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06
    / 08
    近期,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勘查处副处长严峰磊、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基金中心主任李新林等7人组成的专家组,对陕煤地质集团承担的“陕西省韩城市东部断陷区岩溶地热水资源勘查与评价”“陕西省白水县杜康镇一带地热及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陕西省富平县东部岩溶地热资源勘查”及“陕西省澄城县南部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四个省级地勘基金项目进行了野外工作验收。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室内查阅资料、野外实地抽检、总结交流等方式,对项目工作部署、实物工作完成情况、资料综合整理、质量体系运行、成果总结及绿色勘查实施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并与项目组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充分意见交流。经检查,专家组一致认为,四个项目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开展工作,完成了设计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各项工作质量较高,提交的原始资料齐全且重点突出,分析数据可靠,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正常,全面完成了下达的各项地质任务。专家组同意通过野外验收,其中韩城地热项目和富平东地热项目(续作)被评为优秀级,其他项目被评为良好等级。其中,所属一三一公司实施的韩城地热项目通过加深钻孔深度,揭穿奥陶系、寒武系两大碳酸盐岩岩溶热储层,大幅提高了热储水量及温度。经产能测试,涌水量达50.44m³/h,井口水温79℃,热田热功率为23.77MW,达到中型以上地热田标准。所属一三九公司实施的白水地热基金项目首次采用XSL1000E履带式深井钻机,该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可视化传输、钻机智能化管理、施工全面监控等,能够满足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求。富平东地热基金项目地热井钻探井深1812.55m,井底温度50.22℃,井口出水水温37.5℃,降深1.87m时出水量达158m³/h,水量丰富,远超预期,为推动当地清洁能源转型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下一步,陕煤地质集团将按照专家组意见建议和要求,督促各项目补充完善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着力优化成果提炼,加强综合研究,确保按时提交成果报告,以高质量成果助力科技强企。...
  • 06
    / 08
    近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了《关于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入库专家名单的公告》。其中,青海中煤水工环院陶送林、赵盛年、王布图格其、张占贤等13名技术骨干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功入选青海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陶送林同志获评危险性评估类一级专家,其余12名为二级专家,其专业领域涵盖地质灾害防治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危险性评估及经济预算6大专业类别。此次入库,不仅体现了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对青海中煤专业能力的认可,更彰显了青海中煤在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等领域的责任担当。未来,入库专家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全省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应急响应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筑牢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中煤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的协作机制。持续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宗旨,以专业力量守护高原安全,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海中煤”力量!...
  • 06
    / 08
    一五三公司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积极把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转化为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强作风、抓生产、揽项目。近日,一五三公司成功承揽东圪堵煤矿露天补充勘查项目,合同总金额398.25万元。该项目通过地形测量、地质及水工环地质填图、机械岩性钻探、地球物理测井、抽水试验及采样化验等多种手段,提高东圪堵煤矿勘查控制程度,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和初步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公司将组建专业项目组,坚持把工程质量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严格按照勘查设计及现行相关规范推进项目实施。...
  • 05
    / 08
    7月30日至31日,第十大队自然资源调查院承担的江西省高安市村前外围铜多金属矿普查项目,通过江西省矿产资源保障服务中心组织的野外验收。该项目是江西省级财政出资地质勘查项目,采用地质测量、物探、槽探等手段,初步查明了普查区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等成矿地质条件,推断了村前地区深部地质结构,并圈定了3个重磁电找矿有利靶区。...
