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0
    / 09
    近日,物测队编制提交的《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石固河以东、溧芜高速以北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报告》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评审会上,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朱兴贤带队的专家组一致认为,本次评估工作目的任务明确、依据充分,采用的措施、方法合理,报告内容丰富、结论准确,为区域内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地质灾害防治依据。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开发区以发展现代化工业为主,开展大量工厂及配套设施建设。为保驾护航后续工程建设,进一步简化区内建设项目评估程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开发区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工作,并由物测队实施。评估区位于开发区西南侧,覆盖面积6.12平方公里,评估级别为最高级。物测队在分析已有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开展工程地质钻探、实验测试及地质灾害调查等方法,查明了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并对各类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分区评估,针对不同灾害类型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为满足评估区内工程建设用地灾害情况查询需要,物测队将高淳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成果导入查询服务系统,实现区域评估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助力“互联网+”区域地灾评估查询系统建设。区域地灾评估查询系统建成后,区域内一般工程建设土地报批可直接利用区域评估成果。同时,入驻该区域的项目评估变“单个评”为“整体评”,有效解决了投资项目评估评审手续多、时间长、花费多等问题,进一步降本增效,切实将评估成果惠及区内工程建设方,对促进该区域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该项目的圆满完成,标志着物测队在拓展“地质+互联网”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在刷新苏煤物测品牌形象的同时,也为其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竞争力积累了宝贵经验。文稿:韩晓娟...
  • 20
    / 09
    近日,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公布了2022年浙江省分析测试科学技术奖(简称ZJAIA奖)获奖名单,中煤浙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固体废物 污泥发热量的测定 氧弹量热法》“浙江测试”团体标准制定及应用项目荣获三等奖。浙江省分析测试科学技术奖(ZJAIA奖)是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2022年新设立,为了加强我省分析测试领域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推动分析测试技术的进步与成果转化、提升我省分析测试人员创新积极性的奖项。本次荣获三等奖,是社会同行专家对中煤浙江检测科学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目前,该成果已被多家检测机构推广应用,有效填补了行业相关标准空白,有效促进了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中煤浙江检测坚持创新驱动“大方向”, 激活科技引领“源头水”,充分发挥自身检测优势,在新技术新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主动承担环境污染治理社会责任,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地球”积极贡献央企力量。...
  • 19
    / 09
    近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在武汉开幕。作为陕西代表团参展企业之一,煤航中国专题地图创新设计中心受邀携专题地图集产品集中亮相展会。本届展会以“引领设计未来,驱动绿色制造”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300多家企业的优秀工业设计成果,展现了我国工业设计整体风貌与水平。煤航中国专题地图创新设计中心是经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批复的陕西工业设计中心,它的成立是带动煤航专题地图行业应用和地图制印专业的创新发展,促进地图制印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展会上,煤航中国专题地图创新设计中心重点展示了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编印的地质、农业、海洋、生态、灾害、环境等方面的大型专题地图系列产品,包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变迁地图集》为代表的蝴蝶装无缝精装印刷产品、以《深圳市地图集》为代表的精品书刊绿色印刷产品、以“中国专题地图集资源网”为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媒体地图发布与服务产品。创新设计中心将以此次博览会为契机,紧跟时代步伐,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深化工业设计理念,深耕钻研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图产品的创意化、数字化建设,以设计引领产品创新,持续为用户提供最具优势、最具性价比的服务、技术及产品,推动地图编制及出版印刷产业的转型升级。...
  • 19
    / 09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2022年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名单,经企业申请、各地推荐、专家评审和综合审查,共有85家企业入选,中煤地华盛公司名列其中。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技术策源地和加速器。近年来,华盛公司坚持“抓科技就是抓发展”理念,在科技创新上不断提升、突破,加强“三大核心技术”和“576”18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成果转化,科技研发成果丰硕。公司将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平台优势,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据悉,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是目前省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科技创新平台之一,是衡量和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对新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将给予奖励。...
