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8
    / 08
    近日,2025年度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正式发布,江西中煤凭借卓越的海外业绩与综合实力,位列全球第89位。排名较上年上升7位,在上榜的76家中国企业中名列第25位。这是江西中煤连续14年跻身该榜单,并连续9年稳居全球百强之列。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环境,江西中煤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海外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国际化知名承包商”品牌影响力,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成功开拓坦桑尼亚、莱索托、孟加拉等新国别市场,并在蒙古国实现了首个海外矿业投资项目的重大突破。...
  • 28
    / 08
    近日,省地质研究院完成的“绿色矿山建设高分应用示范”和“黄土区水土流失治理高分应用示范”两项成果分别荣获2025年度河南省遥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河南沿黄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分综合应用示范》的两个重点课题,是“政府综合治理应用与规模化产业化示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两项成果构建了河南沿黄地区生态环境多源遥感智能化监测评价体系,创新提出了基于多源遥感技术的绿色矿山动态监测与评价评价方法,形成了水土流失智能化监管综合服务模式和运营机制,为河南省沿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28
    / 08
    8月20日,首届甘肃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劳动和技能竞赛(地质调查员)在兰州圆满落幕。经过为期三天的激烈角逐,我局代表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实操技能,从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最终以团体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载誉而归。在个人奖项方面,我局选手任建勋同志以精湛的技术荣获个人奖项三等奖,充分展现了我局地质调查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此次竞赛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实践模式,有效提升了全省地质调查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不仅充分展现了我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丰硕成果,更彰显了地质工作者“技术精、作风硬”的专业素养。我局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持续深化专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地质人才队伍,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甘肃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地质动能。...
  • 28
    / 08
    近日,由安徽两淮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承建的合肥高新区兴园产业园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这一区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即将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科学大道与合欢路交口东北角,总投资6.12亿元,占地面积约30亩,总建筑面积达8.4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引进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型、生产型企业,致力于打造集研发、生产、孵化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作为项目牵头承建方,两淮建设充分发挥建筑施工专业优势,科学组织施工,创新采用“装配式+新型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运用BIM技术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通过三维可视化建模优化施工方案,显著提升了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率。在施工过程中,两淮建设始终坚持“绿色、低碳、智慧”的建造理念,高标准构建质量管控体系。项目团队科学调配资源,合理组织交叉施工,确保各节点任务按期完成;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和“三检制”,从原材料进场到施工全过程严格把控;同时建立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安全曝光栏等举措强化全员参与,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践行绿色建造理念,配备智能喷淋与扬尘在线监测系统,采用永临结合等节能技术。凭借在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方面的卓越表现,项目先后获得“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合肥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奖”等多项荣誉。兴园产业园项目的顺利竣工,充分展现了两淮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专业实力。未来,两淮将继续秉持“建精品工程、创一流品牌”的理念,持续提升工程品质和技术创新能力,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贡献更多“两淮力量”。...
  • 26
    / 08
    近日,江苏远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再传捷报,成功承接中船动力燃气发电机组14种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任务,一举斩获大额新增订单。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更标志着其在清洁能源装备核心部件赛道上迈出关键一步。在此次承接的产品开发任务中,燃气发电机组高温高压核心部件高压接管的技术攻关堪称“硬骨头”。该部件需同时满足高强度、高精度、高密封性、耐高温等多重严苛性能指标,技术壁垒极高。据了解,此前国外某知名企业曾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历时两年仍未能攻克这一技术难关。为确保完成此项任务,远方公司组建了由多名材料专业专家组成的技术攻关团队,并与中船镇柴展开多轮深度技术交流,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研发和试验。凭借在高端铸造与精密加工领域的深厚积累,远方公司成功突破技术瓶颈,打破国际垄断僵局。这一突破不仅体现了公司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打破了该类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此次新增大额订单的签订,既是中船动力对远方公司技术实力与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更是双方战略合作升级的重要标志。订单内容涵盖已开发产品的批量供应及新产品的联合开发,全方位展现了远方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核心竞争力。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此次业务突破为远方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远方公司将持续发挥在高端铸造和精密加工领域的优势,重点布局燃气发电、氢能装备等清洁能源领域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为国家“双碳”目标达成贡献央企力量。...