  • 05
    / 08
    近日,我队矿山环境与城市地质中心实施的新疆准东二矿三、四盘区瞬变电磁勘探项目已进入野外数据采集收尾阶段,各关键环节正在顺利推进,关键节点均已按时完成,数据采集、现场校验等工作任务均高质量完成。该项目位于卡拉麦里山南麓,满覆盖面积43.6平方千米,共计109791个瞬变电磁物理点。截至目前,已完成105324个瞬变电磁物理点,完成率达96%。野外采集工作每日布设发射线框8个,工作分为两个大组开展,每组配备放线人员22名、采集仪器3台。每组日均可完成瞬变电磁物理点采集1259个,整体日均采集量达2518个。为保障工作高效推进,每天利用清晨气温较低的时段出工,减少高温天气对仪器设备稳定性的影响,各采集组认真落实高温防暑要求,保障人员作业安全,确保采集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在项目部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各项采集任务已接近尾声,剩余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矿山环境与城市地质中心技术人员将持续保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把关键环节,确保野外数据成果的完整性与精准性,为后续内业数据处理及项目整体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 05
    / 08
    7月24日,全局科技创新工作专题座谈会在肥召开,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军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副局长马陕西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第一勘探队、第三勘探队有关负责人分别就“深部矿压地面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情况、“离层注浆产业发展”情况的专题汇报,与会人员围绕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研讨;听取了局科技装备处就全局科研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对2025年度局出资科研项目征集课题进行了讨论。李军在讲话中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局属各单位要切实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加大精力投入,以科技创新增强单位核心竞争力;要厘清科技发展思路,科研项目立项、实施要坚持“三服务三促进”原则;要全力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大科研投入、强化队院合作、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强化科技平台建设等;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局属各队、勘查研究院分管领导及相关项目负责人,局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座谈会。...
  • 04
    / 08
    近日,甘肃煤田地质局与中国地调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兰州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我省中小盆地油气以及煤层(系)气、页岩油、页岩气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等,联合开展深度务实合作,着力打造央地合作的精品和样板工程。...
  • 04
    / 08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五队牢记“国之大者”,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立足专业技术优势,扛牢地质公益使命,全力赋能沿黄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深化党建引领 厚植思想根基五队充分发挥党建在攻坚克难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利用“第一议题”、集中学习、主题党日、党课宣讲等形式,让党员干部通过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真正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入脑入心。创新学习载体,推动党建阵地前移,在泗水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源井项目、滨州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山东省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等生态地质服务项目一线建立“移动课堂”,将主题党日、学习研讨搬到工地现场、乡村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引导党员在服务国家战略最前沿深化认识、激发干劲,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沿黄发展的实干成效。扛牢主责主业 筑牢安全屏障五队切实做好沿黄城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为重点基础工程建设提供地质灾害预防服务。高效完成泰安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肥城高新区及经开区区域地灾评估、2101人防工程、聊城国网长顺输变电工程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重大工程安全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地质技术支撑。此外,开展了枣庄市市中区某采空区地质稳定性评估项目、莒县某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设计、日照某矿区废弃采石场综合治理、内蒙古露天煤矿生产全周期隐蔽空区钻探工作,以精准地质服务织密沿黄城市安全防护网。践行公益职能 服务“国之大者”五队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国情国力自然灾害普查、泰安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服务项目,摸清自然灾害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展自然灾害防治提供权威信息和科学依据。编制完成多项沂蒙山区域林草湿地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生态修复领域开新局、立新功。服务黄河流域国土地下空间新格局构建工作,承揽省级地勘基金项目——菏泽、济宁、泰安区域钻孔数字化项目,完成11348个地质钻孔的资料数字化工作,为建设“透视山东”地质综合成果信息平台、构建地下三维空间模型作出积极贡献。聚力创新转型 开创服务新局面对地勘行业发展趋势,五队主动谋变,推动服务领域向生态环保延伸,业务重心由传统工程勘察向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转移。先后实施了济南卓远药业地下水监测井建设工程、滨州水文地质调查、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北石家村北侧脱硫副产物处置前期调查、济宁市嘉祥县用地项目土壤污染初步调查等项目,积极参与了山东省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东营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采样工作,为摸清沿黄城市水土环境“家底”提供了专业支撑。在济宁市泗水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源井工程,为贫水山区找到并建成16口大水量水井,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困难,实现地质技术惠民与生态服务双赢。厚植人才沃土 锻造过硬尖兵五队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支撑长远发展的战略工程,坚持“事业需要什么就培养什么”“岗位缺什么就补什么”,围绕地质测绘、钻探技术、土地污染防治等重点转型领域,开展精准化专题培训。搭建项目平台压担子,在沿黄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开发等重点项目一线历练年轻技术骨干,让其在实践中快速成长。通过有计划地培养和选拔,一批有能力、有潜力的青年人才逐步走上关键技术和管理岗位,为持续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锻造了一支“懂技术、能吃苦、善攻坚”的地质尖兵队伍。山东局五队将持续深耕沿黄城市生态修复、污染防治、防灾减灾主战场,加强地质科技攻关,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坚守公益属性,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深化基础性、公益性地质服务,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加坚实的地质力量。...
