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8
    / 09
    为落实2025年全国科普月“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主题要求,近日,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应急科普 童声颂唱”专题分会场活动在民和县官亭镇举办,青海省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青海中煤队受邀参加。救援队成员赵盛年、衣然作为应急科普专家参加,围绕地质灾害防范主题开展科普宣讲与现场答疑。活动中,科普环节以访谈形式展开,主持人围绕地质灾害防范核心议题抛出问题,两位应急科普专家结合专业背景与救援实战经验逐一解答。针对“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哪些,有什么特征”“受威胁群众如何预防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日常需注意哪些事项”等现场提问,赵盛年结合多年救援案例,详细解析不同灾害的典型表现与防范要点;衣然则以“常见地质灾害识别与避险”为重点,用通俗语言讲解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前兆特征及“垂直逃离”“向高地转移”等科学避险方法,内容贴合青少年认知特点。本次活动通过“线下+线上”同步开展,有效提升了在场师生及观看直播观众对地质灾害的辨识能力与应急避险意识,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告诉家人”,达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良好效果。下一步,青海中煤应急救援队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各类科普活动,推动应急知识普及常态化,为提升全民安全素养贡献力量。...
  • 26
    / 09
    近日,公司领导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围绕技术研发与合作、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后续校企协同创新、共促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座谈会上,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宗兆云对公司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表示此次交流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学院副院长孟凡超介绍了学校历史及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与突出优势。学院期待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在技术研发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学生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公司领导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技术实力、发展规划以及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公司表示,高校是科技人才的摇篮和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空间信息院高度重视与高水平院校的合作。会议还与地学院各系主任、专家教授围绕技术研发与合作、人才培养与交流、科研成果转化开展了深入探讨。此次交流是双方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起点。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交流为基础,尽快推进合作细节落地,建立长效沟通合作机制,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合力,为推动我国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 26
    / 09
    近日,一五三公司成功中标内蒙古大唐国际准格尔矿业有限公司孔兑沟煤矿水文地质类型报告编制服务项目,范家村煤业公司地下水监测井、电缆孔、压风孔及欣源煤矿矸石场地下水监测井工程项目,承揽了内蒙古恒东集团汇隆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项目。通过项目的推进,一五三公司进一步积累了煤矿配套工程的实战经验,强化了在钻探设备运维、复杂地质条件应对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为后续承接同类高难度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公司在煤矿地质服务细分市场中提升竞争力,实现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
  • 26
    / 09
    近日,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陕西分赛决赛在西安圆满落幕。集团凭借在智慧文旅和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创新成果分别摘得文化旅游赛道和应急管理赛道一等奖。 本次大赛由国家数据局、陕西省人民政府指导,陕西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主办,以“数据赋能 乘数而上”为主题,覆盖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14个赛道,吸引了全省企事业单位的288支团队、800余名选手参与角逐。决赛各赛道评选出一等奖1名。决赛中,集团工程监理咨询分公司地理信息文旅数字化科创团队以“陕西文旅IP生态链数据联动赋能全场景交互体验”为题,系统展示其以地理信息技术构建“文旅IP多形态”产品矩阵的创新实践,通过静态与动态数据采集,团队深化IP本体数据、整合跨场景资源,实现了以数据驱动文旅体验升级和产业发展的良好成效;矿山安全监测团队则以“典型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信息化关键技术及应用”为题,展示数据要素与安全监测技术深度融合的成果,该成果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精准性与智能化水平,为防灾减灾工作的科学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实践参考。近年来,集团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依托中国煤炭地质大数据中心,持续推动从单一数据采集向多场景数据应用服务转型,在智慧文旅、安全监测等领域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技术成果规模化落地。其智慧文旅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甘肃、山西、新疆等黄河沿线省份。同时,集团连续三年承担陕西省煤矿超层越界开采核查任务,并将安全监测技术延伸至公共安全与应急保障领域,为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26
    / 09
    9月24日,矿山透明地质与数字孪生技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第一届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京顺利召开。会议旨在总结实验室年度工作,审议开放基金课题,并共商实验室“十五五”时期发展大计。会议伊始,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德高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代表。随后,实验室牵头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昊致欢迎辞。张昊对各位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他们长期以来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重点实验室在推动矿山安全技术革新、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使命,期待本次会议能为实验室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本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的核心议程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主持。在王双明院士的主持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宁树正代表实验室向全体委员作了2025年度重点实验室工作总结报告,系统汇报了实验室在科研项目、成果产出、团队建设、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宁树正还汇报了2024年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的验收情况,以及2025年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的设置方案,提请委员们审议。审议环节后,会议进入了热烈的讨论阶段。与会委员们围绕重点实验室在“十五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展开了深入研讨。各位委员畅所欲言,从国家战略需求、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实验室定位与特色、人才培养与引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多个角度,为重点实验室的中长期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重点实验室提升创新能力、扩大行业影响力出谋划策。会议最后,特别邀请王双明院士作了题为“煤炭绿色低碳发展的思考”的学术报告。王院士的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分析了当前煤炭产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探讨了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路径与关键技术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启发。本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共有10位委员及代表现场参会。重点实验室各参建单位代表以及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的全体员工共同聆听了王双明院士的精彩报告,共享学术盛宴。本次第一届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的成功召开,为重点实验室梳理了成果,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汇聚了智慧,必将有力推动实验室在矿山透明地质与数字孪生技术领域持续创新,为提升我国矿山安全水平与智能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 24
    / 09
    近日,江西省科学技术厅正式公布江西省2025年第二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核地质大队江西省能源矿产地质调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顺利通过认定,成功跻身名单之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严格依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执行,评审环节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科技人员占比、研发投入强度、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关键指标开展全面且细致的综合考评。此次成功入选,不仅是对能源院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深耕的充分肯定,更标志着公司在践行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且关键的一步,为后续争取政策支持、拓宽合作资源、提升行业影响力注入强劲动力。...
