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06
    / 05
    五一劳动节阳霞项目地貌新疆阳霞煤矿卡达希一号矿井勘探项目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能源工程,承载着年产能120万吨的战略使命,却深陷天山南麓海拔2000米褶皱山脉的复杂地质环境中。作为青海中煤承接的最大勘探项目,青海煤炭地质一0五勘探队肩负特殊使命。这支被誉为“高原雄鹰”的专业队伍,深知每米钻探深度都关乎新疆能源版图的战略布局,每段岩芯样本都检验着地质勘探技术的攻坚能力,如何在“血液干涸”的勘探禁区激活现代化钻探设备成为决胜关键。在解决供水水源、方式、管线铺设及成本增加等难题过程中,项目临时党支部和青年突击队党员、技术骨干主动担当,带头攻坚,通过“三步走”方案成功破解供水困局。一  深入调查工区水源,解决供水水源问题水源实地调查项目组对勘探区周边水源展开实地调查,发现区域内主要存在两条沟谷与两条河流,塔克玛扎沟横穿矿区中西部,沟底海拔1325-1350米,虽有冰川融水形成溪流,但两岸峭壁裸露,植被稀疏。党员先锋队实地踏勘发现,雨季极易爆发泥石流,无法保障稳定供水,与其相邻的卡达希沟属季节性水道,仅在融雪期和雨季出现短暂洪流,同样存在山体滑坡风险,排除作为水源可能。东部阳霞河流量充沛,但受限于险峻地形,200米高差的陡崖使供水管道铺设异常困难,经青年突击队多次实地测绘验证,确认仅能为个别条件允许的钻孔提供水源,无法满足矿区全域需求。西部边界的塔拉克河展现显著优势,该河自北向南流经矿区,与开阔河谷的稳定流量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枯水期流量有所下降,但其斜切地层的走向特征降低了施工难度,成为最优供水选择。综合地形与道路条件,项目临时党支部确定塔拉克河为钻探工程主力水源,阳霞河作为东部钻孔的应急备选。二  强化理论分析与实践综合检验,解决供水方式和成本增加难题管线检查面对矿区400米落差和复杂地形,临时党支部带领技术团队打响供水保卫战。经测算,20台钻机每日需800立方水,还要克服相当于40公斤重物压指甲盖的4Mpa水压。党员干部带头攻关,白天翻山越岭测管线,晚上核算数据发现“单级供水根本行不通!”“混合式供水是出路”,支委会连夜讨论方案,党员突击队分头行动,在山顶设减压站化解“高压炸弹”,利用沟谷地形架设重力流管道。为防漏水,党员先锋队每日徒步数十公里检查管线,技术组创新采用“压力补偿装置”,让末端钻机喝上“稳定水”。经过连续奋战,红色党旗飘扬在33公里供水线上,这套“重力+压力”组合拳,保障了钻探大会战顺利推进。三  综合影像与实地踏勘结果,破除地形限制,解决管线铺设难题管道铺设根据建成的特殊地形供水网,技术人员通过遥感影像资料规划出主供水线——从塔拉克河向东延伸至15号勘探线,同步建设两条南北向支线连接阳霞隐蔽致灾项目,形成覆盖16号线以西所有钻探点的供水网络。针对山区复杂地形,创新采用“高压管+普通管”组合方案,在陡坡段使用抗压管材,平缓区换用常规管道,并在关键节点加装重力流调流器13个、压力流止水阀(水锤消除器)4个。20多名施工队员在党员先锋队的带领下,冒着40℃高温翻越悬崖峭壁,累计落差超过600米,最终实现零事故竣工。经多轮压力测试,3级泵站与供水点全部达标。如今汩汩清流正通过这条“挂在崖壁上的血管”,为34个勘探机组持续输送水源,保障了矿产勘探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新疆阳霞卡达希一号项目组通过临时党支部的引领,创新实施“三步走”供水方案,构建三级泵站联动体系,党员先锋队与青年突击队昼夜奋战突破施工瓶颈,铺设33公里供水管线,形成日供水量超1000立方米的立体化供水网络,实现钻机全面进场,推动矿区勘探工作迈入规模化实施阶段。...
