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30
    / 12
    12月27日四川省地调院迎来挂牌成立三周年三年间,朝着奋力建设国内一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及科研机构的目标省地调院以“新”的姿态,用创新“策源”之功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服务“省之要事”立足主责主业,勇担职责使命,彰显更强担当为四川发展大局贡献地质工作“最强大脑”力量▼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梳理近年来的“成绩单”,省地调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然资源部门指导支持下,坚定实施“一三八”发展战略,发展成为具备完整地质手段、领先技术能力和高强科研水平的综合性地质科研单位,在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书写新篇章。向“新”而行  加快形成自然资源领域新质生产力作为全省地质工作的“最强大脑”,省地调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聚焦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支撑和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能力,抢占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制高点,以科研创新开启地质工作崭新格局。向新而行,创新人才“雁阵”逐步构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人、大国工匠1人,四川杰出人才奖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四川工匠2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科技领军人才2人。实施院地球科学创新人才计划,44名专家受聘为首批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和青年专家。蓄势聚能,创新平台载体落子布局——首次召开科技工作会议,成立由两名院士担任主任委员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建优建强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创新)中心,拥有3个博士后创新基地,新命名成立劳模(工匠)和青年、巾帼创新工作室30个,推动全院60余个科技创新平台实质化运行,打造成为创新的“智囊团”、难题的“攻坚室”、人才的“孵化器”。活力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以矿产勘查开发为战略性新产业发展保障新资源、以土地精准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新空间、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为数字经济发展供应新数据、以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为高水平安全提供新支撑。锂辉石采选和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深层卤水提锂工艺、“空-天-地”一体化地灾防治体系、实景三维应用平台、地质大数据资源库等一大批创新成果汇集,形成技术领先、支撑全面、保障到位的全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强劲力量。三年来,省地调院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成果奖100余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和其它各类标准50余项,取得专利技术340余项。以“新”护航  凝心聚力做好自然资源管理服务支撑省地调院亮出“新思路”、拿出“新办法”,以自然资源领域创新驱动,为我省能源资源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修复、自然资源调查、国土空间规划、测绘地理信息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强有力地做好技术服务体系支撑。看能源资源安全保障2024年天府数字经济大会上,四川省第二批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发布,省地调院“找矿预测大模型数据集”名列其中。通过找矿平台原创的数据、算法和技术,将找矿模型建立周期由传统人工模式的3个月缩短至分钟级,数据处理效率提升5至10倍,为四川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强力的科技支撑。省地调院具体承担编制《四川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四五”实施方案》《四川省基础地质调查实施方案》等重要涉矿类规划编制,完成我省21个矿种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承担我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为战略性矿产找矿和基础地质工作明确目标和措施。省地调院为全省光伏、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战略资源保障。在锂、铜、金、晶质石墨、煤层气、页岩气等战略性矿产勘查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提交马尔康党坝、金川李家沟、康定麦基坦超大型锂辉石矿床、旺苍大河坝超大型晶质石墨矿矿床等10余处可供规模开发的矿产地,在川西地区发现亚洲最大伟晶岩型锂矿,探获氧化锂资源量居全国伟晶岩型锂矿资源量之首。看地质灾害防范治理省地调院主要参研的“强震区特大泥石流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四川省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综合识别与监测预警”项目,分别荣获202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院构建以卫星遥感、大航程无人机、微变感知边坡雷达系统为主体的“空-天-地”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实施地灾调查数据采集、实景三维应用、隐患识别监测等科研项目并推广应用。2024年在“7·20”汉源马烈乡、“8·03”康定日地沟山洪泥石流应急调查中,运用行业领先的实景三维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和全国顶尖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构建灾前、灾后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通过精细化影像对比分析,直观呈现灾害破坏程度与范围,为开展灾情研判、灾害成因分析及抢险决策提供全面坚实支撑。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省地调院参与联合编制的《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2部分:建材矿山》发布,系自然资源领域首个川渝区域地方标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提供重要技术保障。