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18
    / 09
    为进一步提升全局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与综合业务能力,加快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9月2日-5日,甘肃煤田地质局在兰州举办了盆地能源与矿产资源综合勘探技术培训班,来自局属各单位总工程师、技术骨干及局机关业务处室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结束后召开了全局地质找矿转型发展部署会。此次培训是在全局地质找矿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举办的,课程体系系统而全面,内容涵盖了化探找矿技术链与方法论、岩相古地理与沉积矿产找矿突破、地矿勘查数字化、区域成矿规律与大地构造、航空地球物理、核测井技术及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等多个关键领域。培训师资力量雄厚,邀请了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唐文春正高级工程师、自然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牟传龙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吴冲龙教授等八位知名专家授课,保证了培训质量。参训学员表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既包含了传统找矿方法的深化与创新,也涵盖了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既关注基础地质理论的突破,也紧密结合当前能源资源勘探的热点与难点。通过培训,大家系统更新了知识体系,掌握了新方法、新技术,拓展了找矿视野,进一步提升了解决复杂地质问题和推动找矿突破的能力,为推动全局地质找矿工作转型发展,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 18
    / 09
    近期,江苏地研院获得6项专利授权,包括1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获授权的发明专利“一种盐岩岩心样品的渗透率测试方法”,提出创新性实验方法,显著提高了测试的精度与效率,保障了盐岩渗透性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该专利的授权实施为盐岩地下储库的安全性评估及能源储备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一种煤炭发热量检测系统”“一种新型的增强后置埋件专用钻头”等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煤炭检测、地质钻探、岩心测试及固废处理等领域的研发和攻关成果。这些专利技术显著提高了煤炭发热量检测的精度效率,增强了钻探的可靠性与效率,并促进了固废资源化利用,展现出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今年以来,江苏地研院已获18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专利1项。作为总局科技型单位,江苏地研院将持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化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推动煤炭地质行业绿色、安全发展持续提供科技支撑。...
  • 18
    / 09
    近日,省地调院基础所承接并组织实施西藏米林地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发项目部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为这一国家重大项目的安全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支撑。野外调查接到任务后,项目组赴藏开展实地调查,科学评估地质风险,为工程选址和灾害防治提供重要依据。省地调院基础所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贡献江西地质力量。...
  • 18
    / 09
    9月10日,陕煤地质集团申报的《陕西神木东南部煤系气调查评价》项目,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及相关专家组评审,纳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推进的社会资金出资在矿业权空白区开展地质调查工作试点项目。该项目在神木东南部开展以煤层气为主攻矿种,同步兼探煤系致密气、煤系铝土岩气等多类型煤系气的综合调查评价及相关地质理论和勘查技术研发工作,力争实现煤系气调查重要发现和突破。今年以来,陕煤地质集团全面落实陕西省找矿行动实施意见,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致力于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以页岩气、煤层气能源矿产以及金属非金属矿产勘查开发为重点的新质生产力,先后在新疆煤层气、陕南页岩气、新疆锂矿等多个项目破局发力,旨在打造矿产勘查开发全产业链,占据高端价值链,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展现国企担当。...
  • 17
    / 09
    近日,“玉树市孟宗沟沟口北侧岩质崩塌应急治理”项目正式开工,旨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障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筑牢安全防线。该崩塌点位于玉树市孟宗沟北侧低高山前缘,受差异风化、冻胀、地震、强降雨等影响,岩体破碎,多次发生危岩滚落,严重威胁坡脚28户145名居民及加吉娘路400米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灾害失稳潜在经济损失达 941.36 万元。项目遵循“安全、经济、技术可行”原则,将通过安装 1278㎡主动防护网、470 米长(2350㎡)被动防护网,清理12.72立方米危岩、清运322立方米孤石,遏制落石风险、稳固坡体。同时,项目采用先进监测预警技术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兼顾短期应急与长远防控,能减少灾害对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将为当地生态修复、土地可持续利用创造条件,助力玉树市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 17
    / 09
    近日,自治区2025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正式公布,地质局41个项目获批。其中重点项目2项,青年项目2项,一般项目37项。地质局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十四五”以来,紧紧围绕国家与自治区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科学谋划布局地质科技工作,累计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98项,专利36项,软件著作权60项,发布地方标准4项,发表论文373篇,出版专著25部,获得自治区级科技奖励7项,全局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下一步,地质局将不断优化科技管理与服务,通过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组建科技攻关专班、深化成果交流互鉴等多种措施推动科技能力提升,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续产出,为自治区科技创新事业贡献更多地质力量!...