  • 24
    / 09
    数智未来  逐梦蓝天——我队全力保障2025年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无人机测绘操控员省级决赛圆满举行秋高气爽,丹桂飘香。9月12日至15日,2025年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无人机测绘操控员省级决赛在张掖市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32支代表队64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一展风采。此次竞赛项目包含无人机基础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测绘专业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测试,贴近无人机航摄、协作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及要素提取等多种实际操作考核。此次竞赛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我队两名参赛队员在技术指导的精心部署与现场指导下沉着应战,全力以赴投入到每一个比赛环节,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裁判与同行的认可。为了让更多市民感受到无人机测绘的独特魅力与风采,开幕式当晚,由我队支持并保障服务的1500架无人机表演编队在张掖中央文化广场上空幻化成璀璨星河,“丝路明珠 彩虹张掖”“甘肃煤田一四五队”等造型轮番上演,表演以巧妙的创意、精准的操控和丰富的内涵,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震撼视听的无人机科技盛宴。比赛开闭幕式及理论知识竞赛等环节均在我队华辰酒店举行,酒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的服务水准,全程为赛事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确保了赛事期间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了此次接待服务保障任务。...
  • 24
    / 09
    近日,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编制的《安徽省淮南市潘三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及深部勘探报告》顺利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并获得评审专家和业主单位的高度评价。该报告在潘三煤矿现有采矿权范围内新增煤炭资源量7.6亿吨,显著增强了两淮地区煤炭资源战略储备能力,对保障区域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潘三煤矿是淮南煤田重要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其资源稳定供应能力直接关系区域能源保障水平。在此次深部勘探工作中,第二勘探队组织精干技术力量,连续奋战7个月,施工9个钻孔,完成钻探进尺近万米。项目采用“绳索取芯”双管单动工艺,实现全孔取芯率高、钻探进尺快,攻克了深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压力大等技术难题,高质量完成地质填图、钻探施工、样品测试等勘查任务,全面查明了矿井深部煤层赋存情况,为推进“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开拓资源接续新空间奠定了坚实数据基础。两淮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包括淮北煤田和淮南煤田两大矿区。它紧邻华东经济核心区,可实现对华东区域和长江沿线区域的能源保障覆盖。此次发现是我局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成果,将为两淮煤田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安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能源资源保障。...
  • 24
    / 09
    9月12日至15日,由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主办、空间信息院和防灾科技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研讨会”在郑州隆重召开。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于伟、河南省地震局局长刘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主任武艳强、防灾科技学院校长任云生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先后为大会致辞。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地震局系统、国内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等40余家机构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的热点问题与最新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我公司安全评价中心牛洁代表公司做专题特邀报告。...
  • 24
    / 09
    日前,三队承建的淮北青东煤业有限公司873、875工作面“四含”及断层地面区域治理工程项目提前竣工,并一次性通过甲方验收。该项目是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和淮北矿业集团联合开展的年度重点项目,自2025年2月正式开钻以来,历时170天,累计完成5个孔组、39个分支钻孔,钻探总进尺达14426米,注水泥量达59942.45吨。青东项目所处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治理地层埋深浅,需在厚度250米的松散层中造斜,同时,治理区域内存在巷道、水文长观孔,注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井下巷道跑浆、长观孔水位异常等问题。此外,注浆区域地面有村庄、加油站、道路等基础设施,极易导致地面变形,威胁村庄建筑物安全。面对重重困难,项目团队群策群力,通过精心设计施工方案,建立双向联动立体监测网络等,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取得了较好治理效果,获得甲方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