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 3月28日-29日,煤炭地质分会会长侯慎建一行到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及所属二0二勘探队、勘查院进行考察调研,参观了勘查院建言献策创新工作室。中煤江南(广东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局长刘金森,副书记、副局长沈志全,副局长、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夏闯,副局长、副总经理刁海忠出席座谈,煤炭地质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明一同调研。侯慎建一行在考察调研座谈中,对中煤江南(广东局)及二0二勘探队、勘查院加强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品牌建设,奋力开拓市场所取得的优秀业绩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中煤江南(广东局)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发展思路清晰、队伍作风扎实、工作务实高效。他建议中煤江南(广东局)要发挥传统优势,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尽可能拓展围绕煤炭生产地质业务,做好矿山全生命周期地质服务,打造地质勘查全产业链,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和主阵地。他表示地质分会将一如既往支持中煤江南(广东局)的各项工作,为中煤江南(广东局)与行业各单位加强交流、协作服好务。刘金森代表中煤江南(广东局)对侯慎建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集团(局)产业布局、优势技术及生产经营等情况。他说,近些年来,中煤江南在基础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新能源产业开发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取得一定业绩,在业界知名度越来越大。希望地质分会继续支持助力中煤江南(广东局)高质量发展。中煤江南(广东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二0二勘探队、勘查院负责人和部室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交流。...
    2025-04-01
  • 3月28日,中煤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副局长贾春曲,党委副书记、局长马刚共同带队拜访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就进一步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共同提升矿山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以及持续推动地勘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冶金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牛建华和党委副书记、局长王文军进行座谈交流。中煤地质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范宝营,冶金地质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伟参加座谈。贾春曲代表中煤地质总局对冶金地质总局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对冶金地质总局近年来在资源勘查、科技创新及服务国家战略中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他强调,特别是2024年11月牛建华书记带队到访中煤地质总局以来,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层级,拓宽合作领域,取得明显成效。他指出,双方同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公益类央企,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共同使命,业务领域高度互补,技术协同潜力巨大。中煤地质总局愿与冶金地质总局一道,积极践行能源资源安全“国之大者”,紧扣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找矿突破,向地球深部进军,共谋战略性资源增储上产;协同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共筑国家矿山安全防线,携手书写地质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牛建华代表冶金地质总局对贾春曲、马刚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近年来中煤地质总局充分发挥“三军”优势,在能源保供、生态环境治理、应急救援等方面成绩斐然,令人钦佩,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他指出,冶金地质总局近年来聚焦主责主业,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形成多项核心技术,找矿成果丰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矿山应急救援工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不断加快前进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他表示,今后双方应紧紧围绕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以技术创新驱动找矿突破,以应急救援守护矿山安全,携手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地质动能。座谈会上,马刚介绍了2024年中煤地质总局在经济运行、市场开拓、项目管理、改革深化和风险防控等方面重点工作和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王文军就双方下一步在找矿突破、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等领域继续深化合作介绍了相关工作部署。范宝营、李伟分别围绕加大市场开拓、加强项目合作、加快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等方面作了发言。座谈会前,贾春曲、马刚一行在牛建华、王文军等陪同下参观了冶金地质总局展示中心。两家单位相关部门、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
    2025-03-31
  • 3月21日,中煤地质总局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暨创新成果发布推介会在西安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王双明,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董普选出席会议并讲话。总局党委书记贾春曲出席会议并讲话。总局党委副书记、局长马刚主持会议并致辞。总局副局长琚宜太发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白皮书》。煤炭地质分会会长侯慎建应邀出席会议。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大国家战略,集中展示总局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及示范项目,进一步凝聚央地合力,共谋黄河流域未来高质量发展。会议发布推介了总局高原高寒地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煤矿区“控水采煤”关键技术,服务矿山绿色安全开采的采动空间注浆减沉、防灾、处废一体化技术体系,生态安全时空智能监测技术,煤系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技术,服务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精细物探勘查技术,矿山钻探救援新技术等7项创新成果,以科技创新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国家部委、行业协会,沿黄部分省区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环保、科技部门,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沿黄部分能源企业有关负责同志等齐聚一堂,深入交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守护黄河安澜、谋求共赢发展。...
