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0
    / 11
    11月14日,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西安举行,陕煤地质申报的“陕北富油煤原位加热选区及提油关键技术”项目,从600多个高水平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二等奖。该项目凭借突出的创新性与显著的社会效益,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标志着陕煤地质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也为传统地勘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路径。项目围绕富油煤资源的高效开发与绿色转化,聚焦“精准选区、原位加热、高效提油”三大核心环节。在选区环节,团队综合运用地球物理测井数据与大数据模型分析,实现对富油煤分布区域与资源特性的精准识别;在原位加热环节,自主研发大功率井下高效电加热器,保障煤体均匀受热与热解反应持续稳定;在提油环节,通过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相结合,优化工艺参数,有效提升油收效率与能效比。此次获奖,是陕煤地质坚持科技引领、推动战略转型的重要成果。未来,项目团队将以此次荣誉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关键技术研究,持续加强产学研协同,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示范应用,为助力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服务区域能源结构优化贡献更大力量。...
  • 20
    / 11
    近日,由地勘九公司承担的“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白音霍布尔勘查区煤中锗资源评价”项目顺利通过野外验收,并获评“优秀”等级。该项目为2025年度自治区财政出资地质勘查招标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地勘九公司成功中标并组织实施,项目团队通过科学的勘查方法和精准的数据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白音霍布尔勘查区煤中锗成矿的良好前景,为后续开展更深入的找矿工作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地勘九公司将高质量完成成果汇总与报告提交,为建设国内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资源基地与深部找矿突破注入动力。...
  • 20
    / 11
    初冬的清晨,弥漫着丝丝寒意。近日,鸡西矿业公司城山矿举办“做好安全员·携手守安全”一线职工家属座谈会,来自145综采队、智能队、掘进区等区队的13组家庭齐聚一堂。这天,一群身影早已汇聚在罐笼前:矿嫂们披着晨霜,眼眸中藏着一夜的牵挂,静静等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从井下归来。为深入开展好“谁是我最惦记的人”安全文化活动,该矿党委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座谈会活动,为职工家属写好亲情寄语,做好“谁是我最惦记的人”安全文化活动预热。亲情守望,最深情的安全叮嘱上午7点30分,矿嫂们早早来到机关一楼集合,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步入皮带科会议室。会议室里早已摆好了整齐的桌椅和案板,饺子馅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几位矿嫂正熟练地擀着面皮,其他几位矿嫂则娴熟地捏出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饺子,欢声笑语在会议室里回荡。此时,零点班的矿工们正陆续升井。8点30分,矿嫂们在罐前等待丈夫归来,当熟悉的身影从井下升至地面,那一刻,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便是最深的牵挂。矿嫂高亚男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每天他出门前,我都会说一句‘注意安全,我和孩子等你回家’。这句话说了十几年,但我从不嫌多。因为我知道,这一句叮嘱,可能就是他平安归来的一道保险。”这句朴素的话语,正是这个矿此次座谈会的核心主题——“家庭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以爱筑防,共同签订安全承诺座谈会上,矿嫂们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和井下工作实录视频。屏幕上,巷道里矿灯摇曳,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背心,在湿滑的岩壁间挥汗如雨地操作着重型设备;事故案例中,破碎的安全帽、散落的工具和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让不少家属眼眶湿润,泪水无声滑落。“原来他每天面对的是这样的环境,这么辛苦……”一位年轻妻子低声说道,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正是这份“看见”,让安全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而是与亲人生命紧密相连的现实,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全体矿嫂庄严宣誓:“我以矿嫂之名庄严宣誓,当好‘安全提醒员’‘安全监督员’‘家庭顶梁柱’‘安全宣传员’……用亲情织密防护网,用关爱筑牢平安墙。”誓言铿锵有力,在会场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敲在矿工们心上,字字入心,句句千钧,传递出矿嫂们对矿工兄弟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怀与坚定守护。活动现场,矿嫂们还共同签署了《家庭安全承诺书》,郑重承诺:每日叮嘱安全、不因琐事争吵、关注亲人身心状态、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营造温馨家庭氛围。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伴随着矿嫂们凝重的表情,显得格外庄重。“签下名字的那一刻,我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位矿嫂说,她紧握着笔的手微微用力,“我希望他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回来,带着一身疲惫也要安全回家。”