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7
    / 10
    10月21日,第二届联合国世界地信周“国际地信之夜”活动在德清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联合国相关机构、中国有关部委及多个国家相关机构的数百名代表,集团作为中国地理信息产业6家代表企业之一,受邀参加并作专题分享推介。联合国地信周是由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主办的、地理信息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盛会之一,旨在共同推动地理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与应用。“国际地信之夜”作为地信周重要组成活动,为全球地理信息合作搭建了高端对话平台。活动期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创新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分会介绍了地理信息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外籍嘉宾代表介绍了产业合作相关事宜,煤航、南方测绘、超图软件等6家中国地理信息企业分别作了专题分享推介。集团向国际同行分享了煤航在数字化浪潮下,向时空智能方向转型发展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现了科技活力与发展模式。集团还与来自加纳、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行业同仁深入交流,就共同关心的产业协同、技术合作等交换意见,共谋发展,为推动国际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 27
    / 10
    10月26日由自然资源部主办的“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第三届地质调查员(矿产地质方向)职业技能竞赛”在昆明闭幕本次竞赛吸引了全国34支代表队102名选手同台竞技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在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省地调院团队作为四川唯一一支代表队凭借过硬实力以总成绩全国第2名荣获全国团体二等奖段威(左5)、袁华云(左6)、武文辉(右2)三名队员段威、袁华云、武文辉分别取得个人综合排名第7、第8、第14名的优异成绩武文辉在岩矿鉴定单项比赛中获得第1名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四川地质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近年来,省地调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切实担当全省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找矿主力军职责,院党委成立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实施地球科学创新人才计划,确保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高效有力推进。一是持续夯实全省公益性地质找矿基础具体编制四川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方案、四川矿产志和四川地质志。基础地质调查成果两次荣获全国优秀图幅(全省地勘单位唯一)。承担了全省一半以上的省财政支持找矿勘查项目。在全省地质调查技能竞赛荣获集体第一、二名并包揽个人前三。二是实现多个重大找矿突破组建3年多来,探获超大型锂矿2处、超大型晶质石墨矿1处、超大型硒矿1处,大型铼矿1处。探获四川首个百万吨级和亚洲最大伟晶岩型锂矿床,累计新增锂资源量346.76万吨。依托页岩气、煤层气省部级科创平台,支撑中石油、中石化在全球最古老层系-寒武系筇竹寺组取得页岩气勘探开发重大突破,创造了首次初步摸清四川煤层气资源家底、首次在我国南方薄密陡煤层中达到工业气流、南方地区单井直井最高产气量记录等多个第一。三是人才建设和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申报立项国家、部级、省级项目超50项。实施地球科学创新人才计划,培养首席科学家6名、首席专家18名、青年专家20名。成功推报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团队及领军和青年人才、四川杰出人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专家人才。在全国首次构建地质大数据资源库、找矿大模型和AI找矿平台,提出区块建议的一宗探矿权成功出让,标志着我省AI找矿技术体系已成熟运用于实质性生产。下一步➤省地调院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坚定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首要政治责任,坚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定位,进一步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打造四川国家级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 27
    / 10
    10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新疆自然资源厅、新疆地质局相关负责人在塔城地质大队座谈,围绕党建引领地质工作及萨尔托海项目央地协同经验展开深入交流,凝聚发展共识。座谈会上,塔城地质大队党委书记汇报萨尔托海项目央地协同工作情况。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主任)赵奇、新疆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叶惠杰、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李建星分别发言,提出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党建搭台、业务唱戏、推动组织力量下沉、深化央地党建融合的建议等。新疆地质局二级巡视员李锋总结工作亮点,推动党建与勘查业务深度融合。此次交流会深化了央地协同共识,各方将借鉴萨尔托海项目经验,强化党建引领,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区域地质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 24
    / 10
    10月21日,豫地科技集团与中国电科二十七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豫地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纪云与中国电科二十七所常务副所长,新防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勇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集团副总经理索忠连,中国电科二十七所总会计师苏金山代表双方签约。余纪云对集团与中国电科二十七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表示祝贺,二十七所科技创新特色显著,专业融合发展有力,是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双方合作旨在通过打通数据壁垒,融合技术优势,加强在遥感AI服务中台、地质大模型、地下空间智能探测、现代综合勘查监测体系,智慧农业、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等方面合作。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深化技术协同创新,践行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助力双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刘勇对余纪云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豫地科技集团作为省管公益类科技型重要骨干企业,在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生态文明建设、地质科技创新等领域积淀深厚,二十七所在智能传感、光电探测、时空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经验丰富,双方合作前景广阔。此次签约为双方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资源、平台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科技创新与传统地质的深度融合,为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电科二十七所相关部门负责人,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地科所、地质七队、资环四院、空间信息院主要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
  • 24
