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3
    / 07
    为规范我单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作业流程,保障项目质量,近日,规划设计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标准化流程培训会。中心及各调查院项目负责人、业务骨干在会场集中参与培训。此次培训向与会人员讲解了我单位研讨制定的内部全域项目标准化作业流程,介绍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分析了各个阶段的工作目的、工作内容、阶段性成果和时间节点安排,并在培训过程中不时引用典型项目案例对讲解内容进行解释说明。此外,本次培训也向与会人员讲解了如何选择项目实施单元,如何研判项目可行性,如何科学谋划产业项目等项目要点。此次培训让与会人员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流程周期,了解了该项目的关键节点、各阶段重要工作和各阶段关键成果。为进一步规范我单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作流程、保障各在建项目扎实有序开展提供支撑。会议最后进行了交流研讨,对与会人员在项目过程中遇到的相关情况进行答疑。...
  • 23
    / 07
    7月17日,中国煤炭报刊登文章《中煤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复杂煤炭资源精准勘探技术再结硕果》,对总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复杂煤炭资源精准勘探技术体系和工程应用”项目成果宣传报道,文章全文如下。中煤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复杂煤炭资源精准勘探技术再结硕果日前,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组织专家对勘研总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复杂煤炭资源精准勘探技术体系和工程应用”项目进行科技成果鉴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首次系统建立了复杂煤炭资源精准勘探技术体系,涵盖资源保障、智能开采、安全生产、矿山环境治理四大地质技术体系。一是针对地质条件复杂、资源赋存条件不清等难题,建立了一套煤炭资源保障地质技术体系。二是构建了多源异构地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开发了数字孪生系统及矿山隐蔽灾害预测预警技术。三是构建了安全生产地质技术体系,建立了“探查一治理一预警一资源化”闭环机制,推动煤矿安全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控升级。四是构建了煤矿“减沉、增载、处废、保水、控排、防冲”一体化矿山环境治理地质技术体系。...
  • 23
    / 07
    关于我们1965年,煤航地图制印在西安成立。从一笔一划的手工绘制,到如今数字化的精密制印,地图制印人用60年的坚守,将山河经纬浓缩于方寸之间,用科技与匠心印制时代华章,为行业和国家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地图产品和服务。如今,煤航地图制印深耕数字制图印刷领域,主要从事专题地图、数字地图、地理信息产品设计研制,以及高档地图集、精品画册、期刊杂志、出版物印刷、包装产品的制版印刷、装帧等业务,具有全流程一体化多层次的地图综合技术服务体系,煤航地图制印已成为中国高档地图精品印制的知名品牌。服务介绍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煤航地图制印率先引入CTP直接制版技术,创新开发蝴蝶装无缝精装地图集技术、绿色印刷工艺,全面应用全流程色彩管理体系、数字地图编制制版系统,革新传统工艺,实现地理信息产品加工、地图编制、数字制版及印刷全流程数字化升级,成功打造地图制印特色品牌。近年来,从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到行业专题地图,煤航地图制印以匠心雕琢每一件作品,编绘印制了大量涵盖地质、农业、海洋等多领域的大型专题图集。其中,编制完成世界首部中文版1︰250万《月球分幅地质图集》、国内首部境外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一带一路”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国内首部“绿色印刷”精装地图集《深圳市地图集》、国内第一部城市群地图集《中国城市群地图集》等大型图集。卓越的品质赢得广泛认可,承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地图集》荣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变迁地图(1949-1979)》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编制印刷的多部图集获得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金奖等。荣誉背后,是煤航地图制印这个团队无数个日夜的精益求精。每一幅精准的地图背后,都凝聚着地图制印人的专业与专注。从经验丰富的老技师到年轻的技术骨干,煤航地图制印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在数字时代,煤航地图制印依托中国专题地图创新设计中心,融合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深耕专题数字地图服务领域,在“中国专题地图资源网”数据服务平台建设、运维与推广,专题地图在线定制和知识服务产品开发,文化创意地图产品编创设计等方面持续发力,让传统地图焕发新生。其中,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办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等研制融媒体地理信息创新产品,搭建“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平台”,为《中国水图》《青藏高原城镇化绿色发展地图集》等重要地图集开发线上二维码地图集。相关成果获得“中国好设计”“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创新产品”“陕西省重点新产品”等荣誉。匠心,是代代相传的坚守;创新,是永不停歇的脚步。回首往昔,我们从扎根测绘制印的初心启航。立足当下,我们正从传统制印的深耕者,加速转型为数字地图与智能印刷的融合创新者。未来发展站在煤航甲子的新起点,煤航地图制印将继续以图载道,以印传情,用技术、责任与热爱,为行业、为国家智印更加壮丽的新蓝图。...
