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18
    / 07
    近日,我队承担的甘肃省平凉市、庆阳市、白银市、武威市、甘南州等5市州19个县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样品制备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其中,会宁县样品制备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级内业抽验。这标志着我队承担的19个县区土壤普查样品制备任务已全面高质量完成,为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自 2022 年承接项目以来,我队从强化技术培训、优化资源配置、邀请专家指导、攻关技术难题等方面多举并措,高效推进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市、庄浪县、静宁县、西峰区、环县、合水县、宁县、白银区、靖远县、平川区、会宁县、景泰县、合作市、古浪县、莲花山等共19 个县区土壤普查样品制备工作,累计完成 23435 个表层混合样品、2520 个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品制备任务。在省级验收评审和国家级内业抽验中,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原始资料、调阅监控视频、核查数据平台、抽验制备资料等方式,对我队承担的土壤样品制备项目进行了全面细致审查,重点核查了样品接收、风干处理、粗磨加工、流转分发、保存管理及数据上报等环节的规范性和质量控制。省级验收专家组对样品制备的全流程工作给予量化考评,项目成果获得专家组一致认可,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按全省不低于5%比例要求,随机抽取了我队承担的会宁县土壤样品制备项目进行国家级抽验,由农业农村部及全国农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内业工作组织有力、流程规范、质量可控,同意通过抽验,并对后续优化提升提出了宝贵建议。下一步,我队将认真梳理汇总各区县验收审核意见,严格落实整改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作成果,为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县级成果汇总项目全面铺开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此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展现了我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为服务国家土壤资源管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地质力量。...
  • 18
    / 07
    7月15日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白波带队到四川省地调院座谈交流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之利出席会议座谈会上,双方简要介绍单位相关情况,围绕AI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地质灾害防治、关键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合作,以及川渝地区地质科技协同攻关等方面展开深入、务实的探讨。双方一致表示➤川渝两地地质机构合作空间广阔,尤其在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地质找矿、防灾减灾方面潜力巨大,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共同推动具体项目落地,携手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双方相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18
    / 07
    7月15日,中煤水文局召开“机构重塑促改革 聚焦主业谋发展”改革创新交流会暨集团深化改革征求意见会。中煤水文局主要负责人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会议聚焦地热新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优化管理运营架构、机构重塑工作开展“建言献策”意见征集。各单位汇报了一年来改革创新的思路、举措和成果,结合工作实际对深化改革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总部各部室针对基层单位建议和诉求作了现场解答反馈。通过座谈交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了深化改革创新、聚焦主业谋发展的新思路。明确了下半年加快推广“中国地热一张图”、启动地下水动态监测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安全风控体系等六项重点任务。会议指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是应对风险挑战、推进中煤水文局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地质勘探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客户需求从单纯的施工交付转向综合解决方案;竞争模式从单一技术比拼转向全产业链较量;服务场景从传统能源领域向生态环保、城市建设、民生工程、乡村振兴等多元领域延展,这些都需要打破传统的思想固化和路径依赖,重构新思路。 唯有改革才有出路。要打破路径的依赖,以新发展理念筑牢改革的根基,通过集中攻关、整合优化,实现技术升级迭代,探索拥抱智能化、数字化路径;要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以人事机制之变为改革注入新动能;要坚持问题导向,不能让“老经验”“土办法”成为改革破冰的“绊脚石”。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30·30”人才质量提升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聚焦核心需求,紧扣主业发展,多种形式引进人才,确保人才质量和发展需求同频共振;要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革,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技能创新、管理创新;要明确产业定位,加强资质建设,整合内部资源,避免同质化竞争;要树牢大局意识,多措并举全力以赴狠抓“两金”清欠,防范经营风险,确保全年经营目标圆满完成;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守纪律红线,以作风建设成效检验学习成果;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统筹做好高温、强对流天气应对、防汛和用电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要强化责任落实,化解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取得实效。中煤水文局党委班子成员,总部中层人员,三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青年员工代表参加会议。...