省地调院依托耕地保护利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承担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分析测试,为全省耕地质量等别更新与监测提供技术支持。编制和申报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修复方案入选国家示范项目,并完成石棉等地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为全国全省生态修复提供借鉴。以实景三维等技术支撑若尔盖国家公园山水工程,初步构建适用于川西北高寒高原区生态修复工程监测监管技术方法体系和评价预警模型。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省地调院“国土变更调查‘数智化’应用系统”正式上线,100余项核心功能,将切实解决人工处理效率低、质量保障困难、管理复杂等瓶颈问题,为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数智化支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业务覆盖全省80余个县(市、区),承担40余个县国土变更调查任务,为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保护等级最高、面积最大、权属争议最多的登记单元,也是四川首个全面运用三维登记模式的自然资源。看国土空间系统规划省地调院探索建立“调查+策划+规划+整治+设计+用地保障”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承担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任务200余项,实施的德阳龙高片区、雅安三强片区、汉源古路村等规划项目成为全省乡村规划样板。承担多个国家级、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全链条支撑服务四川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点工作,在实现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的同时,预留未来产业用地指标,为产业发展、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和土地资源要素保障。看测绘智能数据建设省地调院获得四川省地理信息产业“十佳单位”和科技创新团队。实施的“基于实景三维的黄河干流自然资源(水资源)”“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自然资源三维确权登记”项目,分获实景三维四川优秀应用场景第一、二名。着力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支撑服务创新链供应链整体提升,推进新型基础测绘、自然资源业务支撑、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应急测绘保障四大技术体系建设,实现地形、城市、部件级实景三维融合,建立全省唯一的地质大数据中心,全方位服务“实景三维中国”“数字四川”建设。➤省地调院紧扣“国之大者”,积极加强“走出去”战略实施,拓展多向合作空间,探索多种合作方式,激发多元合作潜力,在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多个境外地区实现业务新拓展,为自然资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牢牢扛起新使命新担当。坚持开拓创新之举,坚守久久为功之志,省地调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奋力建设国内一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及科研机构,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30
    / 12
    近日,由总院煤系矿产团队编制的多个隐蔽致灾普查报告、储量核实报告、生产地质报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经过深入评议、研讨,专家组一致认为各份报告在编制上严格遵循规范标准,图表齐全、绘制标准,结果准确可靠,同意通过评审。煤系矿产团队将继续坚持科技引领,强化使命担当,服务煤矿全生命周期地质保障;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客户,不断提升地质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为服务矿山企业持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30
    / 12
    近日,物探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方敏带队,特聘专家汪洋、首席专家林建东等一行六人,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两项重要科研成果鉴定会。来自总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六位资深教授组成了鉴定委员会,总局首席专家王佟担任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钱荣毅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鉴定会上,物探研究所事业部总工程师罗忠琴详细汇报了《煤矿采区智能化开采高精度动态三维地质精细建模技术研究》项目的研发背景、技术方案、创新成果及应用效果。该项目采用地质+物探+建模的技术方案,不仅提高了隐蔽致灾关键地质因素的预测精度,还成功研发了一套适用于煤矿智能化开采的综合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实现了多元数据融合构建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的目标。通过多个煤矿采区的应用验证,该项目在工作面选取、巷道设计掘进、水害防治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取得的科研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煤田三维地质建模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安环部主任左卫华详细阐述了《实时监控节点地震采集系统研制及应用》设备的研制背景、技术特点、创新成果及应用效果。该项目成功研制出适合煤炭系统的高精度性能可靠的节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多个野外地震项目及浅层空间探测生产性试验,系统采集数据稳定、可靠、高效。特别是在实时质量控制方面,该系统采用手簿、车载和无人机方式形成立体QC质控系统,实现了地震采集数据的实时回收和监控。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取得的科研成果在煤炭地震数据采集设备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实时质量控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次鉴定会不仅是对物探院两项科研成果的权威认可,更是对全院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的高度赞扬。未来,物探院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致力于煤炭地质勘探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为推动煤炭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贡献力量。...