    2025-03-24
  • 重磅喜讯近日,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研制报告》,报告基于中国知网收录的国内学术成果,首次开展了学者学术影响力客观评价,并评选出“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名单。总局王佟、宁树正、商朋强、刘道荣、王自国、程爱国、李聪聪、刘亢、吴国强、吴昊、杨兆彪、霍超、江涛、赵欣、王行军、余葱葱、秦云虎等17名科技人员凭借深厚的学术能力和突破性科研成果,在地质等相关领域脱颖而出,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其中,王佟、宁树正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王佟,中共党员、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十余年来一直从事煤炭地质野外勘查工程与理论技术研究工作,主持攻克了复杂条件下煤与煤系资源协同勘查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牵头负责的我国祁连山首个高原高寒缺氧煤矿区超难生态治理工程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成果。推动了我国煤炭地质勘查从“煤炭资源勘查”到“煤与煤系多资源协同勘查”到“煤炭生态地质勘查”的新发展阶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4项、二等奖6项,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孙越崎能源大奖”,获评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煤与煤层气地质团队”首席专家。宁树正,中共党员、博士。带领团队坚守煤炭地质科研方向,先后完成“煤系矿产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特殊用煤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全国煤炭可利用性评价”等科研项目,建立了煤炭清洁利用资源评价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了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技术框架,为我国煤炭资源评价和煤系战略性金属找矿作出了贡献。获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自然资源部“煤系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据悉,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榜单的人员,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参考价值,是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总局新一任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机制和支持措施,构建“顶尖、领军、骨干”三级科技人才成长体系,创新实施“金字塔型”人才培养工程,依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集群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提供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激活创新动能,培养地勘行业战略科学家。目前,全局共有“顶尖”级科技人才3名,“领军”级科技人才10名,“骨干”级科技人才194名。...
    2025-03-19
  • 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2025年,总局上下凝心聚力、抢抓开局,按照总局工作会议“八个进一步强化”“八个坚持”要求,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不动摇,聚焦主责,突出核心主业,吹响项目建设号角,奋力推进“十四五”圆满收官。中煤浙江贵州煤层气项目瞄准地质勘探“增储上产”目标深耕市场,在总局与中盐集团战略协议背景加持下,再次中标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定向水平对接采卤井施工工程16号井组。该项目将在采卤老矿区“填缝补齐”布井,提升矿区岩盐资源的回采利用率。积极融入贵州省“富矿精开”战略部署,承揽煤层气增储储层改造及分异化排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钻井施工工程,目前完成钻探进度40%。该项目的实施能够为后期盘关深部区块煤层气储量及煤层气地面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及资料支撑。紧盯“双碳”市场,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中标杭州热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到港及到厂煤炭验收业务。将客观、公正、准确地出具检测报告,为煤炭贸易双方提供结算依据,为厂方生产运行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煤航集团榆林市“明盘”项目开展前期勘察聚焦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申报的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区域尺度中高山-浅覆盖区新型光谱遥感找矿模型研建及应用”立项成功。该项目旨在针对铁、铜、镍等国家战略性矿产,研建区域尺度中高山-浅覆盖区典型矿床新型光谱遥感智能综合找矿模型,开展找矿模型应用并圈定区域找矿远景区,为下一步矿产勘查指明方向。