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18
    / 04
    4月14日,河南局(集团)与中冶建工集团(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河南局(集团)局长、总经理王永明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施龙楷出席并代表双方签订协议,就进一步深入合作开展交流座谈。...
  • 18
    / 04
    4月9日,集团受邀参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交流会。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所长底青云院士,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汪集旸院士出席座谈会并讲话,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秦建强出席座谈会并作交流。本次会议旨在为进一步推动塔县乃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热资源的科学认知、有序开发与综合利用,组织相关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围绕地热综合开发、地热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开发思路和投资建设等相关事宜展开深入交流。秦建强介绍了集团历史沿革、地热产业布局、科技实力以及近年来在转型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重点介绍了在“青藏新”区域地热、地质技术服务领域的业绩和优势。他表示,集团将继续跟进项目进展,在地热能综合利用、有益矿产开发等领域开展多方面业务交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支撑。会议指出,新疆塔县地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适用于地热发电、供热、农业、康养等领域。参会各方应积极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实现新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新突破。此前,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在执行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任务期间,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研究,发现新疆塔县高温地热资源埋藏浅、前期勘探工作基础好、储量可观,是新疆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高温地热田。...
  • 18
    / 04
    4月10日,一零九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国能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海拉尔河两侧废弃沙坑治理项目,中标金额为327.30万元,工期为240日历天。工作任务是对海拉尔河两岸废弃沙坑进行全面生态恢复,修复面积达83.47公顷,治理工作以海拉尔河大坝为分界,划分为两个区域、11个治理单元,主要采取表土剥离、挖填整形、削坡、平整、覆土、绿化等措施,最大程度恢复土地资源利用功能和绿地面积,使废弃沙坑损毁区域地质环境达到稳定,损毁土地得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 本项目是一零九公司第一次成功中标国家能源集团生态修复业务,充分体现了我公司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也为今后继续承揽生态修复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一零九公司将持续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 16
    / 04
    京能地质中标供热管网测量项目,助力城市服务近日,在北京市热力集团首都功能核心区老旧供热一次管网改造工程竣工测量项目招标中,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成功中标第一标段,该项目全长约93.47公里。作为首都国企,京能地质坚持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国家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号召,投身城市供热管网改造测量工作。本次中标是京能地质持续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先行,深耕测绘市场的具体体现。京能地质将以此次中标为契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服务推进项目实施,助力城市功能优化,彰显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为提升首都居民生活品质贡献力量。...
  • 16
    / 04
    2024年,第八大队深入贯彻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在优势矿种和重点区域找矿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地质动能。为强化找矿突破的技术保障能力,第八大队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科研机构与高校,构建了“无人机航测+高光谱遥感+三维地质建模”的立体勘查体系,利用这一体系在永平铜矿、王坞矿区的勘查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大幅提升了勘查效率和精准度。在永平铜矿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中,首次运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精准划分了深部含钼岩体的蚀变分带,并结合三维建模技术构建找矿模型,成功在地下600—1200米深度实现找矿突破,发现最大工业钼矿单体厚度达128米,这一突破极大地新增了永平铜矿钼工业资源量,助力矿区重获生机。面对王坞矿区复杂的地质构造,第八大队技术团队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等多种勘查手段,圈定找矿靶区后实施钻探验证,成功发现钼矿化体。地质人员借鉴永平铜矿铜钼矿床找矿模型,结合北武夷地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特征,开展系统性地质工作,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新增了工业钼资源量,为铅山县增添了一处中型钼矿基地。在德兴蔡家坞金矿勘查过程中,第八大队通过化探测量发现异常呈现“高大全”特征。通过槽探揭露初步掌握了矿化体产状特征,开展钻探工程,逐步探明了一处小型金矿。为进一步扩大资源储量规模,第八大队持续投入自有资金加大勘查力度,经详查系统地质工作,该矿床规模已达中型。...