  • 27
    / 12
    12月24日至25日,由省自然资源厅发起,省地矿集团和省地质学会主办,地调院公司承办的“辽宁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矿产勘查技术培训班”在沈阳举行,为我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任务的顺利推进筑牢了坚实根基,助力找矿能力与技术水平迈向新高度。本次培训班邀请到自然资源部和省内的专家莅临授课。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家指导组组长严光生、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技术组副组长庞振山、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宗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勘查指导处研究员程志中,以及省新一轮找矿突破专家组组长杨占兴,他们的到来为培训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专业亮色,也为学员们奉献了一场知识的盛宴。开班仪式上,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宏亮与地矿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陈奇夫分别发表致辞,对培训班的举办寄予了殷切期望。省地质学会秘书长綦巍主持会议,省自然资源厅勘查处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省三十多家地勘单位的总工程师和技术骨干共 190 余人参加了培训会。培训期间,各位专家倾囊相授,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展开了深入且全面的讲解。严光生从战略性矿产的全方位维度,包括潜力与勘查、技术方法、综合利用、矿产储备、矿业政策、人才队伍以及重要进展等八个关键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全国 “新一轮找矿突破的挑战与进展”,为学员们勾勒出宏观且清晰的行业蓝图。庞振山带来了前沿的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系统地梳理出一整套找矿预测研究思路,从预研究的开展,到对典型矿床、成矿地质体、构造、结构面、作用特征标志以及物化探方法的细致探究,再到地质模型的构建与钻探验证的实施,为实现找矿突破提供了科学可行的路径。王宗起聚焦 “辽吉地区重要战略性矿产”,提出了精准且详尽的找矿思路与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程志中则深入解析了 “金矿成矿作用与世界典型金矿”,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与认知。杨占兴立足辽宁省情,详细剖析了战略性矿产、相关政策,深入解读我省资源概况与找矿潜力,并针对来年立项中的关键要点提出了极具价值的建议,为省内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对我省地质勘查行业具有深远的意义,直接有效地提升了我省地质勘查队伍的整体素养。学员们通过对前沿理论、先进技术的深度学习,以及对政策法规的深刻领会,得以在后续的地质勘查工作中运用更加科学、专业的方法,有望在矿产勘查领域实现突破性的成果转化。同时,培训班也为我省地质勘查行业的长远发展培育了肥沃的人才土壤,有助于打造一支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专业骨干队伍,推动我省地质勘查行业朝着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稳步迈进,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 27
    / 12
    一零九公司伊敏露天矿2023年4-8线生产补勘项目顺利通过评审近日,由一零九公司地勘院承担的伊敏露天矿2023年4-8线生产补勘项目顺利通过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专家评审。评审会上,专家组听取了本项目的详细汇报,审查了原始资料及成果报告,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经专家组讨论,一致认为伊敏露天矿2023年4-8线生产补勘项目工作方法与手段选择正确,工程布置合理,原始资料齐全,报告编制依据充分、翔实,符合现行地质勘查相关规程、规范要求,满足了项目合同及设计的要求,项目评审予以通过。呼伦贝尔市相关行业专家,鄂温克族自治旗自然资源局,伊敏露天矿和一零九公司的领导及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评审会。下一步,项目组将按照专家组意见及时修改完善,为伊敏露天矿后续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 27
    / 12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了2022—2023年度煤炭工业安全高效集团(矿区)和安全高效煤矿名单,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入选煤炭工业安全高效集团,杜儿坪矿、西铭矿等20处煤矿被命名为特级安全高效煤矿。煤炭工业安全高效集团山西焦煤西山煤电特级安全高效煤矿杜儿坪煤矿西铭矿官地煤矿西曲矿镇城底矿马兰矿东曲煤矿屯兰煤矿斜沟煤矿德顺煤业生辉煤业义城煤业晋邦德煤业登福康煤业鸿兴煤业光道煤业南岭煤业三聚盛煤业福昌煤业辽源煤业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评审,实行动态达标制度,每两年评审一次。经专家审查、现场抽查验收、复核审定等程序,最终确定71家煤炭企业集团入选2022—2023年度煤炭工业安全高效集团(矿区)。近年来,西山煤电深入贯彻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堵塞漏洞、提质增效、本质安全为目标,以精益化、智能化、数字化为牵引,创新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着力推动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建设,不断夯实安全生产根基,在山西焦煤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进程中争当窗口示范排头兵,为山西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作出更大贡献。...
