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18
    / 07
    近日,中国矿业报刊登文章《胸怀“国之大者” 扛起央企担当——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推进钾盐勘查开发纪略》,文章表述: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所属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作为化工矿产勘查“国家队”“主力军”,胸怀“国之大者”,展现央企担当,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在钾盐勘查开发领域聚力攻坚,以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提升我国钾盐保障能力,筑牢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屏障。刊载于《中国矿业报》2025年7月17日A3版地质勘查胸怀“国之大者” 扛起央企担当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推进钾盐勘查开发纪略钾盐作为钾肥生产的核心原料,素有“粮食的粮食”之誉。我国钾盐资源面临后备资源相对匮乏、外采程度较高的现状。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所属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以下简称“中煤总局中化局”)作为化工矿产勘查“国家队”“主力军”,胸怀“国之大者”,展现央企担当,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在钾盐勘查开发领域聚力攻坚,以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提升我国钾盐保障能力,筑牢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屏障。深化理论研究,筑牢钾盐资源保障基石中煤总局中化局深耕钾盐资源基础研究,通过系统攻关深化理论认知,为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支撑,推动地勘工作模式实现转型升级。该局编制完成《中国矿产地质志·钾盐矿卷》和《中国钾盐矿成矿规律》,摸清了我国钾盐矿资源家底,查明了其禀赋特征;重新厘定了钾盐矿床类型的划分方案,创新提出“稳定区-准稳定区”找钾新思路,为大型海相-海陆相固体钾盐矿床的勘探指明方向;深化对部分典型钾盐矿床的研究深度,在成因机制、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上形成全新认识,并结合我国钾盐矿资源禀赋特征与保障程度分析,针对性提出加强钾盐矿资源开采技术、难溶性杂卤石矿的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及矿政管理等工作建议。这些成果既为政府规划部署、钾盐勘查开发及资源保障提供支撑助力,也为地质科研教学、成矿理论创新及科技进步提供支持服务,全面彰显了在国家战略与科学发展层面的双重价值。中煤总局中化局在盐湖资源研究领域持续发力,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他们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察尔汗盐湖资源精细化、高效开发利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聚焦“透明察尔汗、智慧察尔汗、生态察尔汗”目标,首次分区域、分层位、分品位精细划分察尔汗盐湖固液体钾、镁、锂等资源量并明确分布规律,为精细化开采奠定依据;建成资源管理服务平台与三维动态模型,实现开采优化与动态管理;探明洁净区有益有害组分分布及晒卤中铷、铯富集规律及其赋存形式,为综合利用提供参考。该局研究形成论文6篇、专利5项及软著1个,依托项目组建的“盐湖科技创新团队”累计创收2800余万元,推动地勘工作向“资源-生态-管理”一体化研究转型。在深层卤水研究领域,该局投身四川盆地寒武系深层卤水富钾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项目,创新提出“以古验古”的溶滤实验与地质统计法,厘清了海相蒸发盐盆地找钾指标体系,查明了寒武系蒸发盐分布特征,明确天星桥构造寒武系地层卤水成因,为寻找固体钾盐矿床开拓新思路。同时该局推动深部勘探技术升级与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多学科复合型人才,为行业长远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察尔汗盐湖资源精细化、高效开发利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勘查找矿现场攻克技术难关,助力钾盐高效开发中煤总局中化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聚焦钾盐评价与找矿“卡脖子”难题,通过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构建“科研-产业”融合体系,赋能钾盐高效开发。中煤总局中化局在新疆罗布泊盐湖资源评价与储量动态模型项目中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该局独立开发资源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创新应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和“地下水分层勘查技术”构建矿体储量估算模型,实现盐湖资源储量不同层位、块段、范围、时段的模拟计算,推动储量动态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填补盐湖矿山储量计算智能化、数字化管理体系空白。