  • 06
    / 05
    4月28日-4月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隆重举办。煤航代表总局参展并举行成果发布会,引起行业广泛关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莅临煤航展台考察指导,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琚宜太,煤航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军虎,总局科技信息部副部长(主持工作)云霄等出席峰会开幕式,并陪同参观。此次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二十五载奋进路,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峰会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等70余项成果,全面呈现我国在数字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应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新进展。在煤航集团现场体验区,吴军虎向苟坪汇报了煤航依托中国煤炭地质大数据中心,在资源环境数据资源、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生态、数字社会、数字文化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成果与创新解决方案。苟坪对煤航以数字技术与智能服务赋能数字中国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并就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生态安全感知体系建设发展等方面的创新攻关,充分发挥央企责任担当等工作作出了宝贵的指导。在峰会举办的新产品(技术)成果发布活动中,煤航集团遥感信息公司带来了《生态安全时空智能监测技术》主题路演,展示了矿区“空、天、地、时”一体化生态安全感知创新成果。成果聚焦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地质灾害多发等影响生态安全的问题,打造了基于时空智能的两套技术体系——矿山环境监测与修复评价技术体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峰会上,煤航重点展出了在数字中国战略引领下的核心技术成果与创新解决方案,包括“空天地时”一体化生态安全感知体系、智慧城市与政务数字化转型方案、文旅经济与文化遗产活化沉浸式系统、透明地质保障体系、智慧管网综合解决方案、农业现代化与粮食保障方案以及集成多参数传感器与AI模型的地质灾害地面智能监测网等,受到了观展人员广泛关注,央视网、中国地质调查局、农业部大数据中心,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机构专程到展台深入交流。下一步将煤航将深度融入数字中国战略,持续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强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及新场景应用,不断提升数智化服务能力,为数字中国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共创数智发展新未来。...
  • 30
    / 04
    京能地质荣获北京市政科技创新奖2025同心奋进新征程近日,北京市政工程行业协会对2024年度北京市政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了表彰,北京京能地质工程公司与北京城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富水砂卵石地层地连墙及先插法钢管柱高精度施工关键技术》荣获北京市政科技创新优秀奖。北京市市政工程协会科技创新成果奖的设立旨在加强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促进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的提高,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鼓励企业科技进步。本次获奖的研究课题《富水砂卵石地层地连墙及先插法钢管柱高精度施工关键技术》,融合无线传输、传感器及信息化技术,突破传统工艺局限,适用于大型轨道交通枢纽、暗挖地铁等盖挖逆作法施工场景,精准解决地铁暗挖不降水施工难题,实现中桩柱(钢管柱)自动化、可视化、快速高精度安装。该技术填补了地下空间领域先插法工艺空白,用于替代传统后插法工艺,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全新解决方案。以此次获奖为起点,京能地质将持续深耕地质技术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践行首都国企担当,为首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及城市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 30
    / 04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发布《关于公布中国地质学会第五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的通知》,省地调院地环所南昌湾里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科普研究基地成功入选,正式被认定为全国地学科普研学基地。湾里科普研究基地位于南昌市梅岭招贤镇,拥有科普综合楼、滑坡物理模拟实验室、专家楼等核心设施及魏家大滑坡等典型地质灾害研学路线,是集室内观摩讲解、空中观测、户外观测和监测预警实地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教育平台。下一步,基地将围绕“科普地灾知识、讲好地质故事、展示地域特色、分享建设成果”主题,制定3年运维计划,持续完善科普体系,优化科普设施条件,以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为目标,发挥研学引领作用,丰富研学资源供给,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宣传,全力打造具有南方丘陵地域特色的地学科普研学教育品牌,力争成为全国科普研学示范基地,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贡献江西地质力量。...
  • 29
    / 04
    4月24日四川省地调院与四川农业大学在成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党委书记、院长蒋俊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刘登才出席并致辞根据协议双方将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科技+人才+N”的模式,共建创新平台、实施揭榜挂帅项目、组建链式专家团队,聚资源、创机制、树品牌,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同时发力,共同助力提高全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助力资源大省向资源强省转变,为保障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期间,蒋俊一行参观了四川农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林,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雪松;四川省地调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邓霜岭、胡斯宪及双方相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
  • 29
    / 04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首批地质调查实验室名单,我院成功入围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实验室名单,这是研究院从传统的煤炭地质检测迈向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后,再拓展到自然资源领域综合检测的标志性成果。为进一步规范地质调查项目分析测试实验室管理,加强地质调查实验测试质量监控,保障实验测试数据质量,更好支撑新一轮战略找矿突破行动,中国地调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地质调查实验室筛选工作。我院组织专业骨干,优化单位资质、能力、人员、设备设施、场所环境、检测方法、质量保证等材料,积极申报地质调查管理系统。经单位推荐、网上申请、资料初审、现场复核,作为总局系统内唯一一家入围的实验室,成功进入中国地调局首批入库实验室名单。我院坚守检验检测主业,近七十年来,从煤炭地质领域逐渐拓展到环境地质的水土气声检测和农业地质的第三次农业土壤普查。该次成功入围,进一步增强了研究院检验检测的品牌和影响力,对加快融入自然资源系统、积极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建设好总局检测示范院(队)等都具有极大推动作用,也必将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上展示研究院新作为。...
