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页岩气生排滞过程系列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机理”和牵头的总局揭榜挂帅项目“碳排放核算与监测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页岩气生排滞过程系列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机理”项目建立了页岩生烃过程中甲乙丙烷产率和同位素组成演化模型, 厘清了不同成岩阶段页岩对甲乙丙烷的差异排滞控制因素及规律,揭示了页岩生排滞过程的碳同位素组成演化机理,对于科学合理地评估页岩气资源量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发表国内外高水平科技论文4篇(其中SCI论文3篇),申报技术专利6项,软著1项,培养了一支训练有素、年富力强的科研队伍,获批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示范型职工创新工作室,项目负责人赵恒博士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团队将继续凝练项目创新性成果,紧密围绕叠合盆地高演化天然气藏的勘探开发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方面的突出问题,继续深化科研攻关,争取早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此次结题项目为我单位首个独立承担的国家级页岩气地球化学方向课题,其顺利完成为后续申报更高层次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碳排放核算与监测技术研究”项目针对我国碳排放计量需求,构建了多维碳排放监测体系,搭建了碳排放核算及监测平台,有助于政府全流程追踪碳足迹,实现对企业的碳排放监管、碳配额分配、碳政策制定等行动。提供全方位碳排放分析服务,助力区域自评估和挖掘减碳潜力,实时监测减碳效果。项目执行期间共形成专利3个、论文2篇、软著3项、更新设备1套。研究成果为我国碳中和目标下的碳排放精准管理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下一步,我院科研团队将继续深化页岩气开发技术研究,推动碳排放监测标准体系建设,为实现能源绿色转型与"双碳"目标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