该成果不仅解决企业发展技术瓶颈,更在国内盐湖推广应用产生显著示范效益,带动经营收入4000余万元,形成“科研-产业”一体化研究团队,发表科研论文5篇,申报专利8项,荣获中央企业团工委“青年文明号”和团中央“青年突击队优秀案例”,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塔里木成盐盆地深部找钾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中,中煤总局中化局通过多学科融合方法深挖既有资料价值,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北缘成盐成钾条件,提出了“海侵末端封闭成钾,海退通道凹陷成钾”成矿模式,圈定了钾盐成矿远景区与含钾异常区,预测远景资源量,首次发现高溴岩盐层并为成矿理论提供新依据。其总结的“油钾兼探”思路在柴达木盆地、非洲刚果盆地等含盐油气盆地进行了推广并纳入行业规范。经专家鉴定,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2024年非金属矿科学技术二等奖,为全国钾盐深部找矿提供了硬核技术支撑。深耕海外市场,支撑钾盐基地建设中煤总局中化局通过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的重点项目攻关,在资源勘探与国际合作中取得显著成效。该局以老挝钾盐勘查项目为抓手,实施10余个重点项目,新发现超大型钾盐矿床2处,探明KCl资源量逾6亿吨,平均品位15%以上;通过补充勘查新增KCl资源量超2亿吨,其中首次发现的连续稳定原生钾石盐矿,资源量超1.5亿吨,KCl品位达到30%,累计带动经营收入超5300万元,同时总结老挝钾盐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及预测模型,为规模化开发提供了高价值资源保障。以玻利维亚盐湖锂钾勘探项目为核心,通过矿产地质钻探、岩芯编录等工作,查明该盐湖为以液体钾盐、锂矿为主的综合性矿床,明确了成矿地质条件与矿体特征,探获1处大型盐湖锂钾矿床。老挝项目成果获多方权威认证,成为老挝能矿部唯一指定第三方咨询机构,班帕钾盐勘探报告在中矿联组织的评审中获评优秀,成功打开东南亚市场;玻利维亚项目为拓展南美锂钾盐市场、深化国际矿业合作奠定了基础。这些成果为构建“国内+海外”多元供给体系提供资源支撑,推动中资企业与当地实现“双赢”,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统一。立足新起点,中煤总局中化局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职责使命,锚定钾盐资源保障与产业转型升级核心目标,持续推动钾盐勘查开发向智能化、绿色化进阶,打造地勘行业“战略资源保障”标杆,以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赋能行业转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能源资源安全注入持久动力。...
  • 17
    / 07
    日前,江苏地研院申报的“一种建筑物渗漏检测设备”、“一种土工无侧限抗压和三轴试验制样装置”、“一种固态废料中含碳气体无氧热解测量装置”等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江苏地研院已有12件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其中2件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外观专利。专利围绕岩土检测、建筑工程、碳排放、固废利用、土壤修复等领域开展的设备革新,为岩土样品测试、工程质量检测、大宗固废利用、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等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17
    / 07
    近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国企》杂志承办的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发布了《2025能源产业生态报告》,地质集团两个案例入选“践行‘双碳’目标”优秀案例。本届论坛以“面向‘十五五’,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旨在汇聚政产学研各方力量,共谋能源转型之路。地质集团两个案例分别围绕青海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五阳煤矿控制采空塌陷工程展开,展示了中央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取得的成效...
  • 17
    / 07
    近日,地调院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在宁夏银川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并举行“地质e站”揭牌仪式。此次“地质e站”的揭牌与合作协议的成功签订,标志着双方在产学研深度合作上进入新阶段。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在地质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科技攻关、成果提升转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共赢,共同推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地质力量!...