  • 17
    / 09
    9月12日上午,一一七公司陶忽图煤矿地面钻孔启封工程野外竣工验收在矿区现场圆满完成。一一七公司副总经理贾宇飞及项目部相关人员参加野外验收工作。该项目为2025年度“头号”安全治理项目,旨在彻底消除历史遗留钻孔带来的透水、漏气隐患,为后续采掘部署提供可靠地质依据。项目于2024年9月16日正式开工,历经362天连续作业,高质量完成73个钻孔启封,进尺量创矿区同类工程新纪录。验收组逐孔查验了封孔结构、注浆记录、施工影像及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各项安全、环保指标均优于设计标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野外施工组织有序,技术措施得当,资料齐全,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意通过野外竣工验收,野外验收综合评级为“优良”。项目团队将以此次“优良”评级为新起点,以本次优质成果为核心支撑,进一步加快数据成果转化进程,同步启动封孔效果专项评估与长期动态监测机制,确保治理成效稳定持久,为陶忽图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筑牢坚实基础。...
  • 17
    / 09
    万物向新 聚势而生近日,京能地质举办地下水控制技术专项培训,全面提升公司相关人员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从源头防范基坑坍塌、地面沉降等工程风险,为后续工程安全推进夯实基础。培训特邀业内权威专家冯科明主讲。他结合工程实际,带领学员学习地下水控制关键技术与方案设计,剖析集水明排、降水井等方法的适用条件与设计要点,并通过典型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此次培训是京能地质强化专业技能力量的重要举措。参培人员理论储备与实操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壮大公司工程技术专业队伍实力,为后续工作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 16
    / 09
    近日,经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核准,中煤江苏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洋测绘资质成功晋升为甲级资质,同时新增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两项乙级资质。至此,勘研院测绘资质已形成“2甲5乙”的完备格局。经过不懈努力,公司现已具备工程测量、海洋测绘两项甲级资质,大地测量、界线与不动产测绘、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五项乙级资质,资质体系更趋完善、专业能力全面升级,公司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核心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夯实与彰显。近年来,勘研院聚焦核心能力建设,通过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升级测绘装备,健全质量管控体系,逐步构建起技术领先优势,积累了丰富的测绘项目实践经验。此次资质的晋升与增项,既是对勘研院多年来技术创新成果与综合实力的权威认可,更将提升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品牌影响力,为拓展海洋测绘等市场领域奠定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公司将以此次资质突破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测绘管理机制,推动传统测绘技术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更为精准、实时、智能的测绘服务,不断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16
    / 09
    近日,物探院成功获批一项发明专利——《一种煤层下伏岩层富水性的分析方法及其系统》,为煤炭勘探领域带来了重要技术突破。该专利凭借其创新技术,有效弥补了传统分析方法在煤层下伏岩层富水性评估中的不足,大幅提升了预测的精准度。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煤层下伏岩层富水性的预测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开采的安全与效率。传统技术难以综合考量影响富水性的多种关键因素,导致分析结果存在偏差。物探院此次研发的专利技术,通过多维度的创新分析方法,成功解决了上述难题。      该方法首先采用三维地震蚂蚁属性分析技术,对煤层下伏岩层的断层、陷落柱、裂隙进行精细分析,生成第一属性分析图,精准定位地质构造异常区域。随后,运用三维地震波形差异分析技术,评估岩层的岩石完整性,形成第二属性分析图,进一步揭示岩层结构特征。同时,借助三维地震反演技术,获取岩层岩石物理参数的三维岩性数据体,为分析提供量化依据。最终,将这些分析结果进行多信息融合与交叉验证,从多维度综合评估煤层下伏岩层的富水性。     此项专利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煤层下伏岩层富水性分析的精准度,为煤炭开采提供更为可靠的地质数据支撑,有效降低开采过程中因水害导致的安全风险,进而提高开采效率。      物探院始终致力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果。此次发明专利的获批,既是科技工作者多年深耕技术创新的突出成就,也是其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的有力证明。未来,物探院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持续优化和完善该专利技术,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同时,还将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开展更多技术研究与探索,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高效、绿色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