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05
    / 03
    近日,中化局明达海洋公司成功中标龙岩市永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超4亿元。该项目为明达海洋公司近年来中标金额最大的矿山生态修复类项目,覆盖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坎市镇、培丰镇等6个乡镇,计划完成整体修复废弃矿山53处,修复面积1177.94公顷,消除地质环境隐患点197个,治理边坡116.38公顷,恢复植被197.38公顷,改造提升植被784.79公顷,盘活利用土地面积285.66公顷;流域生态综合治理3处,两岸绿化区面积43.4亩,构建生态护岸2395米,河道清淤清障29587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当地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为当地绿色发展增添动能。...
  • 05
    / 03
    日前,水文局三队成功承揽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2022至2023年度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勘察、设计、施工(EPC)总承包项目,合同金额超亿元。该项目是水文局三队继施工贵州凯里市鱼洞河、金竹冲等项目之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贵州省开发的又一EPC项目。项目建设规模约3100余亩,新增水田约2200余亩,为平坝区主要粮食产地,将通过对该区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而满足农作物高产栽培、节能节水、机械化作业等现代化山地农业生产要求,提高项目区的耕作效率,增加当地农民的收益。...
  • 22
    / 02
    2月21日上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与中盐集团在总局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推动务实合作。总局党委书记、副局长贾春曲,中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强出席会议并讲话。总局党委副书记、局长马刚和中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于腾群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肖祥立,党委委员、副局长徐小连;中盐集团党委副书记、中盐盐穴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敦忆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汤念楚出席签约仪式。贾春曲首先对李耀强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代表总局对中盐集团长期以来给予总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对中盐集团近年来在改革发展等各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他表示,中盐集团一直都是总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合作历史悠久,交流沟通持续深化,合作基础不断夯实,合作项目落地见效,为总局践行“地质报国”初心、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为总局优化产业布局、延伸地质产业链提供了有力支持。此次签约是双方合作的里程碑和互利共赢的新起点,双方将进一步提升合作层级,拓展合作领域,落地重点项目,努力打造精品示范工程,共同为保障国家能源与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耀强代表中盐集团对总局多年以来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中盐集团的历史沿革、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及以盐为主的“1+3”产业格局。他表示,双方同属国资央企,彼此相互信任、以诚相待、互帮互助,在多年的合作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了丰硕合作成果。坚信双方未来合作领域更加广阔,真诚希望总局一如既往地在盐岩勘探开发、岩穴综合利用、地质灾害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为中盐集团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推动双方高质量发展。会前,李耀强一行参观了总局智慧展厅。中盐集团办公室(党办)、投资发展部负责人,总局经营管理部、办公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签约仪式。...
  • 22
    / 02
          近日,由勘研总院联合黑龙江自然资源调查院、黑龙江龙煤地质勘探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编制的国家能源行业标准《煤炭地质勘查可行性评价规范》(NB/T11111-2023)由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告发布。该标准规定了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可行性评价的目的任务、基本原则、基本要求、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成果的编写要求。该标准主要适用于煤炭普查、详查和勘探阶段的可行性评价,可作为地质报告、资源储量报告、可行性评价报告编制、评审、验收的依据,也可作为矿业权出让、转让、矿产勘查开发投融资、矿区规划和煤矿设计论证的参考依据。...