  • 04
    / 08
    7月24日,总院组织行业专家对总院煤层气团队参与的新疆科学技术厅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煤炭地下气化化过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技术》成果进行研究讨论,成果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认为研究成果破解了传统物探方法难以评估煤炭地下气化燃空区复杂变化的行业难题,丰富了煤炭地下气化动态监测技术体系,为后续气化工艺优化、地质灾害预警及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课题实施以来,煤层气团队聚焦深部煤炭资源流态化开采领域,依托煤炭地下气化工程示范,在国内外首次采用“微动+微震”静动态相结合的综合监测技术对地下燃空区进行动态监测,首次利用微动探测三维速度场识别了煤炭地下气化燃空区引起的速度异常,并采用三维速度体透视和雕刻技术实现了燃空区扩展范围三维刻画。...
  • 04
    / 08
    近日,2025年陕西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技术成果评审结果正式出炉。煤航集团选派的7项QC小组成果脱颖而出,5项获评特等成果,2项获评一等成果,其中3项兼获最佳发表奖。(《提高煤矿采空区类型预测的准确率》成果获邀在闭幕式上作专题发表展示)此次评审活动由陕西省质量协会举办,集团选派的QC小组成果课题紧密围绕生产实践中的关键痛点,精准施策,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特等成果中,遥感信息公司成果课题《提高煤矿采空区类型预测的准确率》,攻克煤矿采空区类型识别难问题,通过优化瞬变电磁数据降噪算法与模型网络结构,显著提升了预测准确率,并获邀在活动闭幕式上作专题发表展示;成果课题《提高地表形变信息提取精度》,针对InSAR地表形变信息提取精度低难题,通过提高多视比、优化大气改正方法、掩膜不可靠像元三项对策,有效提升了数据精度;成果课题《提高采煤沉陷区遥感识别精度》,解决煤炭资源采煤沉陷区遥感识别精度低问题,采取替换高分辨率影像、创新DEM差分解算识别方法、应用InSAR长时间序列监测等措施,大幅减少隐伏沉陷区遗漏,提升识别精度;成果课题《提高线路工程不良地质识别准确率》,破解进藏公路工程廊道不良地质遥感识别难瓶颈,实施全区替换亚米级卫星数据、融合InSAR+光学影像+三维地形协同识别、增加训练样本等对策,显著提高了不良地质识别准确率。工程监理咨询分公司成果课题《提高遥感影像获取数字高程模型准确率》,解决了遥感影像获取数字高程模型准确率低的难题,提高了DEM获取准确率,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具有良好实用价值。近年来,煤航集团持续推进质量强企建设,打造过硬的质量技术攻关团队,已先后激励鼓励所属单位建立QC小组20余个,在推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课题研究,相关成果先后获中央企业QC小组成果发表赛二等奖、总局QC小组成果各类奖项、第50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推荐会参赛资格等。下一步,集团将持续完善质量管理创新活动机制,针对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积极引导职工参与QC小组活动,攻坚克难、创新创效,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