  • 27
    / 12
    近日,省委省直机关工委通报表扬了省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活动典型案例和优秀视频,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新能源勘查部党支部《“四则运算”钻透难题 永不停歇铸就“全国工人先锋”》获“解难题”典型案例,规划勘察研究院地球物理信息技术中心党支部《绿色勘查的生动实践》获“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优秀视频。今年以来,省煤田地质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113388”发展战略和思路,以提升党建工作质效为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全局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中主动作为、建功立业,切实将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和优秀视频。下一步,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大力弘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将服务中心大局作为谋划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切实以业务工作成绩检验机关党建成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 27
    / 12
    近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23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评选结果。我院张建强发表在《地质论评》上的论文《我国煤炭行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实现途径探讨》获此殊荣。该篇论文基于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系统总结了煤炭全生命周期中的勘查、开采、利用、治理、资源评价和矿山建设等各阶段“绿色”要求和主要技术手段,并将绿色煤炭基础地质工作划分为绿色勘查、绿色开采、绿色利用、绿色治理、绿色(资源)评价、绿色矿山建设等六大阶段。初步提出了各阶段基础地质工作的重点方向和主要内容,为煤炭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思路。“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简称F5000)”是科技部为促进中文科技期刊进入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将中国顶尖研究成果推向国际学术界而设立的奖项。每年在300余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遴选,入选论文必须来源于精品科技期刊且位于核心期刊各学科前1%的高被引论文,且为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成果,能够反映所在学科领域的最高端的学术研究成果。 ...
  • 26
    / 12
    近日,水文局物测队成功中标鸡西碱厂煤矿、同发东周窑煤矿、东山煤电集团李家楼煤业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以及晋能控股寺河矿瞬变电磁等多个主业项目,新增合同储备3300万元。鸡西碱场煤矿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是该队在年初高质量完成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二次经营取得的业绩。同发东周窑两宽两高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项目,是一项在构造复杂、跨越采空区条件下进行的高密度三维地震研究性项目,该队提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勘探区地质条件复杂、上部存在采空区等难题,下一步将优化设计,确保勘探精度,为类似矿井条件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依据。...
  • 26
    / 12
    202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之际,曾为我国煤炭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且在全国煤炭地质系统有着广泛影响的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迎来了建局50周年。5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一勘局全体职工来讲,却是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奋进的50年,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徐徐绘就,一曲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正接力谱写。