  • 18
    / 07
    近日,总院应邀参加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人工智能地学应用”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遥感地质与地学信息等前沿技术在地学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旨在推动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的协同发展。会议期间,总院总工程师宁树正组织了“煤系矿产资源智能预测与矿井透明地质建设”专题研讨,围绕煤系资源评价、智能勘查及数字地质建模等关键方向开展深入交流。在“锂、钴、镍等战略性矿产资源预测与AI技术”专题论坛中,总院严晓云博士作了题为“中国煤型锗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系统介绍了我国煤型锗矿床的成矿特征、富集机制及地球化学研究最新进展,展示了煤型锗资源在资源保障和战略金属开发中的潜力与意义。通过此次研讨会,总院在数学地质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拓展,为推动总院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 18
    / 07
    近日,中国矿业报刊登文章《胸怀“国之大者” 扛起央企担当——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推进钾盐勘查开发纪略》,文章表述: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所属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作为化工矿产勘查“国家队”“主力军”,胸怀“国之大者”,展现央企担当,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在钾盐勘查开发领域聚力攻坚,以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提升我国钾盐保障能力,筑牢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屏障。刊载于《中国矿业报》2025年7月17日A3版地质勘查胸怀“国之大者” 扛起央企担当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推进钾盐勘查开发纪略钾盐作为钾肥生产的核心原料,素有“粮食的粮食”之誉。我国钾盐资源面临后备资源相对匮乏、外采程度较高的现状。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所属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以下简称“中煤总局中化局”)作为化工矿产勘查“国家队”“主力军”,胸怀“国之大者”,展现央企担当,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在钾盐勘查开发领域聚力攻坚,以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提升我国钾盐保障能力,筑牢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屏障。深化理论研究,筑牢钾盐资源保障基石中煤总局中化局深耕钾盐资源基础研究,通过系统攻关深化理论认知,为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支撑,推动地勘工作模式实现转型升级。该局编制完成《中国矿产地质志·钾盐矿卷》和《中国钾盐矿成矿规律》,摸清了我国钾盐矿资源家底,查明了其禀赋特征;重新厘定了钾盐矿床类型的划分方案,创新提出“稳定区-准稳定区”找钾新思路,为大型海相-海陆相固体钾盐矿床的勘探指明方向;深化对部分典型钾盐矿床的研究深度,在成因机制、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上形成全新认识,并结合我国钾盐矿资源禀赋特征与保障程度分析,针对性提出加强钾盐矿资源开采技术、难溶性杂卤石矿的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及矿政管理等工作建议。这些成果既为政府规划部署、钾盐勘查开发及资源保障提供支撑助力,也为地质科研教学、成矿理论创新及科技进步提供支持服务,全面彰显了在国家战略与科学发展层面的双重价值。中煤总局中化局在盐湖资源研究领域持续发力,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他们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察尔汗盐湖资源精细化、高效开发利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聚焦“透明察尔汗、智慧察尔汗、生态察尔汗”目标,首次分区域、分层位、分品位精细划分察尔汗盐湖固液体钾、镁、锂等资源量并明确分布规律,为精细化开采奠定依据;建成资源管理服务平台与三维动态模型,实现开采优化与动态管理;探明洁净区有益有害组分分布及晒卤中铷、铯富集规律及其赋存形式,为综合利用提供参考。该局研究形成论文6篇、专利5项及软著1个,依托项目组建的“盐湖科技创新团队”累计创收2800余万元,推动地勘工作向“资源-生态-管理”一体化研究转型。在深层卤水研究领域,该局投身四川盆地寒武系深层卤水富钾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项目,创新提出“以古验古”的溶滤实验与地质统计法,厘清了海相蒸发盐盆地找钾指标体系,查明了寒武系蒸发盐分布特征,明确天星桥构造寒武系地层卤水成因,为寻找固体钾盐矿床开拓新思路。同时该局推动深部勘探技术升级与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多学科复合型人才,为行业长远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察尔汗盐湖资源精细化、高效开发利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勘查找矿现场攻克技术难关,助力钾盐高效开发中煤总局中化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聚焦钾盐评价与找矿“卡脖子”难题,通过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构建“科研-产业”融合体系,赋能钾盐高效开发。中煤总局中化局在新疆罗布泊盐湖资源评价与储量动态模型项目中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该局独立开发资源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创新应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和“地下水分层勘查技术”构建矿体储量估算模型,实现盐湖资源储量不同层位、块段、范围、时段的模拟计算,推动储量动态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填补盐湖矿山储量计算智能化、数字化管理体系空白。