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24
    / 12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重点检查事项指引(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有关地质勘查和测绘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安全生产有关决策部署,精准排查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风险隐患、推动问题整改,我部研究制定了《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重点检查事项指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细化完善重点检查事项,抓好工作落实,保障行业安全。重要情况及时报部。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3年12月28日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重点检查事项指引(试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安全生产有关决策部署,切实提升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结合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将以下工作纳入重点检查事项,其中属于自然资源部门职责的,要认真检查推动整改,不属于自然资源部门职责的,要及时转送有关部门,积极协助督促落实隐患整改。  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面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重点检查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  (一)未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别是每次地勘测绘外业作业都没有进行安全培训或提醒,对驾驶员的交通安全专项培训不到位,对新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未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台账。  (二)纳入培训的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政策文件不全,主管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提醒、要求和部署未及时传达学习。  (三)纳入培训的安全生产制度细化不够,未充分涵盖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消防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常识和操作规程等内容。  (四)未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五)培训过程流于形式,生产人员不能掌握基本的安全应急处置技能。  二、外业项目驻地安全方面  外业项目驻地安全重点检查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  (一)外业项目驻地存在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饮水、动物侵袭风险。  (二)用电线路老化,使用铜铝等金属丝代替熔断丝。  (三)电源线、电源插板随意私拉摆放,存在易破损、易进水等漏电风险。  (四)未配备灭火器,或灭火器过期失效,或灭火器的规格、质量不符合要求。  (五)工具设备放于边坡外侧虚土之上,未整齐摆放在靠山地面牢固一侧,存在滑落损毁的安全隐患。  (六)有尖锐棱角的设备无防护罩(套),存在扎伤人员的安全隐患。  三、外业作业安全方面  外业作业安全重点检查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  (一)未与全部外业人员签订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外业作业前,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作业人员不熟悉外业作业各类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理措施。  (三)在连日阴雨、矿区进山道路湿滑、路边陡坡处有滑塌等情况外出作业,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四)在道路作业时未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识。  (五)外业作业未聘用当地向导,未提前调查作业区域高压线路、地下电缆、油气管道分布情况,未识别判断地层稳定性、有毒气体赋存情况。  (六)油气钻井未安装防喷器,钻井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七)探槽深度大于3米、宽度小于0.6米,两壁坡度过陡,土石堆放过近,存在坍塌风险。  (八)爆破作业未遵守有关技术规范指引,爆炸物品未及时向公安等有关部门报备。  (九)现场存在交叉作业情况,现场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不当,基坑监测、边坡测量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绳。  (十)在无人区域、高风险区域野外作业时存在单人或单车承担任务的情况,首次参与野外作业人员未与其他有经验人员结队同行。  (十一)仪器与装备搬运过程中,作业人员未佩戴手套和野外作业专用鞋,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十二)未按要求佩戴作业安全帽、穿戴反光背心,水上作业未穿戴救生衣。  (十三)外业生产人员未按要求配备通讯工具和定位装置,外业工作期间,未做到每日报送安全情况。  (十四)高温天气户外作业未配备防暑降温药物,作业人员未注意防暑降温,没有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十五)未及时向测区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通报备案。  四、交通安全方面  交通安全重点检查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  (一)单位未定期检查、保养、年检野外用车,外业作业前未检查车况。  (二)驾驶员存在超速、疲劳驾驶、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  (三)外业作业行车过程中,车辆主副驾和后排人员位置未系安全带,车内物品等过多,遮挡后视镜视线。  (四)在大风扬尘、暴雨、浓雾等极端恶劣天气进行野外行驶。  (五)野外作业期间,未能对车辆和人员的活动轨迹进行全程跟踪记录,不能实时了解其活动情况。  五、实验室、办公室、保密室(档案室)等室内安全方面  实验室等室内安全重点检查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  (一)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和处置等环节存在安全风险。  (二)实验室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场所无通风净化设施。  (三)放射性仪器设备无防护装置。  (四)仪器设备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人员临时外出,无人值守,存在用电安全隐患。  (五)下班未关闭办公室门窗、电脑和取暖器等电器电源,电源插板随意私拉摆放。  (六)线路及插座老化,或者连接超出线路负载的大功率电器,存在用电安全。  (七)易燃易爆物品随意混淆摆放,未摆放在规定的区域。  (八)堆放纸质材料等易燃助燃物过多,未按有关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存在火灾安全隐患。  (九)未定期或按时检查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安全劳保用品是否过期,并及时重新购置、更换。  (十)保密室(档案室)缺乏防虫、防潮措施,灭虫剂、吸水袋未定期更换,缺少监控保密措施。  六、安全装备方面  安全装备重点检查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  (一)单位未给外业作业人员、车辆、船舶和飞机配置北斗终端等报位设备,或报位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二)在手机通讯信号未覆盖地区作业,单位未给野外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卫星电话或卫星电话无法使用。  (三)在手机无信号或信号较弱区域、人员较少区域,单位未禁止外业人员单人外出作业。  (四)单位未配发必要的通讯器材、防雨保温衣物、劳保装备、急救装备等。  (五)单位未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仪器装备的安全性能等进行检查。...
