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4
    / 12
    12月22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了《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集团公司联合中煤(安徽)地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煤湖北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申报的《高寒高海拔地区露天矿山植被重建技术》成功入选。此项技术构建了以冻土环境保育和改良为核心的寒区生态工程从施工到运营全过程寿命周期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破解了寒区工程由传统岩土工程向绿色工程提质转型技术难题。同时建立的高寒高海拔植被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监测与调控的管理系统,突破了高寒高海拔冻土生态脆弱区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多元协调技术瓶颈,为高寒区生态环保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推广工作由国家生态环境部委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每组织每年开展一次,旨在通过科学、实用、先进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先进技术推选,推进国家碧水、蓝天、净土工程的实施。本次入选,是集团坚持“地质立本、科技赋能”发展理念,扛主责抓主业,深耕地质产业,持续提升产业链价值创造力,强化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成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湖北局“三次创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本次入选是湖北局集团首次入选,也是目前总局系统唯一一家入选的单位。...
  • 22
    / 12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畅通经济大循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二三一有限公司作为驻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坚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立足自身专业优势,加快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得尔布煤田煤层气项目建设,以技术“含新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为加快推动地方经济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得尔布煤田位于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为海拉尔盆地群大型整装的长焰煤盆地。2016年,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二三一有限公司通过认真分析、综合研判,在已有煤炭勘查成果基础上向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递交了《内蒙古自治区得尔布煤田煤层气资源调查评价及验证立项申请》,项目于2018年出库。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与技术革新,2022年11月12日,通过对二期施工的2口煤层气井采取大规模压裂和排采施工技术,与一期施工的1口煤层气井同时排采,形成有效的井间干扰和区域降压,为排采提高单井及井组产气量做好有效支撑。本次的压裂施工是内蒙古自治区地勘基金项目首次实现大规模体积压裂和首次在严寒季节下施工。压裂施工过程中对煤储层进行有效改造,各工艺有序衔接、紧密配合,达到预期目标。据资料分析,得尔布煤田有效含煤面积为49.57平方公里,剔除220米风氧化带范围,保守计算得尔布煤层气资源量近25亿立方米。得尔布煤层气项目一期项目总预算564万元,项目周期为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施工完成煤层气生产试验井1口,煤层气成分中甲烷组分最高达97%。经过7个月的试排采,得出该井最高日产气量1156.8立方米,稳定日产气量400立方米以上。二期项目总预算1760.00万元,周期为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项目共实施煤层气井5口,钻井野外施工分两个年度实施。煤层气成分中甲烷组分达到92.84%,探井样品吨煤含气量达4.459立方米,高于项目一期取得的成果。该项目作为自治区财政投资第一批排采成功点火的清洁能源项目,取全取准了各项排采基本参数,为后期区块评价和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据了解,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二三一有限公司是集地质勘查与资源开发一体化的国有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煤、煤层气及其他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勘探;水文地质勘查项目;地球物理勘查、勘探;地质测绘及工程地质勘查等工作。具备测绘、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钻井专业技术等级等资质证书,并已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管理体系认证。通过60余年的辛勤耕耘,几代勘探人的前赴后继,二三一公司先后在呼伦贝尔市境内的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鄂温克旗等地进行煤田、铀矿、煤层气及多金属勘查工作,向国家提交了近百件地质报告,查明煤炭资源储量超过600亿吨,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地方煤炭工业的发展及能源基地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记者:艾雯 胡瀛)...
  • 20
    / 12
    12月19日,勘研总院成功中标“潞安化工五阳煤矿控制采空塌陷可行性研究”项目。勘研总院发挥技术优势,技术团队深耕市场,得到客户充分认可,再次中标五阳煤矿控制采空塌陷项目可行性研究,为业主单位提供绿色矿山开采整体规划建议,这也是连续第三次中标五阳煤矿同类项目。据悉,勘研总院2022年在山西长治地区已中标项目6项,总金额超亿元。...