  • 26
    / 08
    近日,四七二公司所属扎鲁特旗久兴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中标内蒙古通朗环保发展有限公司霍林郭勒市华兴矿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工程排水、降水工程施工,中标价格5551951.00元。这一重大成果不仅彰显了久兴公司的雄厚实力和专业能力,也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此次中标,久兴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长期稳定产生效益;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拓展更多业务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市场,在更多领域展现实力,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 26
    / 08
    在刚刚召开的“全省煤田地质科技创新大会”上,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生态地质创新团队获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是近年来活跃在生态地质领域的一支年轻队伍,由15名专业技术骨干挑大梁,成员平均年龄37岁,半数为研究生学历和高级以上职称。团队的年轻化、高学历化特征在重大项目承揽、核心技术攻关与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综合优势。团队依托物测队雄厚的技术实力,在湖泊生态地质调查评价、土壤污染调查修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图为生态地质创新团队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地下水调查融入实践,创新生态地质综合调查技术方法。团队在全省首个湖泊多项性生态地质调查项目中,运用遥感解译、生态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及地球化学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创新使用地质云水文地质与水资源“在线调查”系统,利用低环境扰动的野外勘查技术和保护区内非侵入性勘查模式,圆满完成了“山东省南四湖地区1:50000多项性生态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创新提练了湖-地-空三维协同多要素耦合生态地质综合调查技术,成功入选省级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并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十大优秀地质科技成果奖。“变废为宝”,助力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团队设定清晰目标,搭建知识共享与跨界学习平台,追踪前沿技术,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服务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山东泰安、济宁、枣庄、临沂、淄博等地市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采煤塌陷地治理等项目200余个,通过危岩体清理、削坡整平、覆土绿化等技术手段,让沟壑变平川、矿山披“绿装”,助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瞄准难点,实施工程项目科研攻关。团队坚持需求导向,突破科研难题。紧密围绕生态地质区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科研选题精准聚焦现实需求,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与应用落地。团队先后承担了科研课题6项,在“重金属迁移转化机理”“水文-生态-地质演化机制”“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湿地碳汇潜力评估”等研究方向取得原创性认识和突破性技术成果,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深耕地学,聚能生态修复技术。团队紧跟科技前沿,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探测等前沿技术赋能创新发展,持续提升地质科研的精度、深度与效率,赋能地质科技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依托物测队专业技术和资源优势,成功申办“‘双碳’愿景下生态地质调查与生态修复省级高级研修班”,10位院士专家受邀作学术报告,来自全省业内百余名学员参加学习,团队成员作了题为“北方典型湖泊生态地质问题分析与研究—以南四湖为例”的科研报告,获得行业内认可和关注,提升了品牌形象与知名度。多措并举,铺就人才“成长阶梯”。团队聚力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团队。采用导师带徒、名师讲座、技能竞赛等多元化方式培育高技能人才,强化终身学习。深刻认识科技发展迅猛态势,持续学习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个人及团队科技创新能力,着力锻造富有探索与求知欲的一流创新团队。多次在全省生态修复技能竞赛中荣获个人奖、团体奖;1人获省科技突出贡献奖和青年地质科技奖;2人分获省煤矿水害治理先进适用技术和工作经验一、二等奖;累计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专著4部,专利10项。团队带头人李新凤在全省煤田地质科技创新大会上作了表态发言: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生态地质领域的探索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新的起点,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创新实施局党委“113388”发展战略和思路,用地质智慧解读大地密码,用科技能量焕新生态环境,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煤田地质力量。...
  • 26
    / 08
    8月18日,“聚智赋能”启新程  “富矿精开”新风采—2025贵州矿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贵州矿业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贵阳举行。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谢志清应邀出席会议并与贵州省矿业协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是总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深化产学研用融合的重要举措,将为推动贵州矿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围绕矿产资源勘查、绿色矿山技术研发、隐蔽致灾因素排查及生态保护等重点方向开展紧密合作。总院依托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队伍,为贵州矿产资源开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撑;贵州省矿业协会发挥对地方产业的深刻理解和行业资源优势,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助力提升贵州矿业发展整体水平。总院采动空间团队负责人陪同参加会议。...
  • 26
    / 08
    近日,集团成功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三级(甲方)认证,标志着集团在数据管理和应用领域跻身行业领先行列。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牵头发布,是我国首个且最权威的数据管理成熟度认证体系,代表了国内数据管理领域的最高标准。此次通过认证,标志着集团在数据管理、数据安全、数据应用等多维度能力水平得到了国家标准的检验和行业权威的认定,展示了集团在数据资产管理和价值挖掘等方面的全面性和深度。近年来,集团抢抓数字中国建设机遇,建设了融合地理信息和地质数据资源的中国煤炭地质大数据中心,赋能行业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先后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央企数据共享技术体系试点项目”“陕西省工信厅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等荣誉。未来,集团将聚焦时空智能前沿,专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深化DCMM国家标准应用,构建更为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以时空大数据赋能行业数智化发展。...
  • 26
    / 08
    8月20日,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副总经理姬亚东一行到访中煤水文局,围绕对标管理、产业协同及多领域合作开展深入交流。中煤水文局总会计师李大恒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李大恒对姬亚东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系统介绍了中煤水文局的历史沿革、产业布局与改革发展等情况,重点介绍了地热能战新产业布局与进展,以及“中国地热一张图”大数据应用平台。姬亚东对中煤水文局取得的发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尤其对“中国地热一张图”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前瞻性和实用价值表示赞赏。他介绍了西安研究院在技术研发、科研团队建设及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希望在地热能领域与水文局开展深度合作。双方还就项目成本管控、团队激励机制、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对标交流。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重点围绕地热能战新产业,加快推动具体项目落地,实现强强联合、互利共赢。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水文分院有关负责同志,中煤水文局一队及总部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