  • 21
    / 02
    2月10日,应急管理部召开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工作经验,部署2023年国家专业队建设重点工作。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矿山安监局黑龙江局、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矿山救援东源队、危化救援中原油田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新兴际华队等6个单位作交流发言,福建省应急管理厅、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矿山救援芙蓉队、矿山救援铜川队、矿山救援大地特勘队、危化救援长庆油田队、隧道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油气管道救援廊坊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勘测队等9个单位做书面交流。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我们将陆续刊发15个单位的经验交流材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创新机制科技赋能 强化战备全面提升矿山钻探应急救援能力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是依托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以下简称地质总局)成立的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担负全国重特大、复杂矿山事故地面钻探应急救援任务。2022年,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以下简称应急救援中心)指导下,大地特勘队利用多年积累的钻探救援技术优势和成功经验,积极开展国投大口径定向钻机托管工作,创新大型装备管理使用机制,加强先进装备研发列装应用,强化全时段应急备战,为全面提升我国矿山钻探应急救援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一、积极托管救援钻机,提升钻探救援力量一是开创钻机托管工作新局面。针对部分国家矿山救援队大口径钻机使用率不高、设备操作不熟练、维护保养困难等问题。2021年9月,应急救援中心与地质总局就提升钻探救援能力进行了座谈研讨,决定依托地质总局钻探力量,以大地特勘队为基础,整合国家矿山救援队伍钻探救援设备,组建全国矿山钻探救援队伍,承担全国钻探救援任务。二是周密制定钻机托管实施方案。2022年初,应急救援中心会同地质总局组成工作专班,制定了大口径定向钻机托管实施方案,利用国家投资配备的定向钻机,依托地质总局以大地特勘队为基础建设1支直属中队(机动力量)和6支区域钻探救援分队,形成全国性矿山钻探救援力量。三是精心组织推进托管工作。本着同步推进、先易后难、重点突破的原则,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应急救援中心组织地质总局和大口径钻机所属单位,围绕托管工作内容及各方责任进行协商,完成了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等4支队伍钻机托管协议签署。钻机交接后,维修工作有序开展,近期将开展剩余2台钻机托管工作。完全托管后,大地特勘队将联合地质总局其他钻探队伍,建立东北、西南、西北、中南、华东、新疆等6支区域钻探救援分队,建立平时为矿山安全开采提供地质保障、战时开展钻探救援的“平战结合”机制,全面提升大口径定向钻机应用效能和钻探救援保障能力。二、强化科技创新,提高科学救援水平一是狠抓技术创新,提升科学救援水平。近年来,大地特勘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10余项科研任务,获得80余项钻探救援专利授权,构建了涵盖5大关键技术和12项工艺的钻探救援技术体系。在山东栖霞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等事故救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圆满完成新疆昌吉州丰源煤矿“4·10”重大透水事故、“8·14”柴达尔煤矿泥浆崩塌事故等钻孔救援任务。二是加强装备研发,推动钻探救援装备革新。充分发挥救援队实践优势,联合高校成功申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先进技术装备——矿山(隧道)精准生命探测仪的揭榜攻关项目。与国内钻机制造商联合研制的国内首台应急救援模块式钻机(CMD50L型钻机),有效克服了救援现场地势起伏较大、运输不便等问题,大大提高了钻进效率及安全性能。三是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强化救援标准建设。加强实战经验总结,与地质总局安全与应急研究院联合开展钻探救援技术研究,编制了《矿山救援钻探施工技术指南》和《钻探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指导手册》,促进救援施工和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三、保持枕戈待旦,做到闻令而动高效救援一是注重应急演练。着眼实战需要,苦练精兵,注重实战训练、科学训练。针对救援中可能用到的特殊钻井工艺,开展矿山灾害事故实训演练,开展大口径救生孔、小口径生命保障孔快速成孔应急演练。参加“应急使命·2022”抗震救灾演习,进一步实践并总结高原高寒地区钻探救援新战法、新技术。二是注重平战结合。结合矿山安全开采需求,提供煤矿瓦斯防治、水害区域探查治理等技术服务,将钻探救援技术装备和人员以演练的形式应用到矿山灾害预防工程施工中,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坚强的地质保障,锻炼队伍实战能力,确保设备和人员时刻处于备战状态。三是注重高效遂行救援。根据不同事故对专家、钻探人员和设备的需求,分类制定行动预案,有针对性派出救援力量,做到闻令而动、快速集结,保证在最短时间抵达救援现场,投入救援工作。2022年6月,派专家参与贵州金沙县腾龙煤矿“6·19”水害事故救援,对事故矿井周边5个矿井进行安全排查评估,提出整改意见,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12月,派专家参与新疆西部黄金伊犁有限责任公司“12·24”塌陷事故救援,制定钻探救援方案,指导现场钻探队伍采用定向钻进工艺探查各工作面生存空间和生命信息,为井下搜救提供技术保障。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实干家的舞台。大地特勘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应急管理部领导下,按照国家应急救援中心的要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配合地质总局完成钻机托管工作,建强全国矿山钻探应急救援力量;同时,以政治建队为统领,统筹抓好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加强技术创新、先进适用装备配备,全面提升矿山钻探应急救援能力,为促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 07