  • 20
    / 12
    近日,湖北局中煤紫光湖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潜江市城南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中标金额6000余万元。项目地点位于潜江市城南河边,建设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尾水提升管网工程。包含输水管线、潜污泵、阀门井、流量计等及其配套的设备设施,提升管线沿城南河内堤铺设走向,总长约7000m。二是湿地系统工程。包含进水泵房、多级生态塘、潜流湿地、多级表流湿地、防倒灌闸门井、湿地维护道路、景观及配套等内容。三是拖船埠自然生态湿地工程。主要为千余米生态护坡和4500m³水渠清淤。该项目将采用人工潜流湿地技术进行水质净化和生态环境修复,将城南河水环境逐步改善,最终实现城南河流域“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系统。...
  • 20
    / 12
    近日,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印发文件,命名2022年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煤航集团“赵淑媛劳模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赵淑媛创新工作室”硬件设施完善、工作制度健全、人员结构合理、创新效果显著,带动职工创新工作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两年来,工作室承担并完成生产项目200余项;承担科研项目2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公司自立项目21项;获得科研奖励5项;申请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8项;发表学术论文51篇;举办培训、论坛、活动等100余项。研发的E鸟智能巡检管理系统等成果应用于多个生产项目,在国家管网、中石油、中石化及多个省级天然气公司中得到成功推广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悉,此次申报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经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组织专家评审,评审结果在陕西省总工会网站公示无异议,经会议命名 15 个 2022 年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并给予每个创新工作室一次性以奖代补资金3万元,用于创新工作室建设。...
  • 14
    / 12
    近日,经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专家评审组层层严格评选,物测队长江勘测公司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优秀单位”、2022年度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创新“团队一等奖”两项殊荣!一直以来,该队长江勘测公司狠抓检测质量,主动提升检测服务精细化管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在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在市场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服务产品和科技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4项;通过参编《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污染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标准》《地基基础孔内成像检测标准》不断刷新在行业内的认可度。近年来,该队长江勘测公司先后承担了大型工业和民用建筑以及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地基基础检测项目近万项。检测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长期以来积累的人才、技术、装备优势,扬物探工艺之长,集地质工作经验之成,积极参与地基基础检测市场竞争。秉承“精心施工、科学管理、质量第一”的服务理念,高标准、严要求从事检测工作,以精湛的技术水平、优质的检测业绩和完善的服务理念,向业主方提供满意的技术成果和后期服务,在地基基础检测市场具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度和知名度。荣誉是肯定也是动力。未来,物测队将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提升科技创新力度,持续聚焦主业转型升级,在做精做优传统桩基检测业务基础上开辟新发展赛道,不断向房屋安全鉴定、公路、水运、桥梁、材料等检测领域探索,努力扩展检测参数,扩大检测业务范围,提高核心竞争优势,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优质高效的检测服务。...
  • 11
    / 12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公布农业农村领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名单,由中煤航测遥感集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成立的陕西省农业信息智能感知与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位列其中。该中心由中煤航测遥感集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共建,以推进陕西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数字化与生产过程管理智能化为研究目标,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前沿科研成果,推进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智慧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煤航测遥感集团精耕智慧农业领域,先后承担完成了农情监测、智慧农业等一系列相关项目。该中心的建立将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集团遥感技术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下一步,集团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不断提升集团智慧农业领域核心技术竞争力,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11
    / 12
