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4
    / 11
    11月19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与济南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省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范宇新出席仪式并讲话。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庆虎,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常委、副局长徐志强,济南市政府秘书长续明出席仪式。于海田对范宇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省煤田地质局长期以来为济南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济南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省煤田地质局技术实力雄厚、专业优势突出,双方合作前景广阔、意义重大。济南市将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全面加强双方互动交流,不断拓展合作空间、提升合作层次,为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范宇新对济南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山东煤田地质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济南市聚焦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民生保障等方面发展势头强劲,成就令人鼓舞。省煤田地质局创新实施“113388”发展战略和思路,在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开启了双方互利共赢的新篇章,省煤田地质局将结合济南发展所需,持续深化合作,共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任庆虎、徐志强分别代表济南市政府和省煤田地质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济南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务局、应急局、济南能源集团负责同志,省煤田地质局办公室、地质矿产与安全管理处、生态环境处、科技与对外合作处、第五勘探队、规划勘察研究院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 24
    / 11
    11月12日,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四级调研员石磊带领检查组,对物测院承担的“乌克勒江河幅、古莲河林场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检查组重点核查了项目管理资料的规范性、安全管理台账的完整性及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情况。检查组充分肯定了项目管理工作,一致认为项目管理规范、过程材料详实、质量安全体系健全,予以通过。又讯,11月12日该项目顺利通过省地矿局1:5万土壤化学测量专项验收。省地矿局地质勘查处处长陈海明主持验收会议,物测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振邦,项目负责人杨龙军及相关技术人员参加。杨龙军向验收组全面汇报了项目完成情况、工作量执行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果、存在的技术难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专家组检查了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和野外工作的规范性,与项目组就技术细节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指标,工作质量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同意通过验收。...
  • 24
    / 11
    近日,中煤江苏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携手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芜申线宜兴段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标段项目。该项目既是《省政府办公厅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重点落地工程,也是勘研院深耕无锡、服务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公司在水运工程领域的技术硬实力与综合服务能力获得行业高度认可。芜申线作为长三角内河航运的“黄金通道”,其宜兴段起于溧宜交界处、止于锡溧漕河口,全长32.4公里。中标后,公司第一时间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实施,计划在30天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线初勘、测量、物探等核心工作,为后续设计环节提供详实、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确保项目稳步推进、早见成效。项目建成后,芜申线宜兴段的航道等级将从四级升至二级,可保障2000吨级船舶全线畅行,不仅能大幅提升航道通行能力与运输效率,更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布局,推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实现全面跃升。作为扎根无锡四十载的央企力量,公司始终秉承“诚信、卓越、高效”的企业精神,先后深度参与京杭运河、苏南运河等一系列重点水运工程建设,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经验与雄厚的技术储备。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与“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蓝图,公司前瞻性布局智慧航道、生态护岸等前沿业务板块,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主动扛起央企责任担当,为江苏从“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跨越注入源源不断的央企动能。...
  • 24
    / 11
    11月19日,沙特Qabas公司总经理侯赛因·萨德,华山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市场开发部经理许伟等一行到集团考察交流。座谈会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吴军虎对侯赛因·萨德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介绍了集团概况以及国际市场布局和发展情况。他表示,煤航作为中国测绘最早“走出去”的企业,国际化积淀深厚,希望今后以集团中东事业部为平台,充分发挥煤航“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服务优势,与沙特Qabas公司和华山国际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携手开拓中东及西亚区域市场新蓝海。侯赛因·萨德对集团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成就表示高度赞赏,介绍了Qabas公司相关情况,并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建立起从工程勘察、规划设计到智慧运维的全流程合作体系,实现共同发展。许伟介绍了华山国际公司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其国际业务拓展经验,表示希望双方加强资源共享与整合,在国际业务合作中携手谱写共赢新篇章。会前,在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贾满的陪同下,侯赛因·萨德一行参观了3S基地、煤航展厅,在大数据中心观看了“一带一路”卫星数据中心、生态环境监测、智慧城市建设等行业智慧化服务应用演示。Qabas公司运营经理穆斯塔法·阿尔萨达、华山国际中东及西亚区域总经理徐小均等,集团生产经营部、遥感信息公司、航测工程分公司、地理信息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等参加座谈。...
  • 20
    / 11
    11月14日,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西安举行,陕煤地质申报的“陕北富油煤原位加热选区及提油关键技术”项目,从600多个高水平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二等奖。该项目凭借突出的创新性与显著的社会效益,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标志着陕煤地质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也为传统地勘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路径。项目围绕富油煤资源的高效开发与绿色转化,聚焦“精准选区、原位加热、高效提油”三大核心环节。在选区环节,团队综合运用地球物理测井数据与大数据模型分析,实现对富油煤分布区域与资源特性的精准识别;在原位加热环节,自主研发大功率井下高效电加热器,保障煤体均匀受热与热解反应持续稳定;在提油环节,通过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相结合,优化工艺参数,有效提升油收效率与能效比。此次获奖,是陕煤地质坚持科技引领、推动战略转型的重要成果。未来,项目团队将以此次荣誉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关键技术研究,持续加强产学研协同,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示范应用,为助力煤炭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服务区域能源结构优化贡献更大力量。...
