤田重要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其资源稳定供应能力直接关系区域能源保障水平。在此次深部勘探工作中,第二勘探队组织精干技术力量,连续奋战7个月,施工9个钻孔,完成钻探进尺近万米。项目采用“绳索取芯”双管单动工艺,实现全孔取芯率高、钻探进尺快,攻克了深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压力大等技术难题,高质量完成地质填图、钻探施工、样品测试等勘查任务,全面查明了矿井深部煤层赋存情况,为推进“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开拓资源接续新空间奠定了坚实数据基础。两淮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包括淮北煤田和淮南煤田两大矿区。它紧邻华东经济核心区,可实现对华东区域和长江沿线区域的能源保障覆盖。此次发现是我局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成果,将为两淮煤田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安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能源资源保障。...
  • 24
    / 09
    9月12日至15日,由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主办、空间信息院和防灾科技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研讨会”在郑州隆重召开。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于伟、河南省地震局局长刘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主任武艳强、防灾科技学院校长任云生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先后为大会致辞。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地震局系统、国内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等40余家机构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的热点问题与最新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我公司安全评价中心牛洁代表公司做专题特邀报告。...
  • 24
    / 09
    日前,三队承建的淮北青东煤业有限公司873、875工作面“四含”及断层地面区域治理工程项目提前竣工,并一次性通过甲方验收。该项目是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和淮北矿业集团联合开展的年度重点项目,自2025年2月正式开钻以来,历时170天,累计完成5个孔组、39个分支钻孔,钻探总进尺达14426米,注水泥量达59942.45吨。青东项目所处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治理地层埋深浅,需在厚度250米的松散层中造斜,同时,治理区域内存在巷道、水文长观孔,注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井下巷道跑浆、长观孔水位异常等问题。此外,注浆区域地面有村庄、加油站、道路等基础设施,极易导致地面变形,威胁村庄建筑物安全。面对重重困难,项目团队群策群力,通过精心设计施工方案,建立双向联动立体监测网络等,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取得了较好治理效果,获得甲方高度评价。...
  • 24
    / 09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正式发布《2025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国能综通科技〔2025〕137号),总院主要负责起草的《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规范》成功入选。近年来,总院在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此次承担《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规范》的制订工作,将为该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总院在煤炭地质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24
    / 09
    近日,由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煤地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地生态)承接的曹家滩煤矿采空区矸石注浆充填系统累计充填量突破100万吨,这标志着我国煤炭行业在绿色开采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煤地生态曹家滩项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创新实施超远距离(≥8km)采空区邻位注浆充填技术,实现了煤矸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矸石的无害化、规模化处置,从源头解决了矸石山占地和环境污染的难题,为推进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成功示范。下一步,中煤地生态将继续优化项目系统运行效率,深化技术研发,拓展应用场景,将公司打造为全国领先的矿山环境治理与绿色开采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为推进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22
    / 09
    水文地质局水文地质数字资料馆建成并上线运行。水文地质数字资料馆系统梳理整合水文局50余年来的珍贵水文地质原始资料与成果,目前已收录各类数据超16万项,使地质数据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数字宝藏”。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获得6项专利授权,包括1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一种盐岩岩心样品的渗透率测试方法”,提出创新性实验方法,显著提高了测试的精度与效率。“一种煤炭发热量检测系统”“一种新型的增强后置埋件专用钻头”等实用新型专利,可显著提高煤炭发热量检测的精度效率,增强钻探可靠性与效率,促进固废资源化利用,展现出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江苏煤炭地质局远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再传捷报,成功承接中船动力燃气发电机组14种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任务。公司组建技术攻关团队,与中船镇柴展开深度技术交流,成功突破燃气发电机组高温高压核心部件高压接管的技术瓶颈,在清洁能源装备核心部件赛道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第一勘探局物测队成功中标伊泰集团酸刺沟煤矿三维地震勘探项目。项目拟采取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查明区域内的煤岩层赋存特征、构造发育情况及其它地质异常体的情况,为矿井未来采掘作业提供准确的地质勘探成果。湖北煤炭地质局基础公司中标安徽淮河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作为“安徽淮河生态廊道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的关键子项目,该项目聚焦滁州、淮南两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总治理面积1000余公顷。项目实施将有效消除地灾隐患,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物探研究院“一种煤田地震解释软件中添加已知地质信息的处理方法”专利获批。本项专利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数据处理流程,确保了地质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大幅提升了数据处理解释的工作效率。自然资源部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广东深圳举办。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职工王楠代表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参赛,并荣获二等奖。王楠以青海木里矿区生态修复实践为案例,形象描绘出这片曾因开采活动而布满“痘坑痘印”的高海拔矿区蜕变为生态乐园的历程,充分展现了科技助力生态治理的显著成效。第九届“中煤江南金钻杯”地质技能竞赛在韶关举办。竞赛由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主办,广东局二〇二队承办,三队一院共计20名选手同台竞技,展现了过硬的技术实力与良好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