自1974年建局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勘局先后为国家探明煤炭储量1340多亿吨,提交各类地质成果近3000件,所属多个单位被授予“大庆式企业”“国家功勋勘探队”“全国地质勘查先进单位”“全国百强地质队”“全国煤炭系统文明单位”“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了大批先进模范,铸就了一勘局50年的光辉历史。会战邯邢 硕果累累上世纪70年代野外工作照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是国家发展之动力源泉。为解决华北及中原地区煤炭资源紧张的状况,国家决定开发建设邯邢基地。1973年,经过一系列紧张筹备,以建成“中国的鲁尔”为目标的邯邢基地建设拉开大幕。超三十万人的建设大军集结古赵邯郸,其中就有伴随共和国成长的部属一一九队、一二九队、一四七队、一七三队,以及地震、地形测量、地质普查等专业队伍。1974年,燃料化学工业部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建设邯邢基地的要求,成立邯邢煤田地质勘探指挥部,这就是第一勘探局的前身。自此,这些拥有光荣历史的地质勘探国家队汇聚在一勘局的旗帜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屡建奇功。 邯邢会战,集结了矿业战线的各路精英,有由山西转战江西又移师山东的一一九队,有从湖南进入贵州参加“大三线”建设的一二九队,有在贵州施工的一七三队,以及从青海调集的物探地震分队。各路精英汇集邯邢,可谓是千军万马摆战场,激情飞扬战太行。一七三队首战邢台东庞井田,进行精查勘探,随后挥师大淑村勘探区。在施工中,1号钻机一马当先,生产中创下四个领先:单机日进尺领先;单机月进尺领先;深孔施工领先,打出了全队有史以来最深钻孔;全年总进尺领先,总进尺名列第一。一一九队进军祁村勘探区。祁村勘探区前期有多家兄弟单位施工,均因勘探程度不足、地质构造控制不严等原因,报告降级。一一九队接到祁村勘探区任务后,抓住构造这一主要矛盾,大胆革新勘探方法,突出重点,兼顾控制,最终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祁村精查地质报告基本满足矿井设计需要,批准作为建矿设计依据。一二九队扬名显德旺勘探区。邢台显德旺地区一度被人们称为摸不得的“癞子头”,因为攻不下卵石关、漏水关,勘探队伍曾经几进几出。一二九队承担该施工后,成立了“三结合”攻关小组,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活动,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正常需要三年才能完成的勘探任务。显德旺井田的施工实现了“四个一”,即一年完成勘探任务、“普详精查”一步走、钻孔结束后一个月提交报告、勘探成果一次性获得批准。显德旺项目获得建井储量2.47亿吨,如今,现代化显德旺矿区已矗立在冀南大地。物探队纵横驰骋,北起元氏县,南到漳河,东至隆尧、宁晋,西至太行脚下,在总面积3957平方公里区域内全面进行地震勘探大“围剿”。5年会战,提交报告6件,地震勘探剖面1022公里,物理点5331个,基本查清了该地区的构造情况。邯邢会战期间,邯邢煤田地质勘探指挥部先后提交了大淑村、显德旺、朴子村等精查地质报告,获得煤炭储量14.55亿吨,并建起多座现代化矿井,为缓解华北及中原煤炭资源紧张状况,振兴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邯郸、邢台地区的九龙矿、梧桐庄矿、东庞矿等一座座现代化矿井就是一勘局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勘探成果的丰碑。四方征战 捷报频传煤炭部一一九队“特别能战斗”合影邯邢会战胜利后,改革的号角吹响。为响应国家部署,邯邢煤田地质勘探指挥部所属的7支劲旅一一九队、一二九队、一七三队、一四七队、物探队、地测队、普查队又在新的战场上燃起团团战火。1980年,“邯邢煤田地质勘探指挥部”改由煤炭工业部直接领导,并更名为“煤炭工业部第一地质勘探公司”。永夏会战。上世纪70年代后期,根据煤炭部的决定,在豫东平原上展开了永夏煤田地质勘探大会战。当时指挥部麾下的物探队、普查队、地测队、一二九队、一四七队5支队伍参加了会战,前后施工钻孔726个,完成钻探进尺47.29万米,地震剖面长度1663.44公里,电法剖面长度1395.5公里;提交各种报告(总结)23件,全区获得各级煤炭储量36.95亿吨,为开发永夏煤炭资源提供了依据。1978年,一二九队被河北省命名为“大庆式企业”,光荣出席了全国工业学大庆先进经验交流大会,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永夏会战提前99天完成国家计划,超产15000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又一辉煌战绩。淮南会战。淮南是1978年国务院建的十个开滦式煤炭基地之一。一四七队在接受任务后,35天就完成了由永夏到淮南的搬迁任务,体现了“兵贵神速”的用兵之道。在淮南会战中,一四七队先后进行了谢桥精查、王庄井田补钻、罗园普查找煤等项目,共完成工程量17.02万米,获得各级煤炭储量3.3亿吨。在这期间,一四七队安徽淮南推覆体下找煤取得重大突破,在推覆体下发现了新煤田,新获得煤炭储量21亿吨,为淮南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安徽淮南煤田颍凤推覆体构造与找煤研究”地质成果荣获煤田地质优秀科技项目一等奖、煤炭部第五次科技大会进步一等奖,这一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地质界的关注和重视。