    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以实干实绩检验学习贯彻成效,进入四季度以来,湖北局勘查院聚焦主业,近日成功中标“大柴旦行委滩间山南历史遗留煤矿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项目位于青海省大柴旦行委鱼卡站西北部37km处的滩间山南历史遗留煤矿山,平均海拔3400m以上,属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由于历史开采,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地形条件与地貌特征,造成了山体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等现象,而且增大了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将遵循“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兼顾效益、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运用危岩清理+开挖回填+渣堆清理+拦挡措施等手段对矿区进行整治,及时治理受损的生态环境,彻底消除矿区内的地质灾害,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消除减轻大柴旦地区地质灾害隐患,保障项目治理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修复已损毁的土地资源,提升历史遗留矿山与周边地形地貌景观的和谐度,同时为勘查院持续向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矿山土地复垦、水土污染治理、采煤沉陷区治理等方向推进,努力拓宽发展领域,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 11
    / 12
    近日,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荣获2022年中国地质学会首批“地质工作诚信单位”。提交的“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多要素综合调查报告”和“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三号煤矿十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报告”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二十届优质报告一等奖和二等奖;“山西锦兴能源有限公司肖家洼煤矿二采区南翼地面三维地震勘探报告”获河北省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工程奖金奖。荣誉的获得,进一步体现了物测队扎根地勘主业、深耕不辍,不断提升专业技术实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物测队始终坚持以国家能源政策和发展战略为导向,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坚持主责主业毫不动摇。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拓宽服务领域,由专业化煤田地质向综合性“大地质”转型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专业服务。筑好“高楼”,尤重打牢“地基”。物测队以煤炭资源勘查为重点,在地质找矿方面,坚持多年深耕不辍,先后承担过煤炭普查、详查等地勘基金类项目30多个。先后在河北省开平煤田、车轴山煤田、大城煤田及广宗勘查区等赋煤区获得煤炭资源量上百亿吨。曾多次在自然资源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河北省煤炭工业行业协会中获得勘查成果嘉奖。其中:“河北省大城煤田大城勘查区煤炭详查”项目勘查面积460.39km2,查明-1500m以浅煤炭总资源量约55亿吨,是华北地区潜力巨大的煤炭资源赋存区;“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区煤炭普查”项目勘查面积394.11km2,查明-1500m以浅煤炭总资源量4亿多吨。两项成果获得自然资源部“2011年—2020年我国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优秀找矿成果”。地质找矿,科技先行。物测队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成为河北省科学技术厅院士合作重点单位,建立了邢台市地球物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在院士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聚焦物探应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科技问题,开展的“地震多属性反演技术预测煤层顶、底板砂岩层富水性研究与预测”从地震角度尝试解决煤矿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顶底板稳定性、富水性问题;开展的“微幅构造精确成像及煤层含水性预测研究”及“冀中矿区上组煤采空区精准成像及含水性综合判识的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冀中矿区的微幅构造精准地震成像技术和含水性判定的地震预测技术;开展的“巨鹿凹陷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储层预测地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中,采用拟三维、岩性滤波技术区分煤层灰岩泥岩砂岩,经河北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中心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来源于:中国地勘行业网...
  • 06
    / 12
    日前,勘探三队在江苏淮安实施的一组盐卤生产U型井点对点对接成功。这是该队自2003年在江苏金坛成功实施第1组盐卤对接井以来,成功实施的第80组盐卤对接井,再一次为盐企采卤打开通道。在开采盐岩过程中,水平对接井具有产量大、投产快、开采成本低、开采周期长等优点以及降低修井次数、提高生产效益、实现安全生产、提升矿石回采率等特点,广受盐企欢迎。勘探三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华东、华北、西北等10多个省市开展盐卤对接井施工业务,累计完成的80组盐卤对接井,助力盐企实现年产盐2500余万吨。定向钻井和点对点精准对接技术是成功实施盐卤水平对接井工程的关键技术。勘探三队在施工中攻克了对接井二次造斜、开窗侧向钻进、超长水平距离绕障定向施工等多项定向钻井技术难题,凭借过硬的定向钻井和点对点精准对接技术,在80组对接井施工中,对接成功率达到了100%。2009年在重庆万州“203井”对接井施工中,在地下3601米深处,采用井身绕障技术,成功绕过两口报废的盐井空腔实现对接,为盐企恢复采卤打开新的通道。近年来,勘探三队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定向钻井和点对点精准对接技术优势,积极向施工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的煤层气、地热水平对接井施工领域拓展。在陕西黄陵地热对接井施工中,一举打破全国U型水平对接井深度最深(3155米)、水平段长度最长(825米)、温度最高(121℃)、换热段最长(2000米)等多项纪录,打响江苏局三队对接井施工技术品牌。文稿:陈辉  李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