  • 19
    / 09
    近期,江苏省科技厅公布了2022年第四、五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其中江苏地研院及下属中能化矿山公司成功入库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遴选旨在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精准支持和培育力度,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次入库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对江苏地研院在科技创新领域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也为该院科技兴院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19
    / 09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企业命脉,企业要实现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关键。经过两年的科研攻关,由中煤地质总局勘研总院牵头完成的“矿井水深井回灌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和“采动覆岩离层区注浆控制地面沉陷及防灾、处废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于近日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分别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为煤矿绿色安全发展注入了强劲科技动能。“变废为宝”矿井水变身“绿色之水”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井水,由于矿井水的赋存条件特殊,容易受到煤粉、岩粉和有害物质等的污染,是一种典型的矿井废水。 我国吨煤开采约产生2吨矿井水,若不加以重视,大量矿井水将造成地表水资源的污染和土壤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 在煤矿水资源极为匮乏的条件下,矿井水直接排放也是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矿井水的处理与回收利用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解决矿井用水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达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现阶段矿井水的绿色无害化处理,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环保低碳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勘研总院地质封存技术研究所主任工程师赵岳告诉记者,“我们创新提出了系统的深井回灌技术方法、理论体系和标准规范,解决了水害防控与矿井绿色开采、矿区生态环保、矿山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矛盾与冲突的难题。”矿井水深井回灌现场“使用矿井水深井回灌技术不仅可避免和减少对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效实现矿井水‘零排放’,经济回报也非常可观。”鄂尔多斯某煤矿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利用这项技术,矿井吨水处理成本可控制在10元以下,年回灌总量超过130万立方米,相比原有矿井水处理方式节省了近2000万元。 “矿井水深井回灌技术是‘煤-水双资源开发利用’的良好示范’,充分体现了矿井水‘控制、处理、利用、回灌、生态环境保护’五位一体治理理念。”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鉴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颇为赞赏地说。“压下托上”为采煤沉陷打“预防针”采动覆岩离层区注浆技术原理图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因采煤形成的沉陷土地已成为发展“难点”、民生“痛点”。如何有效减少采煤沉陷的发生,并对已形成的采煤沉陷区进行高效治理,是摆在煤炭行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勘研总院研发的采动覆岩离层区注浆控制地面沉陷及防灾、处废一体化关键技术,“不但让建筑物下、水体下和铁路下“三下”压煤的“老大难”不再难,而且可有效缓解煤矿生产接续压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保障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勘研总院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主任工程师赵明说。 该技术之所以优于其他传统地表减沉技术,并能更加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关键是第一时间通过地面钻孔给采动覆岩离层区打“预防针”——通过高压注浆充填产生“压下托上”的作用,提前预防煤炭开采后地层的下沉运动,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注浆站施工现场 “硬核科技”不仅使矿山“含绿量”大幅提升,也让煤矿企业尝到了甜头。通过应用采动覆岩离层区注浆技术,山西潞安化工集团某煤矿采区回采率从50%提高到90%以上,释放“三下”煤炭资源95万吨,有效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同时处理粉煤灰固废60万吨,消耗矿井水超过100万吨;鄂尔多斯某煤矿利用该技术,释放了“三下”煤炭资源146万吨。自动化注浆控制系统 我国“三下”煤炭资源量巨大,仅山西省就超过300亿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三下”煤炭资源仅开采出10多亿吨,大量“三下”煤炭资源没有被采出。