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10
    / 07
    京能地质29对师徒结对“二次带徒”激活人才强企新动能20252025年7月3日,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举行"导师第二次带徒签约仪式",29对师徒现场结对,正式启动"导师二次带徒"专项计划,以"传帮带"机制深化人才强企战略。本次活动由京能地质技术研发中心、人力资源部、青年知识分子协会、团支部主办,岩土工程事业部承办,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导师及徒弟代表出席会议。培养内容聚焦技术攻关、项目管理、安全生产等核心领域,助力青年人才技术实力与综合能力的多层次、多角度提升。现场2对师徒代表签约,4位代表作交流发言,通过优化培养模式、强化双向考核,推动青年员工技能提升与职业成长"双轮驱动"。京能地质党总支书记指出,"二次带徒"要求导师不仅做技术"引路人",更要当职业"摆渡人",助力青年人才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京能地质将持续完善人才培育体系,通过构建长效传承机制,推动导师倾囊相授、徒弟勤学善思,为企业数智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打造国内一流的首都综合地质服务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 10
    / 07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吉林省煤田地质局于2025年6月30日上午在职工书屋举办“书香漫游阅光辉岁月”主题读书会,以阅读经典、知识抢答、文艺表演等形式,共忆光辉岁月,感悟初心使命。01经典阅读环节:在历史问答中重温精神力量读书会以经典诗歌诵读《青春万岁》和活力四射的健美操表演《少年》拉开序幕,瞬间点燃快乐读书氛围。首轮知识抢答围绕党史与国家发展历程展开,大家踊跃应答“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出处、“一五计划”的历史成就等问题,在趣味问答中深化了对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02书香漫游环节:追溯工运历史 感悟工会担当规划处处长、工会主席吕文凝以《中国工会的历史细节》为引,讲述中华全国总工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卢馨瑶、蒋荆荆、奎花分别作《共产党开门三件事》《安源最早的廉政建设》《开国首颁〈工会法〉》主题分享,从不同角度还原工会历史细节。随后的第二轮知识抢答聚焦工会发展历程,让职工们在快乐答题中深切感受到工会组织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03读书分享环节:多元形式传递奋斗精神女工委主任郑红以《先生向北》一书为切入点,深情讲述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饶斌“愿化桥梁助造车”的奉献故事,带动全场重温老一辈建设者的赤子情怀。吕月和刘新军自创的双簧小品《开个短会》以令人捧腹的幽默表演倡导务实会风,掀起欢乐热潮并引发广泛共鸣。第三轮知识抢答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展开,在踊跃争答中既检验了学习成果,也强化了纪律意识。04好书推荐与尾声:以书香聚力 用行动践行装备处处长孙珂作为本期读书会好书推荐官,向大家强力推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倡导从地理视角感知祖国发展脉络。第四轮热点抢答聚焦“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马丽娜与刘新军的说唱表演《话说东北》作为压轴节目最后登场,沉浸式的现场感与饱满的表现力将读书会气氛推向高潮。全体人员合影留念,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此次读书会通过“职工书屋+部门+主题教育”的创新形式,将党史学习、工会历史、政策理论等内容融入生动场景,既是吉林省煤田地质局庆祝“七一”的特色活动,也是丰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教育学习形式的创新实践,地质局职工将以阅读汲取的精神力量为动力,立足岗位践行初心,为吉林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09
    / 07
    今年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煤航集团紧扣主题,开展系列应急演练活动,通过实战化演练、多部门协同及安全知识全员学习等举措,以练促防,不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聚焦关键场景,锤炼应急处置实战能力。煤航集团今年新投入使用的国家西部3S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3期智慧大厦,目前入驻人员达1000人。为确保楼内人员熟悉大厦消防逃生通道,提升应变能力、检验基地综合应急预案、应急反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煤航集团开展了智慧大厦启用后的首次消防应急演练,包含消防通道疏散、灭火器使用、消防报警示范、伤员离场等环节,并聘请专业人员现场教授心肺复苏技能,倡导人人学急救、人人充当急救员,为大楼安全运营筑牢安全屏障。同时,煤航所属各单位结合现场特点,分别开展了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活动。其中,西安煤航遥感信息有限公司在“云南盈江地灾精准化调查项目组”开展防汛专项应急演练,全面检验暴雨诱发滑坡、公路设施垮塌等突发灾情下野外一线项目组全流程应急实操能力。工程监理咨询分公司在武汉项目现场模拟公司入口通道路面积水、停车场雨水倒灌、办公区供电中断等多重险情开展演练。园区管理中心以“强降雨导致地下车库倒灌”为模拟场景开展演练,不断提升全体人员应急处突能力。多部门协同推动演练,构建“政企联动”应急体系。积极推动政企联合应急演练,强化多方协同能力,在“榆林市杨伙盘矿业有限公司工作面采空塌陷区裂缝填充工程项目”现场,煤航集团所属智慧矿山分公司联合甲方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演练模拟了项目区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河道水位暴涨、部分区域出现积水内涝的紧急情况,通过实战化演练检验防汛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西安捷达测控有限公司联合当地政府,模拟因持续暴雨,某区域降水量增大,引发地质滑坡风险,开展模拟应急演练,并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监测到当地设备数据变动异常后,迅速通过应急广播、短信平台发布“红色汛情预警”,启动应急响应流程,通知应急处置组迅速抵达现场,核实设备预警情况。同时,开展无人机对灾害点航拍,精准研判灾变趋势,通过喇叭、挨家挨户敲门提醒等方式通知灾害点居民撤离至安置点,确保居民生命安全,有效提升当地应急能力水平。全员参与安全知识理论学习,提升应急处理技能。