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01
    / 04
    3月30日,江西省地质局2022年工作会在南昌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总结2021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2年工作。局党组书记宋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陈祥云作工作报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一华主持会议。会议现场会议现场会议现场分会场会议指出,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江西地质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我省地质系统原四个地勘局整合组建江西省地质局,揭开了江西地质事业发展新篇章。一年来,我局按照“四六六三”发展思路,抓改革、促发展,强管理、促创新,重民生、促和谐,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地质找矿取得重要突破、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发展内生动能持续增强、对外交流合作持续深化、管理效能持续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会议强调,江西是地质资源大省、生态强省、地质队伍大省,地质工作应树立“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奋斗目标,紧扣“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主线,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矿产资源保障、生态文明支撑、专业综合服务等方面主动作为,努力提升地质工作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用实力、实干和实绩展示忠诚、诠释奉献、体现坚韧、成就卓越,努力在铭刻着“七朵金花”的江西地质功勋册上,续写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历史荣光。会议要求,2022年,全局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牢牢把握省委“稳住、进好、调优”的要求,按照局“四六六三”发展思路,从“坚持公益立局,着力开创公益地质服务新局面;坚持找矿开矿,着力构建资源保障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坚持统筹协调,着力探索建立事企协同发展新机制;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开放合作,着力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发展提质,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管理增效,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持民生为本,着力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忠心向党,着力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等九个方面统筹推进,以担当实干“稳住”地质工作和职工队伍,以全面创新“进好”战略保障和技术服务能力,以深化改革“调优”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全面提升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地质事业发展新格局,携手书写江西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华章。会议强调,2022年是我局改革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各项任务繁重,肩负责任重大,必须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必须全身心投入、以忘我的精神状态推动江西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四个始终”,思想统一才能步调一致。一是始终抓好政治建设。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永葆政治本色。二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单位实际,找准问题,逐个解决,整改提高。三是始终勇于攻坚克难。有意志、有胸怀、有格局、有担当,有把老大难问题彻底解决好的志气和锐气。四是始终传承江西地质精神。切实把江西地质精神贯彻成效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重点抓实六项工作,担当实干才能成就事业。要坚持政治引领,在知信行统一中捍卫“两个确立”。要着力推进改革,在有力有序改革中实现功能重塑。要强化公益属性,在彰显事业职能中展现地质担当。要“作示范 勇争先”,在打造模范机关中争创一流业绩。要以人民为中心,在办好民生实事中彰显为民情怀。要加强党的建设,在强化责任落实中净化政治生态。——正确处理六种关系,守正创新才能行稳致远。一要明确工作重心,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的步子要稳、预案要有;发展的步子要快、质量要高。二要理清发展思路,处理好贯彻与落实的关系。结合实际,确保贯彻成效落到实处、符合单位现状、契合客观实际,见人、见事、见成效。三要体现各自特色,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单位要提升专业技能,保持专业特色,主攻一两个有规模、有条件、有优势的专业方向,做到职能上有所区分、特色上有所体现。四要科学精准考核,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的关系。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工作制度,力求科学、精准、有效。五要提升党建水平,处理好引领与融入的关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理论武装,加强责任落实。六要真心为民服务,处理好量力与尽力的关系。要有为民情怀,决策部署要兼顾整体,符合规定。——坚决杜绝三类倾向,风清气正才能凝心聚力。坚决摈弃向钱看、向上要的思想。各单位要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廉洁奉公。坚决摈弃“躺平”“躺赢”的心态。用好考核指挥棒,精准考核、综合评价,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不能让担当有为的干部吃亏。坚决摈弃不担当、不作为的作风。让舒舒服服当干部不可能、稀稀糊糊当干部不允许、磨磨唧唧当干部不放过。会议号召,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忠诚、奉献、坚韧、卓越”江西地质精神的持续激励下,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再创佳绩,不断推动江西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精彩华章贡献地质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局领导,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驻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局机关各处室、地质工会、团工委、巡察办、专家委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局党组巡察组、局专家委其他成员在分会场参加。(局宣传处 刘媛)...
  • 01
    / 04
    近日,江西中煤建设集团华东公司《可移动桥梁吊篮系统》《桥梁检修作业平台》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两项实用新型分别针对江西中煤建设集团华东公司承建的射阳县合海线工程施工SY-HHX-SG1标段、温州市生态园环山北路(生态园段)市政道路工程的桥梁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展开技术攻关。《可移动桥梁吊篮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有效解决了不同高度、不同空间的桥梁检修问题。《桥梁检修作业平台》实用新型专利的运用实现了桥梁底部高效、大范围的检测作业,有效解决了桥梁检修困难、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此次新型专利的授予,标志着江西中煤在桥梁施工及检修技术等领域实现又一次突破和创新。(江西中煤 李齐波)...
  • 30
    / 03
    为积极推进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所属单位开拓煤田(煤矿)灭火市场,补齐资质短板,自2021年5月开始,总局开展了煤田(煤矿)灭火资质申报工作。经过8个月的反复沟通和协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将总局及所属单位纳入灭火能力评价范围。经评审材料初审,专家会审质询、技术经验交流、考察施工现场、检验治理成果等环节,由全国煤田(煤矿)灭火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对评审单位进行了综合考核打分。最终,青海公司、一局集团、水文局集团、地质集团、煤航集团5家单位顺利通过了煤田(煤矿)灭火工程勘查、设计和施工能力评价,一局集团勘查院、水文局集团二队、地质集团大地高科3家单位顺利通过了煤炭地质钻探(含灭火施工)专业能力甲级评价。灭火资质的取得,对发挥总局系统性和整体性技术、人才、装备优势,为全国煤田(煤矿)灭火工程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总局将根据煤田(煤矿)灭火市场需求,加强资质管理,提升业务协同,引领标准制定,引导煤田(煤矿)灭火市场有序发展。...