  • 16
    / 04
    三队承揽的青东四含及断层治理项目,是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和淮北矿业集团联合开展的重点项目。该项目采用地面定向钻将“四含”、风化带改造为相对隔水层,封堵断层裂隙导水通道,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安全开采提供安全保障,这在安徽省尚未有治理成功的先例。该项目自2025年2月14日开工以来,项目部全体职工齐心协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笔者发稿时,该项目已完成任务将近50%,项目进展顺利。积极寻找对策  成功攻克难题三队中标青东项目后,高度重视,迅即开展筹备各项工作,选派在防治水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组建项目团队,承担此项目施工任务。与以往施工的探查治理项目不同,该项目治理地层埋深浅,需要在厚度250m松散层中造斜。松散层岩性主要为黏土、含水砂层等,在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出现黏土缩径,砂层坍塌,砾石掉块等影响孔内安全的情况,且松散层岩性松软,造斜率低,技术难度大,钻孔轨迹着陆困难。面对以上难题,项目部积极寻找对策,针对松散层容易缩径问题,一方面,调整泥浆性能,减少泥浆失水量,提高泥浆护壁能力;另一方面,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速度,快速完成通井、下套管等工作,以减少裸孔暴露时间。针对松散层造斜困难,项目部团队不断优化钻孔轨迹,使其尽量平滑,降低“狗腿度”,减小造斜难度;同时使用新设备新工艺,选用造斜能力强的1.75°及2°单弯螺杆,提高造斜率,大大提高了钻孔成孔的成功率。目前,5个主孔已全部顺利成孔。图为项目职工正在记录数据实施立体监测  筑牢安全屏障该项目治理区域内有巷道、水文长观孔,由于多条高角度断层及风氧化带裂隙的发育,在注浆过程中很容易引起井下巷道跑浆、长观孔水位异常等情况。另外,根据现场实地勘察,注浆区域地面存在村庄、加油站、道路等基础设施,治理层位埋深较浅,且上覆地层主要以第四系黏土层和砂层为主,在注浆过程中容易引起治理区上部地面变形,进而可能会造成村庄建筑物的破坏。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精心构建立体监测网络,井上与井下实现双向联动。井下利用监测设备对巷道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查,井上从多方面建立监测风险点,一是安装全国最先进的在线监测服务系统,在注浆期间可以24小时随时在手机、电脑网页上监测注浆流量、压力、密度等内容,同时配备注浆失压、超压预警装置,注浆过程中出现突然失、超压等异常现象,设备将自动报警停止注浆;二是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网系统,在村庄、加油站等关键区域布置地面沉降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实时上传,在手机和电脑端网页上均可以查看;三是建立巡查机制,安排专人在注浆期间对周围水文长观孔及注浆可能影响区域进行巡查,如有异常第一时间反馈。通过全方位的立体检测,项目施工稳步安全推进,巷道及地面均未出现异常情况。图为安全监测与预警平台推行标准化管理  不断提升施工效率项目部在安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时,积极贯彻落实局、队关于地质项目钻机管理标准化专项提升行动工作方案要求,队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项目工地,围绕“解决三类问题、实现两个目标”要求,严格按照钻机标准化专项提升行动标准,开展常态化督查,有力有效推进钻机标准化提升。一方面,开展标准化设备管理工作,根据注浆泵量及注浆压力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注浆泵型号,配备先进、满足施工要求的设备,不断提高工效。另一方面,坚持实施现场管理标准化,合理布局工作区、材料区、生活区、活动区,创造安全舒适文明的工作环境。通过开展地质项目钻机管理标准化专项提升行动,项目职工进一步树牢了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大大提升了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确保了项目施工安全平稳向前推进。...
  • 15
    / 04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谭秀民一行4人到访我院交流合作,院党委书记张谷春参加交流座谈。张谷春对谭秀民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重点介绍了我院在矿山固废资源化利用、检验检测技术、绿色矿山建设及碳监测减排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谭秀民对我院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详细介绍了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在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编制、煤矸石高值化利用、绿色矿山标准建设及金属矿物痕量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参观了中国煤炭资源绿色开发产业园暨徐州市双碳技术产业园。双方一致表示,作为地质专业科研院所,要通过党建引领,聚焦矿山固废资源化利用、检验检测、矿山企业碳排放和碳足迹等重点方向,联合开展科创平台共建、科研项目攻关、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科技处处长马驰及选冶装备室、标准室技术骨干,我院生态环境科研团队、双碳科研团队、科技质量部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参加座谈。...