煤航集团党委以上率下,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升领导班子安全生产科学理论水平。所属各单位通过“理论+实操”模式,推动全员参与到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教育与演练之中。所属地理信息分公司结合企业特点,通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应急逃生演练活动,从近期发生的较为典型,发人深省的火灾案例入手,讲述了安全责任划分及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普及电器与线路火灾预防、办公区重点部位安全隐患排查方法等知识,对提升全体职工的应急处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煤航集团通过覆盖防汛、消防、应急救援等核心领域的多场景、多轮次、多形式系列模拟演练活动,为突发事件处置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下一步,将继续秉持安全发展理念,将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融入生产之中,把隐患排查与治理融入日常,推动安全生产管理精细化、规范化,不断强化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突能力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 09
    / 07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第三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型案例,我局有关单位参与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并全力协助案例申报的《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青塘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型案例》榜上有名,这是“十四五”期间继“寻乌模式”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以来,我局入选的又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该项目于2022年4月启动,项目前期,我局有色大队凭借专业优势,深度参与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精心规划项目蓝图。后续,第七大队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协助宁都县人民政府申报典型案例,最终成功入选。该项目以生态环境治理、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历史文化保护等为核心任务,致力于构建良田连片成势、建设用地集约高效、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的全域国土新格局。项目通过深度挖掘富硒土壤资源潜力,成功塑造“宁都富硒蔬菜”特色品牌,拓宽了当地农民增收渠道,为特色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在建设用地整理方面,统筹废弃采矿用地治理与增减挂钩指标,吸引众多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历史文化保护领域,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全力打造赣南红色教育新地标等。该项目实施规模772.9882公顷,覆盖11个行政村。据悉,2019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在全国正式启动以来,自然资源部支持25个省份实施了356个以乡镇为单元的试点。截至目前,自然资源部已发布三批共47个典型案例。...
  • 09
    / 07
    近日,我院连续承接新疆呼图壁县东沟煤矿补充勘探物探测绘项目、哈密市铜镍矿成矿作用研究与勘查物探工程项目。本次承接的新疆呼图壁县东沟煤矿补充勘探物探测绘项目创新采用“无人机测绘+地面物探+井下测量”立体探测模式,攻克了复杂地形测绘难题,这是我院在保持传统电法勘探业务优势的同时,在综合物探和地质勘查领域的重要突破。哈密市铜镍矿成矿作用研究与勘查物探工程是在勘查区开展1:5000激电中梯测量工作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为“成矿理论模型研究、深部找矿、就矿找矿”等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技术支撑。下一步,我院将以此为契机,深耕新疆市场,持续推进业务拓展与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助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同时为后续承接更多元化的矿产勘查项目筑牢基础。...
  • 09
    / 07
    6月30日,省地质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金亮带队到能源所芦沟煤矿多源信息融合的31采区隐蔽致灾因素精细化探测与三维可视化服务项目一线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在施工现场,检查组认真查看了成孔、爆破、火工品管理等关键环节安全管理情况,详细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指导意见。王金亮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本项目使用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方法精细化探测矿区隐蔽致灾因素,涉及爆破作业、钻探作业,存在机械伤害、爆破等安全风险。一要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盯紧项目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防范事故风险隐患,切实维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二要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项目分包安全责任,理清职责分工,层层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三要完善爆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爆破作业属于特种作业,必须确保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开工作业前要细化爆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做到严格规范作业。四要做好防暑降温。高温天气室外作业要注意防范热射病、中暑等,备足防暑降温药品、降暑用品等。同时,检查组为项目一线工作人员送去防暑降温生活用品,保障夏季野外作业人员安全和健康。院成果转移转化部、院工会、能源所负责同志参加检查。...