  • 20
    / 11
    近日,由地勘九公司承担的“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白音霍布尔勘查区煤中锗资源评价”项目顺利通过野外验收,并获评“优秀”等级。该项目为2025年度自治区财政出资地质勘查招标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地勘九公司成功中标并组织实施,项目团队通过科学的勘查方法和精准的数据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白音霍布尔勘查区煤中锗成矿的良好前景,为后续开展更深入的找矿工作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地勘九公司将高质量完成成果汇总与报告提交,为建设国内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资源基地与深部找矿突破注入动力。...
  • 20
    / 11
    初冬的清晨,弥漫着丝丝寒意。近日,鸡西矿业公司城山矿举办“做好安全员·携手守安全”一线职工家属座谈会,来自145综采队、智能队、掘进区等区队的13组家庭齐聚一堂。这天,一群身影早已汇聚在罐笼前:矿嫂们披着晨霜,眼眸中藏着一夜的牵挂,静静等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从井下归来。为深入开展好“谁是我最惦记的人”安全文化活动,该矿党委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座谈会活动,为职工家属写好亲情寄语,做好“谁是我最惦记的人”安全文化活动预热。亲情守望,最深情的安全叮嘱上午7点30分,矿嫂们早早来到机关一楼集合,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步入皮带科会议室。会议室里早已摆好了整齐的桌椅和案板,饺子馅散发着浓郁的香味,几位矿嫂正熟练地擀着面皮,其他几位矿嫂则娴熟地捏出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饺子,欢声笑语在会议室里回荡。此时,零点班的矿工们正陆续升井。8点30分,矿嫂们在罐前等待丈夫归来,当熟悉的身影从井下升至地面,那一刻,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便是最深的牵挂。矿嫂高亚男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每天他出门前,我都会说一句‘注意安全,我和孩子等你回家’。这句话说了十几年,但我从不嫌多。因为我知道,这一句叮嘱,可能就是他平安归来的一道保险。”这句朴素的话语,正是这个矿此次座谈会的核心主题——“家庭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以爱筑防,共同签订安全承诺座谈会上,矿嫂们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和井下工作实录视频。屏幕上,巷道里矿灯摇曳,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着反光背心,在湿滑的岩壁间挥汗如雨地操作着重型设备;事故案例中,破碎的安全帽、散落的工具和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让不少家属眼眶湿润,泪水无声滑落。“原来他每天面对的是这样的环境,这么辛苦……”一位年轻妻子低声说道,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正是这份“看见”,让安全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而是与亲人生命紧密相连的现实,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全体矿嫂庄严宣誓:“我以矿嫂之名庄严宣誓,当好‘安全提醒员’‘安全监督员’‘家庭顶梁柱’‘安全宣传员’……用亲情织密防护网,用关爱筑牢平安墙。”誓言铿锵有力,在会场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敲在矿工们心上,字字入心,句句千钧,传递出矿嫂们对矿工兄弟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怀与坚定守护。活动现场,矿嫂们还共同签署了《家庭安全承诺书》,郑重承诺:每日叮嘱安全、不因琐事争吵、关注亲人身心状态、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营造温馨家庭氛围。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伴随着矿嫂们凝重的表情,显得格外庄重。“签下名字的那一刻,我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位矿嫂说,她紧握着笔的手微微用力,“我希望他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回来,带着一身疲惫也要安全回家。”活动接近尾声时,矿嫂们把亲手包的饺子端上桌,夫妻围坐,共进早餐。这一刻,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守望。而这份温情,正是支撑矿工无畏前行最坚实的力量。家矿联动,携手铺就平安之路寒风悄然吹拂着城山矿的每一寸土地,一股暖流却在矿井深处悄然流淌,温暖着每一位一线矿工的心房。该矿党委以“以人为本、安全为先”为核心理念,精心策划并开展了“冬季暖心行动”,为全体职工送上了饱含关怀与温情的冬季暖心“大礼包”,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从细节处筑牢安全防线,用亲情的力量守护矿工的每一次下井之旅。该矿党委深知,一线矿工常年奋战在井下,每一件贴身装备都关乎生命安全。为此,党委精心筹备,为每位职工量身定制了冬季暖心“大礼包”——从安全帽到保暖手套,从防滑靴到厚实棉袜,每一样物品都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实用、舒适、安全。“手套、袜子都发得及时,干活也更有劲儿了。”开拓区职工笑着说道。这些看似平常的物资,却是企业最贴心的关怀,是从“头”到“脚”的全方位安全守护,更是将“安全第一”的理念融入日常、落于细节的生动体现。在该矿的更衣室里,一个个更衣箱上贴着一张张特别的照片——那是职工与家人的合影,照片旁附着亲人的寄语:“老公,平安归来,我和孩子等你回家吃饭”“爸爸,你是我心中的英雄,请一定注意安全……”这些充满温情的话语,配上一家人笑靥如花的照片,被精心贴在员工的更衣箱上,成为井口一道独特的“亲情风景线”。该矿党委组织职工家属拍摄“亲情寄语”照片和视频,用镜头定格幸福瞬间,用文字传递牵挂与嘱托。每当职工换衣入井前,抬头看见家人的笑脸和那句句叮咛,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也多了一份责任与警醒。“每次看到照片,就想起了老婆和孩子,再累也觉得值得。更不敢有半点违章操作,因为我知道,有人在等我回家。”有的职工动情地说。一张照片,一句寄语,让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让“我要安全”真正成为每一位职工的自觉行动。这场初冬送暖行动,不仅是一次物资的发放,更是一场温情的安全教育,一次贴心的心灵洗礼。从保暖装备到亲情照片,从更衣箱到视频屏幕,组织的关怀无处不在,亲情的力量无时不有。它让安全不再只是制度与规章,而是融入血脉的责任与牵挂。...