  • 30
    / 03
    近日,中煤玮坤(北京)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审核评估,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对企业在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成长性指标和人才结构等进行的综合评估和认定。中煤玮坤最终获此认定,是其研发实力、科技创新成果等多方面得到充分认可的实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中煤玮坤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参与中国绿色工业环境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发展成为国内环保领域的领军企业,为祖国的绿水青山事业作出贡献。...
  • 30
    / 03
    3月25日,中煤航测遥感集团北斗科技公司“中煤领航导航定位平台”和遥感信息公司“西部典型地貌区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两项成果通过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成果评价。评价会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增宁主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务副局长)吴军虎,集团首席专家组组长李建波出席评价会。会议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与会评审专家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了相关文档,经质询和讨论,形成了评价意见,一致认为两项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通过科技成果评价。“中煤领航导航定位平台”项目依托专用智能终端,运用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对驾驶员及运输车辆在运营中的状态进行全方位监控,建立了以大数据研判算法为基础的人、车违法报警信息的智能学习分析系统,增强了安全管控能力,已经成功在甘肃、安徽、陕西,贵州,黑龙江等省进行运营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西部典型地貌区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围绕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恶劣、各类地质灾害频发且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等地质灾害调查技术痛点问题,提出了多样化、立体化、全方位的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技术体系,并建立了普适性的地质灾害遥感样本库,进行了滑坡地质灾害遥感自动识别算法研究,项目技术成果已在自然资源部、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多家政府机构开展的地质灾害调查领域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和示范效果。集团科技质量部主任吕军超和评价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会议。...
  • 26
    / 03
         3月22日,中煤地生态环境科技公司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列入最新一期“科改示范企业”名单。2021年11月,公司完成了董事会建设,以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聘用了经理层成员并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关键岗位及项目管理人员中建立了中长期激励机制,大幅提高企业原生动力;激发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提升市场竞争力,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较上年均实现大幅增长。    中煤地生态环境科技公司将以入选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为契机,继续以总局“11463”总体发展战略为指导,持续聚焦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科技型企业改革,为把公司打造成为技术领先、管理先进、行业一流的上市公司而不懈奋斗,为把总局打造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地质与生态文明建设集团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和更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任世轩供稿)...
  • 26
    / 03
    日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2022年“揭榜挂帅”科研项目名单揭晓,由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究院主持申报的“矿山固废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应用”项目成功获总局批准立项。该项目由我院联合勘查研究总院、中煤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江苏煤炭地质二队等多家具有丰富固废资源化利用工程现场经验的技术团队,集合优势资源,全方位部署,组成专家团队进行揭榜。项目紧扣“矿山固废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主题,以材料研发为核心,重点突出绿色、无害化、低成本、高性能矿山固废基系列功能材料的研发,以煤矸石、尾矿、粉煤灰等矿山固废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矿山固废基础材料单一、缺乏技术集成可推广使用的工程示范的现状,利用地质聚合物注浆材料(KEP新材料),解决功能材料在应用过程的技术支撑和地质保障,达到形成可推广的采动空间处废、增载、治灾一体化的技术模式。总局采取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是完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体系,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充分调动总局系统优质创新资源的一次探索与实践。我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夯实科研基础,拓展科研思路,创新科研方向,联合多方力量,积极组织开展项目研究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为总局“三个地球”建设增强新动能,为我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26
    / 03
    近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获得总局“2021年度专利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称号。专利技术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程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是总院科技平台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总院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建设,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截至目前为止,总院共授权专利119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94项);申请受理专利227项(其中发明专利114项,实用新型专利11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82项。2021年全年专利受理量较2020年增长了189%(其中发明专利受理量增长了159%),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了86%,软件著作权获得量增长了66%。未来,总院将继续贯彻“1366”发展战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巩固和提升核心技术优势,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者:左卿伶)...
  • 26
    / 03
    日前,中国安全产业协会发布《建设工程项目复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团体标准公告》,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所属中煤建工、湖北局集团牵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北京城建、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大型施工企业及科研院所联合起草的《建设工程项目复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团体标准于2022年3月21日正式发布,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在总局科技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复工复产安全风险评估研究》(项目编号:ZMKJ-2020-J10-2)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复工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于2021年11月15日被中国安全产业协会正式批准立项。标准的发布是总局在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上取得的又一硕果,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要,完善建设工程领域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体系,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市场支撑。...
  • 21
    / 03
    3月14日,中煤水文局集团有限公司水文一队编制的《潘二矿西二A组煤采区12023、12013工作面底板灰岩水害地面区域探查治理工程竣工报告》,顺利通过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业分公司组织的专家评审。     该项目是水文一队承接的单工作面探查治理工程项目,工程治理面积0.28Km²,共设计4 个主孔,33个分支,最终完成钻探工程量14707.10m,注浆量77401.07m²,压水试验47次,工程的顺利实施可解放煤炭储量330万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可观。     该项目施工目的层距离巷道的水平距离较近,对注浆精度和项目的沟通管理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水文一队重点研究技术要求,不断优化创新施工工艺,将地面水平定向钻探技术     与高压注浆技术有机结合,以探查A组煤底板至石炭系C32灰岩地层垂向导水构造和高压注浆对揭露的垂向构造进行精准注浆封堵为主要目的,顺利地完成了设计的目的任务,保障了采掘工作面绿色安全生产。     报告顺利通过评审体现了水文一队防治水技术的实力,获得了甲方的一致好评,为后续的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谭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