山东、山西勘探。在山东,围绕加速兖州煤田建设,大力开发山东煤炭资源,一一九队和地震队的部分分队挺进齐鲁大地,先后进行了曲阜井田精查勘探、陵城普查找煤和曲阜水源勘探。在山西,一一九队、一七三队、物探队、地测队、普查大队自1980年后相继进入三晋大地,由北至南先后开展了平朔普查勘探、阳泉一矿矿区精查勘探、长治长子区地震普查等项目。特别是阳泉一矿矿区精查勘探,首次采用和实行了地质设计、施工设计和财务预算“三位一体”的综合勘探设计,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周期短,满足了扩建设计和生产需要。“三八钻机”巾帼不让须眉的“三八钻机”。“三八钻机”的铁姑娘们以大庆“铁人”王进喜为榜样,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以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胆识,在1975年到1984年期间,共打孔116个,完成钻探进尺8.12万余米,甲乙级孔率达到100%,被邯邢煤建指挥部党委评为“破旧立新顶起半边天的好钻机”和“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多种经营 拓展新路伴随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按照国家产业格局调整,煤田地质勘探队伍面临新的战略调整。1988年,煤炭部撤销,“煤炭工业部第一地质勘探公司”更名为“煤田地质第一勘探公司”。1991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煤田地质第一勘探公司”更名为“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1992年9月,全国煤田地质系统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工作会议在中煤一局召开,开启了中煤一局向市场经济转型之路。成立光华地质基础工程公司,在发挥自身优势上做文章。随着经济改革的纵深发展,基础建设呈强劲上升势头,桩基、路基市场全面铺开。他们凭借技术、设备、人才优势,战宜昌、闯武汉、争济青、拼无锡、跻上海、征三晋、赴云贵、进军西部地区,参与完成了汉口火车站、京津唐高速公路、长江二桥引桥等基础工程,取得了一个个辉煌成绩。启动机械加工行业,变对内服务为对外创收。一二九队机械加工是这一行业的典型代表,他们起步早、行动快、意识强、方法多,广泛联系、重点结合,先后与邯钢、鞍钢、包钢、迁西等大型钢厂建立业务联系,承揽和加工各种配套备件和设施,一度成为一二九队对外创收的半壁江山。1993年,中煤一局组建了机电公司,下设5个分厂、6个汽修厂和电器设备厂,主要承担零部件加工、机械维修、低压电器屏制造等业务,产品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部分电器产品还随整机远销亚非一些国家和地区。进军地热市场。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地热市场初露端倪,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一二九队以敢于向风险挑战的精神,勇闯西安、河南地热市场。在西安航空航天504所的地热井施工中,一二九队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航天技术要求为准则,成功打下该口地热井,受到甲方的一致好评。多年来,一二九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信誉稳居地热市场,先后施工地热井46口,并创造孔深2100米、水量80立方米/小时、水温68摄氏度的纪录。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1996年,中煤一局参与了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一号矿井勘探项目的施工。此次远赴印尼施工,许多方面堪称中煤一局勘探历史上的第一次:打入国外地质勘探市场是第一次;远离祖国,远离队部后勤保障,独立作业是第一次;跨越赤道线,在原始森林人烟稀少地区施工是第一次;无任何地质资料,钻探第三纪煤田是第一次。历时四个多月,净施工82天,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全部钻孔均一次成孔,特、甲级孔率100%,各项质量和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规程要求,圆满完成任务,在中煤一局的历史上写下了非同寻常的一笔。实施改革 创新突破2001年,“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正式更名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为加快一勘局改革进程,转换经营机制,2010年成立“中煤地第一勘探局有限责任公司”,与一勘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向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新领域挺进。