    / 02
    “轰隆隆……”江西省宜丰县石家里矿区山腰上的钻机发出轰鸣,机械与山石的碰撞打破了山林的寂静。2022年9月底至今,宜丰县石家里矿区东段陶瓷土(含锂)矿勘探项目组一直在这个山高林密、重峦叠嶂的山沟里奋战,这座大矿开始露出真容。再为“锂”来2021年,江西省地质局宜春地区含锂瓷石矿整装勘查项目全面展开。在石家里矿区西段,第五地质大队在项目80天的大决战里,共完成钻孔83个,钻探工作量近19000米,采集劈芯样9000余件,项目立项设计、野外验收、报告评审均获得优秀,实现了地质找矿和技术提升的“双丰收”。在矿区东段,项目部设立在宜丰县同安乡。从同安乡到工作区,是一段绵延不绝的山路,路程约15公里,前前后后需要翻越大大小小数十道山梁。前2公里是村村通乡间水泥路段,尚可以会车、错车;路程的后13公里则是仅容一车单向通行的“绝壁道路”,一侧是修路形成的岩壁,一侧是百十米深的悬崖。交通不便、地势险峻,使得本次勘查工作显得更加艰难。项目进场前期,为摸清钻孔周边地形情况,更好地推进便道选线工作,钻探院副院长邓加平带领项目人员进山出山,进行了多次实地踏勘。他们早上七点进山开展工作,午饭胡乱吃两口干粮,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在天黑透之前才拖着疲惫的身躯下山,连续几个月没有一个休息日。烈日下是他们被汗水浸湿的脊背,泥泞中是他们努力前行的脚印。修路,放点……一天下来,脚肿了、腿肿了、膝盖也肿了。但他们顾不上这些,晚上还要认真整理资料,鼠标键盘聊作乐声,灯火通明常常过夜半。他们用极短的时间就在“坡陡伴急弯,铁骑绕羊肠”的山林间,打通了一条植被破坏小、环境污染少的勘查小路。一台台英格尔全液压钻机陆续安全有序到达指定地点,为后续地质组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锂”想“加速度”中秋、国庆、元旦,当大部分人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时,石家里东段项目组成员却一直处于紧张的工作中。假期里他们只能通过电话、微信问候亲人,年幼的孩子只得继续留给父母代为照顾。因为项目工期紧张,项目技术负责人熊凯将原定的婚期一拖再拖。他们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忠诚 奉献 坚韧 卓越”的江西地质精神。“越是艰难越向前。要想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情况下做好项目,实现石家里矿区的找矿突破目标,就必须在项目管理上闯出一条新路。”项目负责人刘星星说道。自项目启动以来,项目组推行“一日一汇总、一日一分析”工作制度,每晚结合当天工作情况,及时讨论确定第二天工作安排。当夜色渐浓、万家灯火渐暗时,石家里项目部却依旧灯火通明。项目稳步推进的背后,是项目组全体成员“5+2”“白加黑”的努力奋战,是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战斗冲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项目组正在进行着一场与时间的无声赛跑。项目组克服前期钻探用水缺乏、中期雨季钻机搬家艰难、后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困难,高频次研究部署、高规格建强机构、高标准专班推进,始终围绕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实现了“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的目标,共完成钻孔施工251个,累计钻探进尺67000余米,采集样品34382件,接连创造单日钻探进尺140米、156米、160米的新纪录。“红色引擎”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在石家里东段项目驻地,墙面上除了项目最新进度表,还张贴着党支部各项任务清单和支部生活制度。“这是为项目建设成立的联合党支部。”石家里矿区联合党支部书记李仁泽介绍说,目前该党支部共有20名党员,平均年龄33岁。有了党组织,项目就有了“主心骨”。自成立以来,石家里矿区联合党支部全面推行“三上一线”党建项目化工作法,即“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阵地上、党员冲在火线上,堡垒筑牢在一线、党群联结在一线、服务攻坚在一线”,有力推进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互促互进、同频共赢。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党员主动挑起大梁。项目中面临的各种难题在党支部会议上讨论,方案实施由党员带头执行。党支部将政治学习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坚持通过政治学习强化思想引领、提振党员士气,激发出项目组为“锂”想前行的澎湃动力。无往不胜,是因为有“魂”;矢志不渝,是因为有“根”。经过3个多月的鏖战,石家里东段项目完成了常规需要2~3年才能完成的地质勘查工作量。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凝心聚力、积优成势,成为推动项目建设的“红色引擎”,真正让党建工作成为项目建设的“助推器”和“润滑剂”,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统一、同向发力的生动局面。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第五大队地质人聚焦主责主业,践行初心使命,激扬“锂”想,不负韶华,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闪光业绩。...