  • 20
    / 11
    以科学技术创新修复模式用匠心方案绘就生态新章孟轲荆生态修复创新工作室自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切实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孟轲荆生态修复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工作室始终秉持“创新驱动 技术引领 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探索与开拓生态修复新技术,致力于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可复制的修复模式。“孟轲荆生态修复创新工作室”聚焦京西地区常见的小窑采空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治理,以及边坡复绿、类壤土等新型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用精益求精的修复方案唤醒废弃土地的勃勃生机。多学科协同创新小窑采空注充加固技术取得新成效孟轲荆生态修复创新工作室紧密围绕京西小窑采空区综合治理开展了“探测-充填-评价”三位一体的创新研究,在传统探测充填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可克服城市背景噪声的采空区探测技术、一种可调控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绿色低碳充填材料、一种新型钻孔注浆气囊式止浆充填工艺,并获得了北京市工法,有效解决了小窑采空区探不准、充不实、成本高等行业难题,推动了北京市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了首都城区范围内建设资源供需矛盾,贯彻了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战略需求。精英汇聚,共筑创新高地以孟轲荆同志带头的生态修复创新团队始终以“汇聚智慧,攻克难题”为核心目标,团队成员中,既有深耕行业二十余年、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技术骨干,也有毕业于国内高等学府、充满创新活力的青年骨干,带着前沿的学术理念与敢闯敢试的探索精神,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工作室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定期开展技术研讨、跨项目协作、外部专家交流等活动,打破领域壁垒,促进知识共享,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在碰撞中激发灵感,在协作中突破自我,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聚焦智能升级大力引进智能化物探设备在信息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我们大力引进智能化设备,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勘探体系,拥有各类行业先进的工程物探设备,大深度探地雷达、地下管网检测机器人、管道潜望镜、管道内窥镜、地下管线定位仪、听漏仪等高精尖工程物探装备,具备强大的工程物探技术攻坚能力。瞄准前沿靶心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孟轲荆生态修复创新工作室将继续坚守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生态修复技术与多领域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团队将聚焦生态修复智能化装备研发、低碳修复技术攻关、修复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等核心方向,全力突破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瓶颈,力争在土壤修复、矿山复绿等更多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成果,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安全格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贡献京能力量。...
  • 19
    / 11
    近日,第九大队勘察规划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新干县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与“永丰县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项目,顺利通过吉安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并获评优秀等级。验收会上,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详细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与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两项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内容详实、技术路线科学、调查方法规范、数据分析准确可靠,符合验收标准,同意通过验收。此次国土变更调查,全面掌握了新干、永丰两县在2024年度地类、面积及相关属性信息的动态变化,有效保障了国土调查数据准确性,为两地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 19
    / 11
    近日,2025年度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科技创新奖拟获奖名单公示落幕,由江苏地研院牵头、中国矿业大学协作完成的“我国城市重点行业碳排放调查关键技术集成应用”项目,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与实践价值,荣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科技创新奖评选严格遵循“自愿申报、部门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全流程规范,本次公示覆盖102项拟获奖成果,是对全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水平的集中检阅。江苏地研院牵头的该项目,聚焦城市碳排放核算与监管核心需求,集成多学科技术方法,构建了覆盖重点行业的碳排放调查技术体系,为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规划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与技术保障。项目研发过程中,团队攻克了城市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缺失、排放因子本地化校准、多源数据交叉验证等关键技术难题,形成的调查方法与核算标准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和推广价值,已在多地城市碳排放摸底调查中成功应用,为政府部门制定减排政策、企业开展碳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此次获奖是对江苏地研院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又一成功实践。下一步,江苏地研院将持续深耕生态环保与低碳发展领域,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见效,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