中煤一局走出国门,实地考察,进行国际技术合作,建立了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所,在陕西、山西、东北等地进行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实践活动,完成了国家I类科研项目课题《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此课题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推动我国煤层气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地质勘探再创佳绩。2001年,一二九队以严密的逻辑分析和过硬的技术中标河南永城项目,施工中采用先进的工艺和科学的管理,最终终孔深度585.88米,孔径660毫米,一次下入无缝排水管。该大口径排水钻孔是国内首创,高水平完成了合同的各项要求,获得了甲方的高度评价,创造了良好的市场信誉。2003年,一二九队中标河南新安正村大型勘探项目。此项目工期短、时间紧,报告编制质量要求高,是在普查勘探的基础上直接完成精查勘探,要求一步到位达到煤矿建设标准。为了达到甲方要求,一二九队克服10年勘探空白及非典疫情影响,协调了5个局、6个队,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了23台钻机、20多台车辆和600余名施工人员,经过合理安排和周密指挥,最终在8月中旬完成了地质勘探钻孔37个,工程量近3万米,质量达到全优,另外还完成了2个井筒检查孔,为甲方当年勘探当年建井创造了条件。国土资源评审组对此项目的全部勘探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称“一二九队是全煤炭部的‘大哥大’一点也不夸张”。“十一五”期间,中煤一局承担各类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400多个,12件报告被评为煤炭工业协会及总局优质报告,4件地质报告获中国煤炭工业优质地质报告一等奖,3件获中国煤炭工业优质地质报告特等奖;共提交各类煤炭资源量217亿吨,其中新发现资源量57亿吨,为我国煤炭工业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作出了新的贡献。重塑辉煌 战鼓擂响中联煤层气寿阳区块钻井工程三标段进入新时代,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中煤一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企业化运营,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强势扭转低迷局面,经济发展再度复苏。产业布局逐步形成。2016年提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深化改革、稳健发展”工作方针,在“夯实基础,排查风险”上发力;2017年提出“聚焦改革、迎难而上、志存高远、再铸辉煌”,致力于整合资源,开拓市场;2018年提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砥砺图强”,在“提升装备,打造队伍”上发力;2019年提出“改革创新、勇于担当、科学布局、狠抓落实”,突出创新驱动,狠抓市场开拓;2020年,提出“观念先行、转型升级、只争朝夕、求真务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经济发展工作,超额完成了总局下达的奋斗目标;2021年,聚焦企业深化改革,提出“精心谋划、守正创新、奋勇争先、敢于胜利”,外拓市场内强管理;2022年提出“坚定信念、厚植优势、埋头苦干、持续奋斗”,致力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煤一局“地质勘探国家队,生态文明先行军”定位逐步确立。搭建企业运营平台。为了蹚出一条适合中煤一局改革发展的新路,提出了“为矿山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从传统单一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强化新兴、多元发展模式,在山西太原成立了山西分公司、设计公司和环境分公司等企业化运行平台,作为中煤一局在山西省战略布局的桥头堡和企业化运行改革发展的试点。山西分公司开辟了以土地整治为发端的生态地质业务,累计创收21.4亿元、创利9800万元,成为转型的重要支撑。中煤一局通过山西综改区“土地整治”投资基金,进入子基金投资领域,创新“投资+业务”商业模式,改变了传统“打工”经济的经营模式,“投资+业务”模式入选国资智库经典案例,创造了改革发展的新辉煌。科技创新成果满仓。中煤一局致力于科技创新集智攻关,连续获得总局“专利工作突出贡献单位”。以覆岩离层注浆工程技术为支撑,填补了注浆减沉等技术空白,开辟了地质治理新领域;探索形成的“三期”“五区”采煤采气一体化治理模式,有效支撑寿阳、柳林等多个区块日产气量20余万立方米;总结形成的“一趟钻”、大斜度定向井测井等特殊钻探关键技术,支撑了塔山瓦斯孔、核桃峪降温孔、中深部煤层气钻井等疑难复杂项目攻坚攻关;研究改进的冻结法、岩溶区灌注桩等多项支护技术,保障了多地多类型复杂工程地质类项目的顺利实施;在煤基固废充填处置、煤层气勘查开发、特殊钻探等产业“卡脖子”技术领域成立5个科技创新团队,联合中国矿业大学等地质学知名院校,广泛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集成了5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奠定了基础。中煤一局成功实施的最大口径瓦斯抽放钻孔、最大重量下入煤矿钻孔套管、最大金额单体煤田物探等一大批业内创纪录项目,续写了华章。