  • 29
    / 04
    近日,广东煤炭地质局及所属二〇一勘探队正式加入广东省科协天然富硒土地资源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下称富硒联合体),双方将携手在富硒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广东天然富硒产业开启新篇章。广东煤炭地质局及所属二〇一勘探队在地质勘探方面具备雄厚实力,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勘查设备,长期致力于地质资源的勘探与研究工作,在地质数据采集、分析以及地质结构评估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就。此次加入富硒联合体,标志着其专业能力将在富硒产业中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应用。广东煤炭地质局及所属二〇一勘探队在前期已开展了《广东省典型土壤硒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农作物中富集运移规律研究》《典型农田土壤硒富集特征及综合利用研究 》《广东省天然富硒土地划定成果报告》等一系列与富硒相关的科研工作。项目深入广东多地农田,通过系统采样、精细分析,精准绘制了部分地区富硒土壤分布图谱,详细解析了土壤中硒元素的存在形态与迁移转化规律,为富硒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提供了关键依据。尤其是在徐闻地区的研究成果,既摸清了徐闻地区农用地土壤的“富硒资源”家底,也对徐闻地区富硒天然区的划定进一步指明“靶区”。富硒联合体汇聚了众多农业、科研、企业等相关领域的力量,旨在整合资源,协同推进富硒产业发展。广东煤炭地质局及所属二〇一勘探队的加入,不仅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赛道,更为富硒联合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技术支撑,有望在富硒资源的开发利用、富硒产业的壮大升级进程中,成为推动产业飞跃的关键力量,助力广东在全国富硒产业领域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让富硒产业成为广东特色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也为全国富硒产业发展提供 “广东样本” 与 “广东智慧”。...
  • 29
    / 04
    科技创新近日,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采用“无人船+无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圆满完成东台市404个样本坑塘的水深测量任务,测量成果已提交市级核验。相较于传统作业方式,该创新模式显著提升作业效率40%以上,为水域测绘领域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新范式。针对不同水域环境特点,项目团队制定了精准化作业方案。在常规水域,采用无人船搭载单波束测深系统,结合RTK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水下地形的高精度测绘。在浅滩及障碍区等复杂水域,团队创新运用无人机搭载水位计,通过优化飞行路径与数据采集方案,有效克服传统测量手段的局限性,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项目实施过程中,物测队与东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密协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范,并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可靠。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东台市水资源基础调查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更验证了智能测绘装备在复杂环境下的高效适用性。下一步,物测队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探索构建“天空地水”一体化监测体系,为长三角地区水生态治理与保护提供更加优质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
  • 29
    / 04
    近日,合山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波率队到我局考察交流,双方就深化矿产资源领域合作举行工作座谈会。广西煤炭地质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总工程师王辉主持座谈会议。王辉首先对合山市政府陈波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系统介绍了广西煤炭地质局的发展历程、技术优势和核心业务领域,重点汇报了当前在合山开展的项目进展情况。王辉表示,合山市矿产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广西煤炭地质局作为专业地质勘查单位,在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等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双方以现有合作为基础,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共同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实施,为合山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陈波高度赞赏广西煤炭地质局多年来为合山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的专业技术支撑。她指出,合山市作为广西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希望广西煤炭地质局继续发挥技术专长,为合山市矿产资源科学开发提供智力支持。建议双方建立健全常态化合作机制,充分整合政府资源与企业技术优势,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推进合山市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合山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韦振周,副局长何柳静、覃献葑,市政府办公室秘书蓝小利;广西煤炭地质局党政办公室主任梁兴东,一五〇勘探队队长唐胜群,副队长蒙益、李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 29
    / 04
    近日,总院煤层气团队基于在黄河流域典型区煤层气综合评价的丰富经验,成功中标宁夏石嘴山矿区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报告编制项目。项目的实施将填补宁夏回族自治区煤层气探明储量空白,有力支撑自治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