  • 21
    / 07
    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近日,由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与山东科技大学、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筹建的“山东省矿井上下导航与监测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靳奉祥,以及山东科技大学、浪潮软件集团、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据介绍,重点实验室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成虎、靳奉祥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成虎院士表示,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新态势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重点实验室将面向时空智能技术发展前沿、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山东省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攻克矿井上下导航与环境监测领域的科学难题和关键技术,把实验室建成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推动矿山时空智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理事会成员受聘仪式会议还举行了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和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咨询专家聘任仪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山东能源集团、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西精英数智有限公司相关专家学者和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 21
    / 07
    近期,省地调院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认真落实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以及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自然资源厅工作安排,全力协助驻守支撑地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服务支撑多地实现成功避险,得到了上级和地方的肯定。01被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作为典型案例予以肯定并通报表扬7月4日22时28分左右,甘孜州泸定县冷碛镇黑沟、潘沟突发泥石流灾害,院属金属所协助地方提前避险转移170户550人,因预警及时、巡查到位、转移迅速,无人员伤亡,实现成功避险。02服务支撑实现四川入汛以来首起成功避险6月30日12时左右,资阳市乐至县佛星镇永兴村一块重达50吨左右的岩石从山体脱落,院属地球物理所协助地方提前避险转移,避免了2户3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实现成功避险。03被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誉为“教科书式避险”7月3日7时左右,阿坝州理县下孟乡嘉康村查谷沟突发泥石流灾害,院属地环中心协助地方提前避险转移,避免了16户41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实现成功避险。04更多成功避险案列6月18日15时50分左右,凉山州木里县倮波乡磨子沟村阳山组暴发山洪泥石流,院属地环中心协助地方提前避险转移39户89人,避免了5户17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实现成功避险。7月4日18时46分左右,阿坝州理县古尔沟镇沙坝村梅多组转经楼沟突发泥石流灾害,院属地环中心协助地方提前避险转移77户174人,因预警及时、转移迅速,避免了28户101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实现成功避险。7月4日19时40分左右,阿坝州松潘县小河镇丰河村沙冒沟突发泥石流灾害,院属地环中心协助地方强化监测预警,提前避险转移123户304人,避免了13户36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实现成功避险。7月5日5时20分左右,阿坝州理县通化乡通化村营房组铺子沟突发泥石流灾害,院属地环中心协助地方提前避险转移4户14人,因预警及时、转移迅速,避免了3户9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实现成功避险。7月8日22时25分左右,凉山州美姑县拉马镇罗布采嘎村6组瓦洛拉达(小地名)突发泥石流灾害,院属地球物理所协助地方提前组织该村147户219人避险转移,避免了8户29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实现成功避险。下一步➤省地调院将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及自然资源厅等相关部门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驻守支撑工作责任,从近期多起灾害事件中认真吸取教训,加强复盘反思,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极限思维,严防死守,全力以赴协助地方加强动态巡排查,深入做好“下沉蹲点”,强化防灾能力建设,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与地方各级各防灾主体的协同联动机制,努力做好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21
    / 07
    7月8日,江苏煤炭地质局(中煤长江地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卫明率队赴江南大学友好访问,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江南大学高度重视此次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顾正彪等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蔡卫明对江南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对学校近年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产学研转化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表示祝贺。他指出,江南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等学府,在特殊食品、轻工技术、人工智能等特色学科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这些领域的发展与江苏局的业务布局高度关联,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强调,此次与江南大学合作,是双方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的重要举措。他希望能够借助江南大学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强大实力,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陈卫对蔡卫明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江南大学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学研转化成果情况。他强调,江南大学始终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与江苏煤炭地质局业务布局高度契合,他期待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携手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会上,局党委副书记李卫宁介绍了江苏局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副局长平立华代表江苏局,与江南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双方见证下,“江南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培养基地”和“江南大学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正式揭牌。两个基地的建立,将为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会后,蔡卫明一行在江南大学相关领导陪同下,参观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以及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 18
    / 07
    近日,我队承担的甘肃省平凉市、庆阳市、白银市、武威市、甘南州等5市州19个县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样品制备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其中,会宁县样品制备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级内业抽验。这标志着我队承担的19个县区土壤普查样品制备任务已全面高质量完成,为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自 2022 年承接项目以来,我队从强化技术培训、优化资源配置、邀请专家指导、攻关技术难题等方面多举并措,高效推进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市、庄浪县、静宁县、西峰区、环县、合水县、宁县、白银区、靖远县、平川区、会宁县、景泰县、合作市、古浪县、莲花山等共19 个县区土壤普查样品制备工作,累计完成 23435 个表层混合样品、2520 个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制备任务。在省级验收评审和国家级内业抽验中,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原始资料、调阅监控视频、核查数据平台、抽验制备资料等方式,对我队承担的土壤样品制备项目进行了全面细致审查,重点核查了样品接收、风干处理、粗磨加工、流转分发、保存管理及数据上报等环节的规范性和质量控制。省级验收专家组对样品制备的全流程工作给予量化考评,项目成果获得专家组一致认可,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按全省不低于5%比例要求,随机抽取了我队承担的会宁县土壤样品制备项目进行国家级抽验,由农业农村部及全国农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内业工作组织有力、流程规范、质量可控,同意通过抽验,并对后续优化提升提出了宝贵建议。下一步,我队将认真梳理汇总各区县验收审核意见,严格落实整改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作成果,为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县级成果汇总项目全面铺开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此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展现了我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为服务国家土壤资源管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地质力量。...