  • 09
    / 07
    近日,省委保密办(省国家保密局)公布了2025年度保密公益宣传片创意文案和宣传海报获奖名单,我局技师学院报送的作品《守护信息安全 筑牢保密防线》荣获全省优秀保密公益宣传海报。该作品由局属安徽机电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韩成老师创作,作品紧扣活动主题,聚焦信息时代下日常生活中的失泄密风险防范,提醒干部群众关注工作生活细节,时刻绷紧安全保密之弦。近年来,局党委把加强保密宣传教育作为提升保密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宣教方式方法,激发干部职工参与保密宣传的热情。局属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接地气、入人心的宣教活动,营造浓厚保密氛围。下一步,全局保密系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创新宣教方式,深化宣教效果,为我局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 08
    / 07
    近年来,三队测绘公司积极拓展“测绘+”服务边界,历经多个项目锤炼,成功打造了一支技术精湛、深受煤矿企业信赖的专业团队。2025年,三队测绘公司在淮北地区实现重大突破,相继与淮北矿业、恒源煤电、宿州煤电等龙头企业8对矿井签订多个监测项目合同,为矿区环境治理与绿色转型注入强劲新动能。创新驱动,构建立体监测体系项目团队深度融合前沿技术,创新构建了“天—地—水”一体化监测网络。“天”瞰全局:无人机航测高效获取地表形变、植被覆盖等宏观信息;“地”察细微:地面监测站结合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捕捉地表位移、沉降等毫米级变化;“水”探深幽:运用无人船对塌陷积水区水深、水质及水下地形进行精准探测。该技术体系在五沟煤矿地质环境监测项目中得到成功验证,实现了对目标区域全方位、多层次、实时动态的立体化精准监测,使整体监测效率大大提升,数据采集成本也有效降低,为后续同类项目树立了技术标杆。锤炼团队,拓展专业广度面对涵盖地质灾害预警、水质动态监测、土壤环境评估、矿山地质结构稳定等多维度的复杂监测任务,项目团队定期与队测试中心和地灾公司召开统筹协调会议,通过紧密协作与知识共享,不断优化项目方案与执行效率,实现跨专业能力融合提升。这种协作模式在芦岭煤矿地质环境监测项目中成效显著,多部门通过每周技术例会、数据共享平台和现场联合办公,实现了从数据采集、样本分析到治理方案制定的全流程无缝衔接,确保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成果转化,数据赋能科学决策经过多个项目的历练,团队以海量监测数据经深度分析与智能挖掘,凝练出高价值成果,实现监测成果“一张图”可视化呈现、“一张表”精细化管控,极大提升了数据的直观性与实用性,并将成果应用于精准防灾减灾、指导土地复垦、矿区生态修复等工作,有力推动了煤矿企业科学制定修复治理策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凭借技术创新引领、监测维度全面、成果应用实效突出,三队测绘公司的地质环境监测项目已成为淮北地区煤矿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下一步,三队将继续深耕技术创新,拓展服务领域,为守护绿水青山、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图为无人船正在测量塌陷区的水深...
  • 08
    / 07
    6月30日资阳市乐至县佛星镇永兴村实现一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避免了2户3人可能的因灾伤亡为我省今年入汛以来首起地灾成功避险案例院属地球物理所作为乐至县地质灾害驻守支撑单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按照自然资源厅、院党委、当地地灾防治指挥部安排部署,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培训演练、应急准备等工作,全力支撑地方地灾防治工作。6月29日下午5时,接到省、市地灾防指办地灾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及院关于地灾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的工作提示后,驻守队伍及时配合地方完成分析研判,对重点隐患点、风险区开展排查,结合灾害变形特征、雨情,协助地方提前转移佛星镇永兴村2组崩塌受威胁群众。6月30日上午9时,驻守队伍接到关于崩塌变形加剧的反馈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开展雨后排查,发现崩塌有变形加剧迹象,及时将情况报告至当地地灾防治指挥部。中午12时,崩塌失稳破坏,损毁下方房屋,由于避险转移措施落实到位,成功避免了2户3人可能的因灾伤亡,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一步➤省地调院将持续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部署,高标准服务支撑地方防灾减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地质安全底板。...
  • 08
    / 07
    近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就总院地质封存团队参与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煤矿突水体安全深贮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开展中期检查。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研究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系列成果,达到预期目标,予以通过中期检查,并就后续实施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该项目为科技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共同资助的部省联动项目,项目执行期3年,总经费4500万元,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牵头承担,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等国内10家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共同实施。项目紧密结合国家深地科学研究和煤炭行业重大科技需求,将通过3年的理论创新-技术突破-设备研制,填补我国在煤矿突水体安全深贮关键技术领域研究空白,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助力煤炭行业实现能源保供、效益提升与安全高效发展。总院地质封存团队承担实施项目课题“矿井顶板水超深封贮技术与控制装备”。截至目前,课题初步研发了矿井水深贮的浅层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深部地质封存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效封贮装备,已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矿井水异位超深封贮控制技术装备基于深地高精度流体运移监测的高效贮水装备下一步,项目将基于示范工程,继续推动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完善,确保项目研究目标和任务按期完成,加强成果形成和落地,为我国煤炭工业能源保供、安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