  • 15
    / 04
    青东四含及断层治理项目是安徽煤田地质局和淮北矿业集团重点项目,在安徽省尚未有治理成功的先例。该工程采用地面定向钻将“四含”、风化带改造为相对隔水层,封堵断层裂隙导水通道,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安全开采提供安全保障。自2025年2月14日开工以来,项目部以“风雨同舟,砥砺前行”的精神,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已完成近半。技术创新  攻克施工难题项目中标后,三队党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精心筹备,选派在防治水区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干部职工组建项目团队。与以往探查治理项目不同的是,该项目治理地层埋深浅,需要在厚度250m松散层中造斜。松散层岩性主要为黏土、含水砂层等,在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出现黏土缩径,砂层坍塌,砾石掉块等影响孔内安全的情况,且松散层岩性松软,造斜率低,技术难度大,钻孔轨迹着陆困难。面对这些难题,项目部积极谋划,针对松散层容易缩径问题,一方面加强泥浆性能,减少泥浆失水量,提高泥浆护壁能力。另一方面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速度,快速完成通井、下套管等工作,以减少裸孔暴露时间。针对松散层造斜困难,项目部团队不断优化钻孔轨迹,使其尽量平滑,降低“狗腿度”,减小造斜难度;同时使用新设备新工艺,选用造斜能力强的1.75°及2°单弯螺杆,提高造斜率,大大提高了钻孔成孔的成功率。目前,5个主孔已全部顺利成孔。图为项目职工正在记录数据立体监测 筑牢安全屏障该项目治理区域内有巷道、水文长观孔,由于多条高角度断层及风氧化带裂隙的发育,在注浆过程中很容易引起井下巷道跑浆、长观孔水位异常等情况。另外,根据现场实地勘察,注浆区域地面存在村庄、加油站、道路等基础设施,治理层位埋深较浅,且上覆地层主要以第四系黏土层和砂层为主,在注浆过程中容易引起治理区上部地面变形,进而可能会造成村庄建筑物的破坏。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精心构建立体监测网络,井上与井下实现双向联动。井下利用监测设备对巷道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查。井上从多方面建立监测风险点,一是安装全国最先进的在线监测服务,在注浆期间可以24小时随时在手机、电脑网页上监测注浆流量、压力、密度等内容,同时配备注浆失压、超压预警装置,注浆过程中出现突然失、超压等异常现象,设备将自动报警停止注浆;二是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网系统,在村庄、加油站等关键区域布置地面沉降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实时上传,在手机和电脑端网页上均可以查看;三是建立巡查机制,安排专人在注浆期间对周围水文长观孔及注浆可能影响区域进行巡查,如有异常第一时间反馈。通过全方位的立体检测,项目稳步安全推进,巷道及地面均未出现异常情况。图为安全监测与预警平台标准化管理  提升施工效能项目部在安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时,积极落实局党委、队党委关于地质项目钻机管理标准化专项提升行动工作方案要求,队党委班子多次深入一线项目,围绕“解决三类问题、实现两个目标”要求,严格按照钻机标准化专项提升行动标准,开展常态化督查,确保扎实推进钻机标准化提升。一方面,开展标准化设备管理,根据注浆泵量及注浆压力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注浆泵型号,配备先进、满足施工要求的设备,不断提高工效。另外一方面,坚持现场管理标准化,合理布局工作区、材料区、生活区、活动区,创造安全舒适文明的工作环境。通过地质项目钻机管理标准化专项提升行动,进一步树立了项目职工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提升了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确保了生产安全平稳进行。图为项目现场...
  • 15
    / 04
    4月10日,中煤长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省第六地质大队在南京举行战略合作洽谈会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围绕矿山修复、地质灾害治理、土壤修复等生态治理领域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合作洽谈中,长江环境公司总经理汤楷简要介绍了长江环境公司概况。长江公司作为生态治理领域的综合性企业,近年来在矿山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治理等业务板块取得显著成果。他希望通过此次合作,整合双方技术资源,推动地质灾害治理、绿色矿山建设等领域创新实践,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第六地质大队党委书记、副队长谭森山介绍了六大队整体情况、产业板块、团队建设,希望双方在业务上加深联系,重点在资质共享、科研攻关、技术转化等方面深化协同,打造“地质+生态”一体化服务模式。双方表示,将以本次协议签署为契机,整合各自优势,成立战略合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会商机制,常态化召开专项工作会议,以长江流域发展为契机,推进战略合作协议落实落地,实现合作共赢。四川省第六地质大队副队长吴永贵,长江环境公司领导刘玉峰、顾伟伟等参加签约仪式。...
  • 15
    / 04
    近日,地质集团生态公司接连中标北京市“石景山区11处涉及居民区地灾隐患点治理项目”和“石景山区隆恩颐园小区地质灾害治理修复项目”两个地灾治理项目,此次中标是公司强化二次经营的重要成果,为后续巩固北京核心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新中标项目均位于居民集中分布区,威胁对象主要为斜坡下侧或者上方的村民、房屋、道路等。近年来,由于植物生长、暴雨冲刷及缺乏维护,对居民安全产生威胁,需对小区内边坡进行加固,以保护小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改善小区生态环境。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削坡及挡墙工程、排水沟工程、混凝土浇筑工程、主动防护网及被动防护网工程、浆砌石砌筑工程等。下一步,地质集团生态公司将继续深耕主业发展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发展理念,以在建项目为支点,深度挖掘地灾治理、生态修复等延伸业务,全力加强市场开拓深化服务合作,稳步推进项目实施,为地质集团发展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