  • 17
    / 07
    为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智能化防灾水平,青海中煤聚焦复杂环境下地灾监测预警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近日举办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专题培训与技术交流活动。此次培训特邀煤航捷达测控公司技术专家张文跃、赵瑞奇授课,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组织三级单位40余名技术骨干参培。张文跃聚焦复杂环境监测挑战,系统阐述构建“天空地深一体化数据融合预警模型”及强化算力支撑的创新方案;赵瑞奇深入解析AI技术在地灾预警中的应用发展,重点介绍预警模型从传统阈值向多模态大模型演进的实践路径。次日,青海中煤水工环院与煤航捷达测控公司技术团队开展技术交流座谈,双方结合陕青两地地灾监测实际,围绕监测瓶颈突破及预警精度提升等展开深入研讨,共探预警阈值的优化路径及监测数据分析能力提升举措。青海中煤党委副书记、局长、总经理李忠军全程参与,强调要深化技术合作、推动专业技术向智能化、精准化跃升。下一步,青海中煤将持续强化人才与技术支撑,夯实防灾根基,为全面提升地灾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区域安全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16
    / 07
    近日,第三大队赣北测绘院承担的九江市柴桑区2025年度林草湿荒调查监测样地调查项目圆满完成。经九江市林业局确认,该院是全市率先完成本年度林草湿荒样地调查工作的技术单位,数据均已通过市级质量检查验收。该项目严格依据国家技术方案实施,主要承担两项核心工作内容:一是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与图斑监测,系统获取区域内林地、草地、湿地及荒漠化土地的类型、数量、分布及变化信息。二是通过标准化样地调查,精准采集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资源总量、质量及结构等关键参数数据。项目组在柴桑区范围内共完成7个标准样地的调查工作,数据验收合格率达到100%。项目的完成,为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为九江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保障。...
  • 16
    / 07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律精神近日,京能地质开展以“新法治环境下建设工程企业的合规管理与风险应对”为主题的普法专项培训,旨在增强员工法治意识,规范招投标流程,确保支付合规安全,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次培训邀请京能地质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授课。授课律师围绕建设工程招投标合规新动向、《民营经济促进法》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对合同的影响、当前主要风险与合规管理举措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培训总结会上,京能地质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强调:一是深化法规学习,筑牢合规底线,各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招标投标法》《民营经济促进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再学习再消化,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的底线思维;二是强化合同审核,严控履约风险,业务部门负责人及合同审核人员需切实肩负审核责任,重点关注合同主体资质、权利义务约定、支付结算条款等关键环节的合法合规,并要求各部门将合规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保障企业稳健发展。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及分公司负责人,以及合同管理、经营、财务等相关业务人员参加了培训。...
  • 16
    / 07
    近日,我院在多家竞标单位中脱颖而出,中标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2025—2027年生产类煤质化验项目。该项目通过对4000个煤炭样品进行多参数检测,系统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为华东、华南区域各发电企业提供重要的生产基础数据支撑,保障发电企业安全稳定生产和提质增效。此次中标是对我院煤炭检测技术实力和服务品质的高度认可,为进一步深化行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我院承担的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成果。下一步,我院将严格技术质量管控,高标准推进项目,进一步把煤炭质量检测品牌做优做强。...