  • 06
    / 02
    近日,国内首部境外资源环境专题地图集——《“一带一路”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在煤航地图制印公司签样付印。该图集共设4个章节,分别对丝绸之路、南亚地区、南亚国家及中巴、孟中印缅、中尼印等三条经济走廊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灾害特征、社会经济要素、节点城市特征等内容进行了地图表述,填补了境外资源环境专题地图文献的空白,将为中国—南亚多边合作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并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解读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 06
    / 02
    1月28日,新春开工第一天,中煤江南勘测公司中标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基地物流项目(二期)地质勘察工程项目,喜迎开门红。截至目前,勘测公司累计承接项目金额达8000万元,迎来了2023年强势开局,吹响了新年冲锋号角。...
  • 06
    / 02
    近日,由江苏局工勘院提交的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国务院批准的大型综合性展会。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区位于徐州市伊庄镇,占地面积约2861.2亩,地貎以山地、林地及水域为主。工勘院克服了园区面积大、拐点多、高差悬殊及地质条件复杂等不利因素,奋战三个月,圆满完成了博览会园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为土地安全利用及博览会顺利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
  • 11
    / 01
    1月9日下午,浙江煤炭地质局(中煤浙江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局长(董事长)田招龙一行到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座谈调研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署仪式。浙江局(中煤浙江)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总经理)李非,党委委员、副局长(副总经理)陈必权,浙江工业大学资产经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傅冠平,浙工大工程设计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应义淼,党总支副书记、总裁章雪峰出席签约。座谈会上,傅冠平对田招龙一行来访表达了诚挚欢迎,介绍了浙工大及校资产经营公司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和经营概况。应义淼介绍了浙工大工程设计集团的发展历程和业务布局,表示愿同浙江局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智能化应用等领域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推动产业链资源有机整合,实现双方战略发展新跨越。田招龙介绍了浙江局(中煤浙江)的历史沿革、发展情况及重点业务布局,他表示,希望双方基于各自优势打造生态共同体,进行产业数字化赋能与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的智能化生产、管理、应用等方面进行全要素、全方位深度合作,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效力提升、产业链延伸以及行业融合发展。本次战略协议的签订,是双方深化交流、强化合作的一次重大跨越,未来双方作为长期、稳定、优先的战略合作伙伴,将建立各层级长效沟通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互利双赢、协同发展的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浙江局(中煤浙江)规划发展部(乡村振兴部、双碳研究室)主任项谦和,浙煤勘探二队(中煤浙江勘测)党委书记、队长(董事长)王利斌,浙煤物测队(中煤浙江测绘)党委书记、队长(董事长、总经理)严红生;浙工大工程设计集团党总支副书记陈呈频,副总裁郑曙光、马迪,总裁助理李志峰,行政总裁助理姚建强,对外合作部部长郑广胜等参加座谈和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