活动接近尾声时,矿嫂们把亲手包的饺子端上桌,夫妻围坐,共进早餐。这一刻,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守望。而这份温情,正是支撑矿工无畏前行最坚实的力量。家矿联动,携手铺就平安之路寒风悄然吹拂着城山矿的每一寸土地,一股暖流却在矿井深处悄然流淌,温暖着每一位一线矿工的心房。该矿党委以“以人为本、安全为先”为核心理念,精心策划并开展了“冬季暖心行动”,为全体职工送上了饱含关怀与温情的冬季暖心“大礼包”,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从细节处筑牢安全防线,用亲情的力量守护矿工的每一次下井之旅。该矿党委深知,一线矿工常年奋战在井下,每一件贴身装备都关乎生命安全。为此,党委精心筹备,为每位职工量身定制了冬季暖心“大礼包”——从安全帽到保暖手套,从防滑靴到厚实棉袜,每一样物品都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实用、舒适、安全。“手套、袜子都发得及时,干活也更有劲儿了。”开拓区职工笑着说道。这些看似平常的物资,却是企业最贴心的关怀,是从“头”到“脚”的全方位安全守护,更是将“安全第一”的理念融入日常、落于细节的生动体现。在该矿的更衣室里,一个个更衣箱上贴着一张张特别的照片——那是职工与家人的合影,照片旁附着亲人的寄语:“老公,平安归来,我和孩子等你回家吃饭”“爸爸,你是我心中的英雄,请一定注意安全……”这些充满温情的话语,配上一家人笑靥如花的照片,被精心贴在员工的更衣箱上,成为井口一道独特的“亲情风景线”。该矿党委组织职工家属拍摄“亲情寄语”照片和视频,用镜头定格幸福瞬间,用文字传递牵挂与嘱托。每当职工换衣入井前,抬头看见家人的笑脸和那句句叮咛,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也多了一份责任与警醒。“每次看到照片,就想起了老婆和孩子,再累也觉得值得。更不敢有半点违章操作,因为我知道,有人在等我回家。”有的职工动情地说。一张照片,一句寄语,让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让“我要安全”真正成为每一位职工的自觉行动。这场初冬送暖行动,不仅是一次物资的发放,更是一场温情的安全教育,一次贴心的心灵洗礼。从保暖装备到亲情照片,从更衣箱到视频屏幕,组织的关怀无处不在,亲情的力量无时不有。它让安全不再只是制度与规章,而是融入血脉的责任与牵挂。...
  • 20
    / 11
    以科学技术创新修复模式用匠心方案绘就生态新章孟轲荆生态修复创新工作室自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切实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孟轲荆生态修复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工作室始终秉持“创新驱动 技术引领 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探索与开拓生态修复新技术,致力于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可复制的修复模式。“孟轲荆生态修复创新工作室”聚焦京西地区常见的小窑采空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治理,以及边坡复绿、类壤土等新型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用精益求精的修复方案唤醒废弃土地的勃勃生机。多学科协同创新小窑采空注充加固技术取得新成效孟轲荆生态修复创新工作室紧密围绕京西小窑采空区综合治理开展了“探测-充填-评价”三位一体的创新研究,在传统探测充填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可克服城市背景噪声的采空区探测技术、一种可调控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绿色低碳充填材料、一种新型钻孔注浆气囊式止浆充填工艺,并获得了北京市工法,有效解决了小窑采空区探不准、充不实、成本高等行业难题,推动了北京市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了首都城区范围内建设资源供需矛盾,贯彻了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战略需求。精英汇聚,共筑创新高地以孟轲荆同志带头的生态修复创新团队始终以“汇聚智慧,攻克难题”为核心目标,团队成员中,既有深耕行业二十余年、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技术骨干,也有毕业于国内高等学府、充满创新活力的青年骨干,带着前沿的学术理念与敢闯敢试的探索精神,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工作室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定期开展技术研讨、跨项目协作、外部专家交流等活动,打破领域壁垒,促进知识共享,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在碰撞中激发灵感,在协作中突破自我,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聚焦智能升级大力引进智能化物探设备在信息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我们大力引进智能化设备,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勘探体系,拥有各类行业先进的工程物探设备,大深度探地雷达、地下管网检测机器人、管道潜望镜、管道内窥镜、地下管线定位仪、听漏仪等高精尖工程物探装备,具备强大的工程物探技术攻坚能力。瞄准前沿靶心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孟轲荆生态修复创新工作室将继续坚守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生态修复技术与多领域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团队将聚焦生态修复智能化装备研发、低碳修复技术攻关、修复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等核心方向,全力突破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瓶颈,力争在土壤修复、矿山复绿等更多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成果,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安全格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贡献京能力量。...