该项目将面向深地科学前沿,形成向深部要资源、要安全、要空间的能力,发展深地与矿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我国深部探测与矿产资源勘查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揽三道沟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监测项目、榆林市“明盘”整治技术监审服务项目、榆林市“明盘”整治项目方案变更技术服务项目,助力美丽陕西建设;中标2025年度海南省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项目测量和数字化成图项目,将通过对矿山开采、修复情况的动态监测及资源储量估测,避免矿山矿产资源开发所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地质集团围绕“矿山全生命周期地质技术保障服务”主责主业领域,聚焦新领域、新业态发展,积极开拓市场,中标山西晋煤集团沁秀煤业岳城煤矿15号煤一盘区北翼底板奥灰水超前区域探查项目,中标金额5700余万元。岳城煤矿一盘区北翼15号煤开采受奥灰水影响较大,该项目将采用地面定向近水平顺层分支钻孔群注浆技术,探查目标区域内隐伏构造、岩溶裂隙和岩溶发育区并进行高压注浆改造,消除水害隐患,为矿方实现安全带压开采提供保障。物探院公司发挥物探技术优势,服务煤矿可持续发展,承揽的山西鑫峪沟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二采区项目保水开采地面区域探查治理工程开工。项目将通过探防结合、堵疏并举、截排联动、动态监测的综合治理方案,完成开采区域全断面注浆加固,为后续保水开采作业筑牢根基。项目完工后,可为煤矿释放煤炭安全储量2175万吨,使煤矿可采储量达1848.75万吨,增加经济效益154亿元。地下空间凭借在城市地下空间勘察、管道检测与修复治理、地下空间安全信息化服务等领域的丰富经验,成功中标邳州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一期工程综合监管平台建设项目。该项目将打造省、市、县三级监管系统,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全周期管理和综合评价,通过以智慧防控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内核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实现7×24小时守护城市安全。项目将重点建设7个风险场景的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平台,实现智慧监测和综合监管,为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贡献力量。...
    2025-03-05
  • 新年新气象,奋斗赢未来。2025年,总局上下坚定信心、笃行不怠,按照总局工作会议“八个进一步强化”“八个坚持”要求,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不动摇,聚焦主责,突出核心主业,抢工期、赶进度、抓投标、拓市场,经营工作捷报频传,迎来振奋人心的“开门红”,为新一年发展蓄足力、奠稳基。中 化 明 达紧密围绕总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工作部署深耕市场,成功承揽河南省卢氏县焦沟锑矿生产勘探项目,设计工作量包括钻探3000米、槽探600立方米、坑道清理编录1000 米及基本分析样品900件等,将提高矿山资源勘查程度,扩大矿床资源储量规模,满足后续矿山生产需要。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标“山东省齐河县大张地区铁矿勘查项目”和“泰国呵叻府钾盐矿井筒地面预注浆工程”。山东省齐河县大张地区铁矿勘查项目中标合同额超4000万元,将查清矿体走向、倾向延伸情况,估算区内铁矿石资源量,并查清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为下一步矿山开发和建设决策提供地质信息依据。泰国呵叻府钾盐矿井筒地面预注浆工程中标金额1700余万元,将通过系列工作手段,解决钾盐矿井建过程中的井筒涌水问题,助力井建工程实现安全高效建设。深耕福建市场,接连中标霞浦县一层矿区地质普查报告和“三合一”方案编制项目、东南汽车城大道工程(榕泰酒店至大义小学段)勘察项目。霞浦项目旨在摸清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基本情况并估算资源储量,详细查明勘查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编制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撑。预计矿山潜在经济价值可达5亿元,将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东南汽车城大道工程旨在通过精确勘察与细致分析,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对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 煤 长 江加强与中煤新集公司合作,承揽的中煤新集阜阳矿业有限公司中央采区底板灰岩水地面超前区域探查治理工程(一期)开工。该工程是阜阳矿业近年来水害治理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对于保障矿井采掘接续、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在苏、锡、常三市中标多个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其中,262省道常州段勘察项目标段全长约3000米,对改善常州市北部区域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常州市钟楼区1∶10000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与风险评价项目,是继无锡市、常州市4个县区地灾治理项目后再次中标,展现了中煤长江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实力。苏州市吴中区万禄山北侧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修复勘查项目将通过对坡体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预测边坡发展变化趋势。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集中连片整治第三方复核认定服务项目,旨在进一步规范各地耕地集中连片整治单元实施情况,确保整治单元内新增耕地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锚定发展目标,聚焦市场经营,细化任务,内外联动,连续中标多个大型项目,包括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新建铁路合肥至温州铁路(合肥至池州段工程),合池铁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吴江至南部新城段等相关标段,钻探工作量超过5.5万米。