  • 16
    / 07
    7月7日—9日,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安徽合肥分公司审核组组长刘汉荣及组员一行三人,对三队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监督审核。期间,审核组对三队管理层进行访谈,并通过会议面谈、材料查阅、现场走访等形式,对三队工程安全部、地质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地质测试中心、许疃煤矿2025年地面地质钻探工程项目进行严格审核,重点检查了内部体系、项目管理、应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7月9日上午,审核组在三队机关二楼会议室召开外审反馈会议,就审核情况进行了通报。审核组充分肯定了三队一年来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审核组组长刘汉荣现场宣布三队管理体系满足审核准则,同意保持认证证书。会上,队党委委员、副队长程晋作总结发言,对审核组严谨专业、深入细致的工作态度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表示将严格按照审核组提出的意见建议,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立行立改;进一步加强管理体系的宣贯工作,提升职工对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的认知和执行能力,让体系要求真正融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项业务流程中,保证三队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 16
    / 07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五勘探队(以下简称“五队”)认真贯彻局党委"113388"发展战略和思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大力开展“找矿突破攻坚行动”和“绿色低碳服务增效行动”,全队铆足干劲、乘势而上,实现合同额与到账收入同比两位数增长,在能源资源保障、生态保护修复、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交出亮眼“期中答卷”。聚焦主责主业 扛牢使命担当坚决扛起能源安全使命,五队承揽了国家能源集团涵盖煤炭、矸石、水样及岩土力学等共计6400余件样品的检测项目,为精准评估蒙东地区煤炭开采条件和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关键技术支持;高质量完成呼图壁白杨河矿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方案编制工作,该方案顺利通过14个矿区总工程师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核,为后续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新签订碳核查检测服务合同20份;完成岩矿样品检测1700余件,检测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累计完成测井3.7万米、电法物理点2.5万个,三维地震物理点1.5万个,钻探进尺7431米,地质编录3万米,提交各类报告13份,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深耕生态保护修复领域,中标“山东同泰能化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项目”“泰安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监督性监测项目”,高效完成威海市荣成市、济南市天桥区等4县区土壤“三普”内业测试省级验收工作,实施宁阳县土壤污染调查项目,为地方环境治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在防灾减灾领域,承接山东新铁丰托辊项目地灾评估等5项城市地质工程,完成东阿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肥城老城片区压矿评估,实施山西省临汾市古县煤矿采空区及积水范围探查项目,为矿山安全生产筑牢安全防线。强化创新驱动 夯实发展根基以科技赋能激发新质生产力,顺利通过CMA换证和资质扩项评审,开展了实验室“6S”标准化建设,通过优化实验室环境、规范操作流程和提升人员素养,实现高效、安全、整洁的实验室管理;强化信息化建设,开发部署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在线监控系统”,目前均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向省发改委提报了“煤系战略矿产勘查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一勘探项目获山东省地质科学技术二等奖,一科研项目获山东省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协会三等奖。人才引育成果丰硕,5人入选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库,一青年人才获省青年地质科技奖,一职工荣获省直机关第四届青年理论学习表现突出个人,选派的“四进”干部获省“四进”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等荣誉;“齐鲁能源工匠”孙洪宾受邀到河北省煤田地质局作专题学术报告,创新性提出“融合激光光谱与AI算法实现井下原位检测”的工作思路,引发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拓展服务维度 赋能区域发展专业赋能守护矿山安全,与济南市平阴县5家矿山企业签订应急救援协议,为济南市3家矿企开展了应急救援与应急演练综合培训;24小时响应贵州煤矿透水事故调查,彰显地质尖兵担当。乡村振兴注入地质动能,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无偿为泰安市新泰市后高佐村实施找水工程,解决了村民用水难题;完成宁阳县东疏镇砂石资源核查项目,助力地方资源规范管理。海洋地质开拓新局:走访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处置中心,对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围绕海洋和沿海地区环境监测、新污染物检测、地下水环境调查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积极探索合作模式,为服务海洋强省建设储备技术力量。服务新能源勘探领域持续发力,精准定位济阳区地热供暖项目4口井位,服务新能源产业园勘察建设;实施山东泗水300MW/12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前期勘查,主要通过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手段查清地质构造、岩石力学性质等,为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后期详细勘察提供技术支撑。深化开放协作 锻造品牌优势积极拓宽发展半径,战略合作版图持续扩大,与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一三队、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辽河物探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济南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队领导带队先后赴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山东省第三地质大队、山东建筑大学等等地勘单位、科研院校深化技术交流,达成合作共识。发挥各自优势,与新疆工程学院共建实践基地,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吸纳2名少数民族学生参与项目施工。聚力打造“打造检验检测权威—山东煤田实验中心”“井中定乾坤—山东煤田数字测井”“黔疆同勘”三大特色品牌,以品牌效应驱动市场竞争力提升、技术引领力增强与区域影响力扩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