  • 19
    / 11
    近日,第九大队勘察规划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新干县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与“永丰县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项目,顺利通过吉安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并获评优秀等级。验收会上,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详细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与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两项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内容详实、技术路线科学、调查方法规范、数据分析准确可靠,符合验收标准,同意通过验收。此次国土变更调查,全面掌握了新干、永丰两县在2024年度地类、面积及相关属性信息的动态变化,有效保障了国土调查数据准确性,为两地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 19
    / 11
    近日,2025年度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科技创新奖拟获奖名单公示落幕,由江苏地研院牵头、中国矿业大学协作完成的“我国城市重点行业碳排放调查关键技术集成应用”项目,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与实践价值,荣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科技创新奖评选严格遵循“自愿申报、部门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全流程规范,本次公示覆盖102项拟获奖成果,是对全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水平的集中检阅。江苏地研院牵头的该项目,聚焦城市碳排放核算与监管核心需求,集成多学科技术方法,构建了覆盖重点行业的碳排放调查技术体系,为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规划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与技术保障。项目研发过程中,团队攻克了城市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缺失、排放因子本地化校准、多源数据交叉验证等关键技术难题,形成的调查方法与核算标准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和推广价值,已在多地城市碳排放摸底调查中成功应用,为政府部门制定减排政策、企业开展碳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此次获奖是对江苏地研院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又一成功实践。下一步,江苏地研院将持续深耕生态环保与低碳发展领域,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见效,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19
    / 11
    钻塔巍巍立,匠心探地心。2025年11月5日至7日,由甘肃省总工会、甘肃省自然资源系统工会主办,甘肃煤田地质局工会承办,甘肃煤田地质局庆阳资源勘查院协办的2025年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甘肃煤田地质局钻探技能大赛在庆阳市西峰区火热开赛。本次大赛紧密对标行业实战标准,科学设置钻探综合理论笔试、泥浆测试与调配、钻进岩样实操三大项目,全面检验选手的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来自省地矿局和甘肃煤田地质局系统的6支代表队、36名钻探精英同台竞技,以钻机为笔、以匠心为墨,在模拟实战中锤炼“地质巧手”的硬功夫,生动展现了甘肃煤田地质局“以赛促训、以赛育才”的人才培养战略。历经三天激烈角逐,选手们在速度、精度与韧性上展开全方位较量。最终,甘肃煤田地质局庆阳资源勘查院席静文、一四五队梁泉龙、一四六队李建军分获个人前三名;庆阳资源勘查院斩获团体一等奖。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技能精英的选拔与激励,更是一场面向全省地勘系统、特别是青年技术人员的生动动员。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地勘工作者技能报国、匠心建功的职业信念,为推动全省钻探技术创新、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注入坚实人才动能。...
  • 19
    / 11
    近日,由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承担的重庆市“十五五”矿产资源规划系列专题研究报告,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顺利通过审议,相关研究为重庆市“十五五”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筑牢了技术根基。评审会上,具体由矿产资源分院汇报了《矿产资源总体勘查开发布局和差别化管理研究》等7项重大专题研究成果。系列成果聚焦重庆市“十五五”时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核心需求,涵盖矿产资源供需形势精准分析、找矿目标及规划部署、总体勘查开发布局管理、区块筛选储备、资源高效利用、资源管理政策与规划管控管理等关键内容。研究全过程坚持以数据为支撑、以专业技术为核心,形成的结论建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操性,为科学配置矿产资源、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供了重要指导,能够为重庆市 “十五五”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规划专题组将进一步细化规划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勘查开发工作部署,着力增强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与可落地性,助力重庆市矿产资源产业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 19
    / 11
    近日,豫中调查院再传捷报,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与过硬的综合实力,连续中标西平县五沟营镇和鹿邑县宋河镇2个县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技术服务项目,彰显了我公司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认可度,更体现了我院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上的务实作风与攻坚破难的专业能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通过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与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协同优化,既能强化耕地保护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更能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豫中调查院将积极寻找促进经营向好发展新路径,锚定乡村振兴的重大发展机遇,持续加大项目谋划深度与落地执行力度,以专业技术赋能国土空间提质增效,为县域经济发展与公司高质量增长双向赋能、贡献坚实力量!...
  • 19
    / 11
    近日,辽宁地矿集团大东沟金矿勘探项目取得重大找矿成果,这一彰显辽宁地质工作者担当与智慧的突破性进展,迅速获得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网、辽宁日报、央广网、自然资源部官媒、中国矿业报等中央及省级权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集中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引发热烈反响。主流媒体报道攻坚克难显担当,深部找矿结硕果大东沟金矿勘探项目是辽宁地矿集团践行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关键举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集团地质队员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的优良传统,克服复杂地质条件与技术难题,历时15个月,累计自筹资金投入近2亿元,完成钻孔219个,机械岩心钻探进尺13.67万米,化验样品近10万个,开创了国内“短周期、高质量”金矿勘查的先河。通过运用先进的成矿理论和综合勘查技术,团队在金矿体规模与资源储量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最终提交金金属量1444.49吨,成为我国首个单体千吨级金矿。这一成果是辽宁省“十四五”期间地质找矿、增储上产的里程碑,推动辽宁省金矿资源量由全国第19位跃升至第2位,不仅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为辽宁省乃至国家黄金产业与矿产资源安全奠定了坚实资源基础。赋能振兴新突破,辽宁地矿再启航媒体的广泛关注,既是对辽宁地矿集团找矿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全体辽宁地质工作者辛勤付出的褒奖。这一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辽宁在重要成矿区带的巨大找矿潜力,展现了辽宁地矿集团作为全省地质找矿主力军的雄厚技术实力。未来,辽宁地矿集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耕地质勘查主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争在更多矿种、更大范围实现找矿新突破,为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