由此可见,采动覆岩离层区注浆技术在“三下”煤炭资源开采领域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点石成金”煤矸石的“华丽蜕变” 我国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而煤矿最大产出的固体废物就是煤矸石,其中的有害成分可以进入大气、土壤和地下水,不但制约煤矿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如何减少污染,利用好煤矸石,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勘研总院从2019年开始在鄂尔多斯某煤矿实施固废处理及地面减沉一体化项目,在释放“三下”煤炭资源的同时,建成了以煤矸石等大块度、大粒径固废为原材料的离层注浆生产系统,使昔日的废弃物华丽蜕变为新型环保注浆材料,并形成示范性工程,推广应用前景广阔。鄂尔多斯某煤矿地面煤矸石注浆站 “以前露天堆存煤矸石,不仅成本高,还污染环境。”鄂尔多斯某煤矿负责人说,“如今,我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固废资源再利用,有效消除了煤矸石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截至2022年上半年,该煤矿共处置煤矸石近100万吨,累计节省处置费用近1200万元,减少煤矸石占地150余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注浆站施工现场煤矸石制浆生产系统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勘研总院经过一系列技术研发和大量的工程应用实践,形成的以“矿井水深井回灌技术”和“采动空间注浆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一体化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已成为总局科研发展战略的成功典范。2022年,依靠两项技术,勘研总院在山西某煤矿一期良好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了二期注浆减沉项目;联合水文局成功承揽山西某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减沉项目;联合中煤地生态公司成功承揽鄂尔多斯某矿区矿井水深井回灌工程,促进科创势能转化为经济动能,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中煤地质总局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地质立本,科技赋能”,自觉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金山银山的创造者、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为我国生态文明事业的发展贡献地质人的智慧和力量。...
  • 19
    / 09
    近日,勘研总院的《煤系矿产评价技术与方法》《覆岩离层注浆防治采煤沉陷技术》等两项技术,被中国自然资源部发布的《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2年版)》刊发。据悉,中煤地质总局共计4家单位6项技术成功入选该目录。...
  • 19
    / 09
    从人员定位、手机地图到汽车导航、健康码扫码,背后都是地理信息大数据作为支撑。地理信息产业通过“数实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服务、新业态,成为各界看好的“时空信息新基建”。今年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即以“推进时空信息新基建 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为主题。也是在这次大会上,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继2019年、2021年后,第三次荣膺“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第二名。三获“榜眼”的背后,煤航有什么独家秘籍?搭上新基建顺风车在信息化革命加速演进,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个产业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从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高科技企业,煤航敏锐地意识到,必须搭上新基建的顺风车,占得先机!“地理信息+”发展新战略应运而生。随着2018年智慧矿山、智慧铁路、智慧国土、智慧北斗四个“智慧”分公司的成立,煤航为技术产业化应用打造了一支“专精特新”精锐之师。智慧矿山完成的“榆林市杨伙盘煤矿智慧矿山系统工程”获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全国煤炭工业两化融合示范项目;智慧北斗开发的“中煤领航导航地位服务平台”业务覆盖十多个省区,“移动污染源监测系统平台”与陕西省环保厅、西安市环保局等多家单位达成合作,“重型柴油车辆尾气排放监测系统”在四川、山东、江苏等地成功应用;智慧国土开创的“一张图一平台”模式在不动产权登记信息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智慧铁路研发的“铁路路外环境安全监测地理信息系统”获得铁路系统认可,应用前景广阔。2021年,四个“智慧”分公司总收入超过一亿元,成为煤航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赛道不掉队在煤航信息大厦,一面由40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装成的专利墙格外抢眼,而这里展示的只是煤航专利、软件著作权的一小部分。目前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1100项,并以每年100多项的速度不断增长,使煤航成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专利著作权最多的单位之一。打开煤航近三年的科技创新成绩单,一项项硬核成果跃然眼前: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奖项28项、优秀工程奖49项;专利158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软件著作权293项;对外发表论文485篇,获批科技创新项目35个;自主研发的软件已形成六大系列17个产品,“基于机载LiDAR点云的综合测图系统与应用”打破国外软件在LiDAR数据处理领域的长期垄断,成为行业领军产品;“航空摄影质量自动检查系统”为国内外首创,为航空摄影检测装上“智慧眼”,实现海量成果“一键查”,效率提升60%,被中国科协收录于《2019前沿领域科技成果推介手册》推向全国。