该成果不仅解决企业发展技术瓶颈,更在国内盐湖推广应用产生显著示范效益,带动经营收入4000余万元,形成“科研-产业”一体化研究团队,发表科研论文5篇,申报专利8项,荣获中央企业团工委“青年文明号”和团中央“青年突击队优秀案例”,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塔里木成盐盆地深部找钾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中,中煤总局中化局通过多学科融合方法深挖既有资料价值,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北缘成盐成钾条件,提出了“海侵末端封闭成钾,海退通道凹陷成钾”成矿模式,圈定了钾盐成矿远景区与含钾异常区,预测远景资源量,首次发现高溴岩盐层并为成矿理论提供新依据。其总结的“油钾兼探”思路在柴达木盆地、非洲刚果盆地等含盐油气盆地进行了推广并纳入行业规范。经专家鉴定,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2024年非金属矿科学技术二等奖,为全国钾盐深部找矿提供了硬核技术支撑。深耕海外市场,支撑钾盐基地建设中煤总局中化局通过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的重点项目攻关,在资源勘探与国际合作中取得显著成效。该局以老挝钾盐勘查项目为抓手,实施10余个重点项目,新发现超大型钾盐矿床2处,探明KCl资源量逾6亿吨,平均品位15%以上;通过补充勘查新增KCl资源量超2亿吨,其中首次发现的连续稳定原生钾石盐矿,资源量超1.5亿吨,KCl品位达到30%,累计带动经营收入超5300万元,同时总结老挝钾盐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及预测模型,为规模化开发提供了高价值资源保障。以玻利维亚盐湖锂钾勘探项目为核心,通过矿产地质钻探、岩芯编录等工作,查明该盐湖为以液体钾盐、锂矿为主的综合性矿床,明确了成矿地质条件与矿体特征,探获1处大型盐湖锂钾矿床。老挝项目成果获多方权威认证,成为老挝能矿部唯一指定第三方咨询机构,班帕钾盐勘探报告在中矿联组织的评审中获评优秀,成功打开东南亚市场;玻利维亚项目为拓展南美锂钾盐市场、深化国际矿业合作奠定了基础。这些成果为构建“国内+海外”多元供给体系提供资源支撑,推动中资企业与当地实现“双赢”,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统一。立足新起点,中煤总局中化局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职责使命,锚定钾盐资源保障与产业转型升级核心目标,持续推动钾盐勘查开发向智能化、绿色化进阶,打造地勘行业“战略资源保障”标杆,以技术突破与模式创新赋能行业转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能源资源安全注入持久动力。...
  • 17
    / 07
    日前,江苏地研院申报的“一种建筑物渗漏检测设备”、“一种土工无侧限抗压和三轴试验制样装置”、“一种固态废料中含碳气体无氧热解测量装置”等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江苏地研院已有12件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其中2件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外观专利。专利围绕岩土检测、建筑工程、碳排放、固废利用、土壤修复等领域开展的设备革新,为岩土样品测试、工程质量检测、大宗固废利用、土壤生态环境修复等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17
    / 07
    近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国企》杂志承办的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发布了《2025能源产业生态报告》,地质集团两个案例入选“践行‘双碳’目标”优秀案例。本届论坛以“面向‘十五五’,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旨在汇聚政产学研各方力量,共谋能源转型之路。地质集团两个案例分别围绕青海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五阳煤矿控制采空塌陷工程展开,展示了中央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取得的成效...
  • 17
    / 07
    近日,地调院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在宁夏银川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并举行“地质e站”揭牌仪式。此次“地质e站”的揭牌与合作协议的成功签订,标志着双方在产学研深度合作上进入新阶段。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在地质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科技攻关、成果提升转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共赢,共同推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地质力量!...
  • 17
    / 07
    为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智能化防灾水平,青海中煤聚焦复杂环境下地灾监测预警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近日举办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专题培训与技术交流活动。此次培训特邀煤航捷达测控公司技术专家张文跃、赵瑞奇授课,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组织三级单位40余名技术骨干参培。张文跃聚焦复杂环境监测挑战,系统阐述构建“天空地深一体化数据融合预警模型”及强化算力支撑的创新方案;赵瑞奇深入解析AI技术在地灾预警中的应用发展,重点介绍预警模型从传统阈值向多模态大模型演进的实践路径。次日,青海中煤水工环院与煤航捷达测控公司技术团队开展技术交流座谈,双方结合陕青两地地灾监测实际,围绕监测瓶颈突破及预警精度提升等展开深入研讨,共探预警阈值的优化路径及监测数据分析能力提升举措。青海中煤党委副书记、局长、总经理李忠军全程参与,强调要深化技术合作、推动专业技术向智能化、精准化跃升。下一步,青海中煤将持续强化人才与技术支撑,夯实防灾根基,为全面提升地灾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区域安全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16
    / 07
    近日,第三大队赣北测绘院承担的九江市柴桑区2025年度林草湿荒调查监测样地调查项目圆满完成。经九江市林业局确认,该院是全市率先完成本年度林草湿荒样地调查工作的技术单位,数据均已通过市级质量检查验收。该项目严格依据国家技术方案实施,主要承担两项核心工作内容:一是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与图斑监测,系统获取区域内林地、草地、湿地及荒漠化土地的类型、数量、分布及变化信息。二是通过标准化样地调查,精准采集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资源总量、质量及结构等关键参数数据。项目组在柴桑区范围内共完成7个标准样地的调查工作,数据验收合格率达到100%。项目的完成,为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为九江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