此外,还中标聊城市茌平区优水优用分质供水、生态补水及城市精细化管理项目,茌平区城市生态补水项目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勘探项目。中 煤 江 南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继2023年承接广州亚运环宇城项目基坑支护工程后,再次中标广州亚运环宇城项目商业地块桩基础工程,中标金额合计超过6000万元。该项目位于亚运城板块,总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广州首个水系社区标杆商业综合体。做强做优做大地质勘查和生态地质产业,着力开展“二次经营”。以重点项目中海油临兴-神府区块致密砂岩气项目为专业依托,总结提炼先进管理经验,稳固拓展“煤系三气”等清洁能源资源勘查业务,开年再次中标新疆亚新公司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项目年度标,中标金额约3000万元。持续巩固生态地质产业,重点拓展粤西地灾市场,新签订广东省“绿美信宜”现代林业产业联动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合同额超3900万元。中 煤 湖 北积极服务民生,承揽十堰市中心城区易涝点治理工程项目,金额超3000万元。该项目是十堰市政府推进的重大民生工程,涵盖城区16个易涝点,作业点多分散,施工内容包括新建和改造排水沟、新建雨水管等。项目完成后,将有效缓解城市内涝,保障城市正常运行,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助力十堰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着力拓展生态治理业务,中标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四处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总金额2400余万元。项目施工聚焦边坡修复与整治,涉及面积约5.5万平方米,削坡方量达58.5万立方米。此外,还包括对局部危岩体和坡脚的处理、平台及台阶复绿、宕底复绿等一系列综合工程。通过科学的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将有效消除地质灾害潜在威胁,大幅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恢复土地生态功能。青 海 中 煤新疆非常规能源勘查市场开拓初见成效,中标新疆克拉玛依腾达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一油砂矿普查勘探项目。该项目位于克拉玛依“百里油田”乌尔禾区浅部,该区油砂矿资源丰富,控制储量4000多万吨,地质储量上亿吨。青海中煤通过地表测量、物探、钻探、测井、录井及采样测试综合勘查方法,对区内油砂矿资源量进行估算,为该地区非常规能源勘查开发提供依据。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拓市场,承揽黄河源园区林业草原生态保护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及退化草地补播项目作业设计任务。项目将有效控制和减少有害生物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草原植被的健康生长,改善草种结构,提高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从而保护当地生态平衡,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中 煤 一 局敏锐洞察市场,抢抓机遇,中标成庄矿扩区(胡底南)瞬变电磁项目后,又顺利中标成庄矿扩区(胡底南)三维地震项目,金额近1700万元。该项目位于晋城市沁水县,勘查区域地形复杂,最大高差达310米。将对矿区先期开采地段开展精细三维地震物探作业,精准查明井田范围内诸如断层、陷落柱等各类地质构造,为后续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地质数据和开采依据。持续紧盯煤矿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先后中标三个项目。丁集煤矿瓦斯治理项目通过注浆封闭等手段,消除煤层回采导致瓦斯抽采钻井形成导水通道威胁井下安全的隐患。宁夏煤业红石湾矿项目将通过查明并治理35项隐蔽致灾因素,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宏阳矿业和大统矿业2024年储量年报项目,是持续服务周边区域煤矿、维护老客户所取得的成果。围绕矿山安全着力开拓市场,成功中标鹤煤九矿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高效抽采辅助消突试验研究项目钻井工程等三个项目,以及内蒙古同煤鄂尔多斯矿业投资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制项目,中标金额超3000万元。项目涵盖煤矿安全、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对保障矿山安全运营及矿工生命安全、提升开采效率、解决矿山生态问题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 文 局 集 团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迈上新台阶,中标安阳土壤修复工程和张家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两个中央环保资金项目,合同金额累计4700余万元。其中安阳土壤修复项目为首次承接的修复类项目。巩固与中煤能源的合作,积极拓展煤层气产业板块市场,成功中标河东煤田离柳矿区近距离煤层群地面井预抽煤层瓦斯技术及工艺研究项目,中标金额1500万元。项目将利用地面井对煤层煤巷提前预抽,降低煤巷掘进期间的瓦斯突出风险,提高底抽巷、穿层孔或顺层孔等区域瓦斯治理工作效率。持续深耕东北市场,成功中标铁法煤业小康煤矿煤层覆岩下沉观测钻孔项目,实现了该区域的“二次经营”。