扎根三晋 再谱新篇2021年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中煤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太原揭牌成立,与第一勘探局一体化运营,党组织关系随之理顺,自此中煤一局企业化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启了中煤一局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煤一局党建引领改革发展的成效得到总局党委认可,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评优秀。做实集团公司。一局集团公司先后办理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评估资质,通过业绩积累升至甲级,连同子公司地灾监理甲级资质,一跃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地灾治理“五甲”资质企业之一。2023年成功申报煤田灭火、市政、环保等六类资质,打开了新的业务方向,入晋以来,各单位通过一局集团公司资质承担的业务占比70%,累计签订合同70余个,金额近9亿元。在组建集团公司的同时,原有队院改组为分公司,局—队上下管理机制变更为适应市场规则的总—分公司企业经营机制,原有的法人公司更加明晰为以产权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运营机制,这是中煤一局发展史上事业“管理”迈入企业“经营”的重大变革,现代化公司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完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行的历史告一段落。构建完整产业链条。传统老队院在井下钻探、攻深找盲、灾害监测、地下水物探、煤层气勘查等业务方面,以煤为本,充分挖掘地质勘查板块业务优势与潜力,打造了从资源勘查到矿山生产安全保障,再到复垦修复为一体的矿山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构建了完整的“地质+”产业链。在入局生态地质新赛道后,新兴公司积极投身生态修复和地灾治理、煤矸石治理、矿山修复治理等业务,构建了集规划-设计-治理-监理-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中煤一局“地质+”“生态+”产业方向成为总局“1158”发展战略、“一体四翼两培育”产业发展格局下地勘铁军地质保障的亮色名片。澄合项目施工现场振兴传统地勘老队。2022年以来,在总局新一任党委的带领下,中煤一局胸怀“国之大者”,聚焦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为矿山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地质服务,积极投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质勘查产业经营规模和占比持续上升,由2021年的19.63%上升至40%以上。2024年,一一九队、一二九队、物测队新签合同、项目储备、单体合同签订均创历史新高,迸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河南告成矿、陕西澄合二矿等项目,解放煤炭资源量近亿吨,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优秀地质勘查报告一等奖2项、优秀专业地质报告一等奖4项。一二九队成功中标中联煤层气6.35亿元临兴神府区域钻机技术服务合同,创下建局以来中标金额最大的钻探项目。中联临兴神府区域钻井技术服务项目服务国家战略树品牌。中煤一局以沿黄区位优势抢抓黄河流域治理新机遇,生态环境和新能源战新产业实现蓬勃发展。河曲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打响了参与“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建设的第一枪,巩固了在晋北地区的品牌影响力。积极融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累计中标项目近200个,合同金额10亿余元。一一九队实施的淮南潘三煤矿瓦斯治理项目,签订了建队以来最大金额的单体合同。“12353”发展思路引路,“五战五化”工作举措开路,“中煤一局”品牌在山西充分展现了传统功勋勘探队历经蝶变,实现产业焕新的绚丽风采。风生水起逐浪高,砥砺奋进正当时。回首50载,岁月见证了中煤一局不辞辛苦奠基业的慷慨激昂,经历了春风化雨润沧桑的转型升级,迈上了阔步向前建新功的崭新征程。中煤一局的50年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是一部勇于创新的改革史,更是一部忠诚奉献的报国史。知所从来,思所将往。站在新的起点上,中煤一局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向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家地质勘探野战军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军目标勇往直前,为总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地勘企业集团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