    / 10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矿山救援技能竞赛在“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山东济宁圆满落幕。山西地质集团在此次国家级高水平赛事中表现卓越,旗下2支参赛队伍斩获8个奖项,其精湛技艺、创新成果与昂扬风貌,赢得了赛场内外的广泛赞誉。牢记国家队使命,以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山西特勘队作为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中坚力量,在竞赛期间集中展示了9项“五小”成果。其中,“智能多参数地质灾害监测仪”荣获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重点推广应用成果奖。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主任宋元明,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海波等相关领导,莅临山西特勘队展区,认真听取“五小”成果汇报,现场观看“守望者”智能安全帽演示,对队伍以实战创新赋能救援能力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勇担省级标杆重任,展现过硬专业水准。山西地质集团参赛队伍与全国64支精英劲旅同台竞技,在首次纳入竞赛的钻探组高难度科目中,队员们凭借扎实功底和稳定发挥,在车载钻机实操、冲击器拆装、定向仪器操作等环节表现出色,不仅为集团争得荣誉,更展现了山西省在矿山救援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专业实力,为筑牢地方安全防线树立了标杆。强化集团战略引领,“平战结合”锻造救援铁军。山西地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山西特勘队第一政委江荣在现场表示,集团党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平战结合”理念,将以此次竞赛为新起点,持续强化科技建队,提升队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重要训词精神,为履行应急救援使命提供坚强保证。特勘队彰显先锋本色,赛场内外全面丰收。山西特勘队在竞赛中展现了“应急救援先锋”的全面能力。队伍荣膺团体全能二等奖,并在理论考试、车载钻机实操及冲击器拆装、综合技能三个项目中均夺得团体单项二等奖。队员高本龙、冯杰在个人项目中奋勇拼搏,分获综合技能二等奖、战斗员个人全能三等奖及理论考试三等奖,实现了团体与个人双丰收。基层单位扎实建功,三勘院展现专业技术功底。隶属山西地质集团的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在钻井液性能配制这一关键项目中荣获团体单项三等奖,体现了集团基层单位在长期实战和训练中积累的扎实技术功底与高效协同能力,是集团应急救援体系坚实基础的有力证明。昂扬斗志诠释忠诚,拼搏精神闪耀赛场。从赛前刻苦训练到赛场沉着应战,全体参赛队员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展现了山西地质人努力拼搏、突破极限的意志品质和高超技能,他们将把赛场上的战斗力转化为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强大力量。此次竞赛的优异战绩,是山西地质集团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成效的集中展示。站在新的起点,集团党委将始终牢记嘱托,坚决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救援能力,把赛场上锤炼的技战术转化为强大的救援战斗力,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24
    / 10
    10月9日,天地地质公司承揽的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国际港智能化铁路场站及保税集结能力提升项目地质勘测工程,在浐灞国际港保税区顺利开工。此举不仅是该公司深耕岩土勘察领域、服务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重要实践,更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提升智能化运营与保税集结能力筑牢地质基础,对助力区域国际贸易发展意义重大。本次地质详勘任务目标清晰,需精准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潜在地质问题,出具专业工程地质评价报告,为后续海关查验库、消防水池(含消防泵房)、门卫及堆场4个单体建筑建设提供关键依据。为保障数据准确,场地布置钻孔88个,设计进尺总深度1275米,预计采集200件地质样品,开展100次标准贯入试验及5.0米深度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工作量安排科学严谨。开工前项目组组织专项安全培训,围绕雨季施工风险,讲解防滑、防触电、防坍塌等注意事项,落实防护措施。开工初期,西安雨季导致场地泥泞,施工受阻,且工期紧张。项目组迅速应对,协调挖机平整场地、抢修临时道路,全体成员秉持 “小雨不停工” 精神,加班加点抢赶工期。后续,项目组将坚守 “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 理念,全力以赴推进勘察工作,确保保质高效完成任务,为甲方交满意答卷,提升公司在岩土勘察领域品牌形象。...
  • 24
    / 10
    10月21日,核调院承担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宁夏北段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开展压裂试气工作,本次压裂试气旨在获取区域页岩气调查评价参数,为下一步探索资源开发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 24
    / 10
    近日,矿业公司编制的《唐家会煤矿国家级绿色矿山自评估报告》,顺利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遴选。矿业公司在充分了解矿山整体情况的基础上,从矿区环境、资源开采、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低碳、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科技创新与规范管理等六大方面提出整改提升内容;深入“两堂一舍”、车间、塌陷区等矿山的每个角落,查阅大量文件资料,提缺点,找亮点,顺利编制完成评估报告。下一步,矿业公司将优化工作方法,以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为新基准,持续助力矿山企业绿色矿山建设,创建绿色矿山服务新名牌。...
  • 23
    / 10
    创新驱动技术破局  工法引领发展提质京能地质获行业工法一等奖近日,京能地质与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富水软土地区逆作先插敞口钢管柱桩一体化施工工法》,在第七届工程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斩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工法单元赛一等工法”。该工法基于京能地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盖挖逆作法桩柱一体化先插法安装工艺》,针对传统HPE工法在软土地区施工的不足进行创新,该工法将钢管柱底端改为敞口,提前插入桩孔并固定,采用桩柱一体化施工,减少浮浆的影响,优化使用普通混凝土替代超缓凝混凝土,打破材料限制。工法提高了施工效率与质量,适用于盖挖逆作法施工中的竖向钢管柱及工程桩结构,该工法的成功研发与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在富水软土地区的诸多难题。此次获奖是京能地质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成果,未来将持续深耕技术攻关,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京能智慧”。...
  • 23
    / 10
    10月18日,由省地调院地环所承担的“江西省分宜-丰城地区煤层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袁参1井压裂施工顺利完成,标志着江西省在煤层气勘探领域取得新进展,为后续煤层气井开发压裂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压裂现场袁参1井位于萍乐坳陷带袁村向斜,自今年6月开钻至9月完钻,完钻井深1030米,是我省部署的首口煤层气参数井。针对目标层段,项目组采用电缆传输分段射孔、投球暂堵二次转向活性水压裂工艺,实施大液量、大砂量、大规模压裂工程。压裂现场,共布置压裂泵车7台、混砂车1台、砂罐车3台以及仪器车、软体储液池等设备,围绕井口形成规模化施工平台,确保施工高效有序推进。经过3天的紧张作业,袁参1井顺利完成压裂任务。煤层气压裂作为提升煤层气产能的关键技术,通过高压注入压裂液形成人工裂缝,有效连通井孔与天然裂隙系统,扩大压降范围,从而提高气体解吸速率。该技术已在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成功应用。下一步,袁参1井将进入为期数月的排水降压阶段,后续也将进行点火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