大数据成为新引擎煤航57年来积累了海量空间数据资源,在大数据时代,“四中心一平台”——煤航大数据中心、“一带一路”卫星应用中心、陕西省地质灾害监测中心、陕西省地理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和“煤航云”平台,为这些数据赋予了新的生命,形成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动能。积极响应国家新基建战略部署,2020年7月,煤航大数据中心率先建成,完全建成后服务器总容量将达400台,存储容量将达PB级,批处理、速度快、算力大幅提升,如同为数据处理装上“超级大脑”。在“超算功能”的加持下,中心为智慧城市实景三维、人工智能关键要素识别、多元遥感影像的集成与整合等高密计算项目提供算力,已完成100多个三维倾斜摄影项目,总面积超过10000平方千米,完成了2000多景多元遥感影像的集成与整合,以及11700多幅SAR卫星影像数据处理。基于云平台,煤航开发了“秦岭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西藏色林措环境遥感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智慧管道数字孪生系统平台”等应用系统;承担的国家税务总局“财产行为税地理信息应用系统”项目,将建成全国统一税务专网的地理信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国税总局地理时空大数据中心,创新成果正向着产业应用领域转型发展。目前,大数据中心已成为煤航的“当家花旦”,通过了“西安市大数据企业”认定,获评国务院国资委“2020年度中央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陕西省工信厅“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数字西安建设优秀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规模最大、处理能力最强的大数据中心之一。在“四中心一平台”的强力驱动下,煤航“地理信息+”行业应用成果丰硕。“一带一路”卫星应用中心已在多国开展应用,完成了陕西省境内米级卫星影像数据及各市县区高精度(厘米级)影像数据的收集;陕西省地质灾害监测中心对陕西全省开展了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搭建了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并参与陕西地质灾害移民搬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陕西省地理空间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大数据中心向智慧矿山、智慧生态、智慧国土等方向不断深入研究,提供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眼下,煤航承担的“基于空天地大数据的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构建和示范应用”“煤炭安全生产物联网平台”等十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正在加紧研发攻关。可以预见,这些科研成果将为煤航“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未来,煤航将继续乘着新基建东风,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不断丰富空间地理信息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赛道不掉队...
  • 19
    / 09
    9月16日,中国地质学会发文公布首批创新基地评选结果,以中煤地质集团为依托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为共建单位申请的“煤矿开采注浆技术创新基地”成功入选,成为中国地质学会评选的首批19家创新基地之一。中国地质学会开展创新基地评选,目的是开展前瞻性研判、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破解地学领域的重大科技难题,助力新时代地质工作创新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地质科技支撑力量。“煤矿开采注浆技术创新基地”成功入选,是基于中煤地质集团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矿山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在五阳煤矿、常村煤矿控制采空塌陷工程和高家堡煤矿顶板注浆等多个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一支科研水平较高、成果转化应用较快、具有鲜明“产学研用”特色的人才团队。在入选创新基地后,地质集团将联合共建单位,利用掌握丰富一线资料和大量现场经验的优势,建设一支特色优势明显、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科研团队,解决煤层覆岩离层注浆技术、煤矿顶板注浆技术难题,开展煤层覆岩离层注浆技术、煤矿顶板注浆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为我国煤矿绿色开采贡献力量。作者:郝晓红、王行军...
  • 19
    / 09
    近日,江苏局三队顺利完成苏州一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并提交完成测试成果报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一种使用瞬变电磁法,对隧道掘进方向含水、充水等不良地质体进行预测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检测电磁场在隧道围岩中的衰减信号,反演计算围岩相对电阻率值,进而划定低电阻率值异常区,为隧道掘进施工提供水害防治建议。本项目的完成,是三队继承揽宁马城际铁路、瑞梅铁路等隧道地面技术服务项目后,转向地下的新尝试,标志着该队初步掌握了全空间、立体化隧道勘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