该项目将综合采用钻探、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光学成像等手段,分析总结小康煤矿西三102工作面回采进度与离层空间发育的关系,为后续注浆减沉提供可靠依据。勘 研 总 院凭借在光纤传感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的积累,申报的“融合光纤传感技术在地质工程安全监测中的理论与实践”项目获得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集成化多参量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及其应用”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该院解决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无法进行单纤多参量测量的难题,实现了单源、单纤、单端多参量传感和工程化应用;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采矿工程、煤矿采动控制、地表塌陷、隧道、井筒等地质工程安全监测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开发了基于高危地质工程风险的多维智能化动态监测平台,实现了全地层真实变形的精细化监测。大 地 特 勘 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与山西兰花煤层气公司合作的第一口井开钻,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双方于2024年10月签署《钻探队技术、装备、服务、实操训练合作协议》,致力于建立与国家应急救援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按照大地特勘队“平战结合”和“以干代练”模式,在参与生产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实战演练,实现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和自我造血、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2025-02-17
  • 1月13-14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地质分会副会长、中煤地质总局一级首席专家王佟,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明一行,赴新疆地质局及所属地质研究院、煤田地质中心等单位调研,围绕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地质科技优势、推进绿色勘察、加强交流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流。新疆地质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黄雪伟,党组成员、副局长薛洪伟,地质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原新疆煤田地质局总工程师李瑞明等参加座谈。王佟代表煤炭地质分会向新疆局一直以来对地质分会的支持表示感谢,指出原新疆煤田地质局是煤炭地质分会副会长单位,为煤炭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强调,新疆是煤炭资源大省,改革重组后的新疆地质局承担着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发挥更大作用。地质分会将一如既往支持新疆地质局的工作。黄雪伟对王佟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向地质分会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地勘单位改革情况,新疆局于2023年6月14日正式组建,由自治区地矿局、有色局、煤田局整合而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统一领导和管理。他表示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与地质分会及各会员单位合作空间大,特别是在南疆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方面,希望加强交流合作,并继续得到地质分会的指导与支持。新疆地质局所属地质研究院、煤田地质中心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地质科技部门相关人员参加座谈。...
    2025-01-20
  • 1月16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孙守仁一行到中煤地质总局调研指导工作,中煤地质总局局长、党委副书记马刚,煤炭地质分会会长侯慎建,副会长、中煤地质总局一级首席专家王佟等出席座谈会。孙守仁转达了粱嘉琨会长、李延江书记的问候,向中煤地质总局长期以来对煤炭工业协会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中煤地质总局在新一任党委的领导下,聚焦主责主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煤炭地质分会作为煤炭工业协会的分支机构,在地质报告评审、信用体系建设、地质科技创新及交流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服务。他就如何开展好煤炭地勘单位与煤炭生产企业深度合作交流,提出了意见建议。马刚对孙守仁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煤炭工业协会的指导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总局坚持“地质立本,科技赋能”发展理念,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构建“一体四翼两培育”产业发展新格局,坚持区域化、专业化、平台化,着力提升地质装备更新升级,开展示范队院建设等情况。他表示,开展煤炭地质单位与煤炭企业深度交流非常重要,是展示地勘行业形象,提升行业凝聚力的有效举措,总局将全力支持配合。煤炭工业协会行业协调部主任铁旭初、处长杨五毅,总局地勘矿业部部长林中湘,科技信息部副部长林中月,煤炭地质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明参加座谈交流。...