  • 18
    / 07
    7月15日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白波带队到四川省地调院座谈交流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之利出席会议座谈会上,双方简要介绍单位相关情况,围绕AI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地质灾害防治、关键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合作,以及川渝地区地质科技协同攻关等方面展开深入、务实的探讨。双方一致表示➤川渝两地地质机构合作空间广阔,尤其在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地质找矿、防灾减灾方面潜力巨大,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共同推动具体项目落地,携手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双方相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18
    / 07
    7月15日,中煤水文局召开“机构重塑促改革 聚焦主业谋发展”改革创新交流会暨集团深化改革征求意见会。中煤水文局主要负责人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会议聚焦地热新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优化管理运营架构、机构重塑工作开展“建言献策”意见征集。各单位汇报了一年来改革创新的思路、举措和成果,结合工作实际对深化改革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总部各部室针对基层单位建议和诉求作了现场解答反馈。通过座谈交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了深化改革创新、聚焦主业谋发展的新思路。明确了下半年加快推广“中国地热一张图”、启动地下水动态监测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安全风控体系等六项重点任务。会议指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是应对风险挑战、推进中煤水文局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地质勘探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客户需求从单纯的施工交付转向综合解决方案;竞争模式从单一技术比拼转向全产业链较量;服务场景从传统能源领域向生态环保、城市建设、民生工程、乡村振兴等多元领域延展,这些都需要打破传统的思想固化和路径依赖,重构新思路。 唯有改革才有出路。要打破路径的依赖,以新发展理念筑牢改革的根基,通过集中攻关、整合优化,实现技术升级迭代,探索拥抱智能化、数字化路径;要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以人事机制之变为改革注入新动能;要坚持问题导向,不能让“老经验”“土办法”成为改革破冰的“绊脚石”。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30·30”人才质量提升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聚焦核心需求,紧扣主业发展,多种形式引进人才,确保人才质量和发展需求同频共振;要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革,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技能创新、管理创新;要明确产业定位,加强资质建设,整合内部资源,避免同质化竞争;要树牢大局意识,多措并举全力以赴狠抓“两金”清欠,防范经营风险,确保全年经营目标圆满完成;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守纪律红线,以作风建设成效检验学习成果;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统筹做好高温、强对流天气应对、防汛和用电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要强化责任落实,化解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取得实效。中煤水文局党委班子成员,总部中层人员,三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青年员工代表参加会议。...
  • 18
    / 07
    近日,总院应邀参加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人工智能地学应用”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遥感地质与地学信息等前沿技术在地学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旨在推动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的协同发展。会议期间,总院总工程师宁树正组织了“煤系矿产资源智能预测与矿井透明地质建设”专题研讨,围绕煤系资源评价、智能勘查及数字地质建模等关键方向开展深入交流。在“锂、钴、镍等战略性矿产资源预测与AI技术”专题论坛中,总院严晓云博士作了题为“中国煤型锗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系统介绍了我国煤型锗矿床的成矿特征、富集机制及地球化学研究最新进展,展示了煤型锗资源在资源保障和战略金属开发中的潜力与意义。通过此次研讨会,总院在数学地质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拓展,为推动总院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