    2025-01-20
  • 1月3日,总局召开工作务虚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本行业本领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部署,激发改革精神、拓宽改革思维、彰显改革勇气,共同研究总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战略和主要路径,集体探讨“十五五”谋篇布局及2025年工作思路。总局党委书记贾春曲主持会议,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会议进行了集中学习、分组研讨、交流发言和会议总结。会议集体传达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小组讨论中,总局领导和参会人员一起,就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如何深化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如何践行地质“三军”职责使命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关系总局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研讨。小组代表就讨论情况作会议交流发言,总局领导作重点发言,贾春曲作总结讲话。会议一致认为,在岁末年初召开工作务虚会意义重大,实现了各项重点工作的“早思考、早谋划、早安排”。围绕进一步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事关全局的理念性、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振士气的积极作用。关于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会议一致认为,总局在新一任党委领导下,近年来政治生态得以修复,人心得以重新凝聚,良好生态和氛围初步形成。今后,要持续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作为政治生活首要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加强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审议、决策,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要持续构建一体化大党建格局,持续巩固总局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建设成果,深化推进大监督体系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主动对照中央巡视国务院国资委、中管企业,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对委管企业巡视反馈意见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开展同题共答,及时自查自纠,不当“看客”。要强化各类问题的统筹整改,特别是针对巡视指出的“两非”企业压减、法律诉讼案件化解、经营风险预防处置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难点问题,彻底打通症结堵点,强力推动整改落地见效。关于如何深化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会议一致认为,在总局新一任党委领导下,近年来总局把改革创新作为各方面工作的根本动力、关键一招,坚持“地质立本、科技赋能”发展理念,聚焦主责主业转型发展成效显著,四大板块营业收入占比达到86.8%,地勘核心主业占比达到29.3%,发展轨迹得到实质性扭转,先后实施7组、涉及16户企业重组整合,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今后,要进一步树立正确政绩观、业绩观,坚持面向未来、布局长远,围绕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做大;要突出核心主业意识,正视和克服转型发展阵痛期困难,保持战略定力;要深入查找总局改革发展短板弱项,突出抓好穿透式监管,在司库、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增强集团管控力;要针对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国资监管数字化能力建设、公司治理、加强基层党建、“科改行动”“双百行动”等改革任务,进一步细化改革举措,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各项任务,做到“形神兼备”、职工满意。关于如何践行地质“三军”职责使命发展新质生产力,会议一致认为,在总局新一任党委领导下,近年来总局主动推动落实国家战略,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全面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服务“国之大者”核心功能得到极大增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超前布局战新产业、未来产业,推动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今后,要继续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力量,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千方百计找大矿、找好矿、找急需的矿。要围绕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等重大战略实施,深入分析自身主责方向、技术力量、设备优势、工作特长,选定重点区域和重点矿种,加大国家关键矿产资源、紧缺战略性矿产、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等的勘探开发力度。要加大存量矿业权盘活和新增矿业权获取力度,实现矿业权工作新突破。要加快布局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开展“AI+地质”技术攻关。要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同步发力,实现全级次全链条产业的全方位提升。会议要求,要做好此次务虚会成果的落实应用,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找准问题症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落实。要聚焦总局各领域、各赛道重点任务,按照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提出的“一增一稳四提升”总要求,全面推进总局“1158”发展战略,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取得积极成效,精心编制好“十五五”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地勘企业集团。会议对春节前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单位各部(室)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压实安全主体责任,防控隐患,杜绝事故;筹备召开好总局年度工作会议,高标准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救助帮扶等活动,关心基层干部职工,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纠纷矛盾;倡导勤俭文明廉洁过节,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运转。总局总助级同志,首席专家,各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总局总部各部(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总局总部四级部员以上同志列席集中会议。...
    2025-01-07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于2024年12月13日发布《2024年煤炭行业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公示名单》,57家煤炭化工地质单位全部获评煤炭行业企业信用AAA等级。煤炭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实施。按照"企业申报→现场评价→社会公示→发布命名→年度复查"等工作程序,对企业诚信建设和信用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自2008年开展以来,对于推动煤炭、化工地质单位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奋力开拓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煤炭、化工地质单位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聚焦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工作安排,煤炭地质分会积极配合,煤炭、化工地质行业57家单位踊跃申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专家组赶赴现场,按照煤炭行业企业信用评价标准,通过访谈,查阅财务报表、申报材料等,对企业企管、生产、安全、采购、销售、人事、质量、劳资等诚信建设和信用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出具现场评价意见。专家组对57家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予以充分肯定,评价结果均达到AAA等级标准。...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