  • 24
    / 12
    12月20日上午,2024年广西地质勘查学术年会在南宁落下帷幕。广西煤炭地质局提交的两篇论文在年会中荣获一等奖,另有三篇论文获三等奖。在广西地质勘查学术年会上优秀论文表彰活动上,由我局王辉等同志撰写的《黏土型锂矿床勘查开发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与若干思考》《含煤(铝土)岩系黏土型锂矿勘查类型与锂矿勘查工程间距浅析》荣获2024年广西地质勘查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由一五〇勘探队卢安康等同志撰写的《放射性同位素14C测年在岩溶地下水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带状地物压覆陡倾矿体范围空间投影变换的计算作图方法讨论》《沉积盆地古地温研究进展及对桂中坳陷合山煤田煤型矿产资源成矿学意义》荣获三等奖。获一等奖的两篇论文已分别发表在《地质论评》和《地质通报》等核心学术期刊,受到业内同行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广西局始终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以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行动为契机,秉承“地质立本 科技赋能”发展理念,依托传统专业优势,坚守煤系矿产勘查主阵地,大力弘扬“三光荣 四特别”地质人精神。下一步,广西局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坚持苦练内功,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地质新质生产力,为推动广西局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据了解,本次年会由广西地质学会与广西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联合举办,主题为“创新理论技术方法,赋能找矿突破行动”。会议期间进行了主题报告、学术交流、优秀论文表彰等活动。年会共征集了42篇论文,经年会学术委员会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论文9篇、二等奖论文13篇、三等奖论文12篇,优秀奖论文8篇。...
  • 24
    / 12
    近日,青海中煤一0五队中标“克拉玛依腾达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乌尔禾区绿色油砂开采开发项目-C、D区块油砂矿普查-勘探”项目,新疆非常规能源勘查市场开拓初见成效。该项目位于克拉玛依“百里油田”乌尔禾区浅部,白垩系上部砂岩为主要油砂层,下部为含油底砾岩,平均含油率8.89%。该项目通过地表测量、物探、钻探、测井、录井及采样测试综合勘查方法,对区内油砂矿资源量进行估算。乌尔禾区油砂矿资源丰富,控制储量 4000 多万吨,地质储量上亿吨。通过实施该项目,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时带动相关化工产业链的发展。后续,一0五队将根据项目合同签订情况,精心组织编写“油砂普查-勘探”设计,并及时组织开展项目勘查工作,为后续持续开拓新疆非常规能源勘查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
  • 23
    / 12
    12月14日,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二队在阜阳市举行中煤新集阜阳矿业有限公司中央采区底板灰岩水地面超前区域探查治理工程(一期)开工仪式。阜阳矿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矿长刘正茂,党委书记、副矿长苏正江,总工程师李虎,安全处长金本先,江苏煤炭地质局(中煤长江地质集团)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副总经理李卫宁,二队党委书记、队长汤双成,党委委员、副队长林海月等出席开工典礼。李卫宁在致辞中指出,二队要继续发扬“地勘铁军”精神,要有信心、有能力、有担当,以最精干的人员、最先进的技术、最精细的管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确保项目如期圆满完成。其间,李卫宁到二队实施的顾北煤矿防治水项目调研指导。在听取二队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安全生产、项目管理提升等情况后,李卫宁对二队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勘探二队逆势而上,领导班子善闯善拼,勇于开拓市场,走出了一条“地勘铁军”转型发展之路。针对下一阶段工作,她提出“五个聚焦”具体要求:一要聚焦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做好员工思想教育和安全培训,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二要聚焦项目管理加强项目全流程管理,注重成本管控,强化项目精细化管理;善于总结项目管理宝贵经验,向全局推广。三要聚焦品牌建设推动重点项目创优创效创品牌,增强企业软实力;借助各种平台助推品牌宣传,进一步提升企业影响力。四要聚焦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和打造一支学历高、专业化、年轻化、技能化的团队,为单位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人才动力。五要聚焦党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注重合规经营,强化项目党风廉政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汤双成、林海月等陪同调研。...
  • 23
    / 12
    近日,总院煤层气绿色勘探与开发技术团队承担的《深部煤层气智能化压裂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在第14届能源企业信息化大会上入选“2024年能源企业信息化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名单,为总院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再添佳绩。该课题聚焦沁水盆地东缘左权-榆社地区,此地深部煤层气储层高温高压,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极大。研究团队攻坚克难,创新成果丰硕。于吸附特性探究上,经高温高压等温吸附实验,明确温度与压力为深部煤层气吸附关键要素,构建吸附气量预测模型,精准算出含气饱和度,为开采筑牢理论根基。在技术研发层面,成功打造中深部煤层气超大规模极限压裂模拟装置,借微地震监测裂缝,优化支撑剂注入顺序,为现场作业供给科学指引。与之配套的信息化系统更是独具匠心,集数据采集传输、智能分析可视化、远程监控操控、自动报告生成等卓越功能于一体,全方位提升科研效率与精度,有力推动总院深部煤层气开采技术革新。...
  • 23
    / 12
    近日,从江西省科学技术厅获悉,第七大队江西赣南地质矿产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联合申报的“离子型稀土矿山矿体渗透性与底板精细探测研究(赣州)”项目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赣南苏区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立项。该项目成功立项,实现了江西赣南地质矿产集团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零的突破,凸显出集团在专业领域的水平和实力,为第七大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举措、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 23
    / 12
    近年来,陕投集团所属陕煤地质依托科技创新,持续推进西藏地区地热能勘查与开发利用,在生态保护、地热能供暖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西藏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西藏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资源,其高温地热资源占全国地热总量的80%。由陕煤地质所属一三九水文公司勘查施工的西藏山南市错那地热供暖项目是西藏地热开发利用的成功范例。陕煤地质一三九水文公司根据不同的地质构造运用不同钻探方法,在地质结构复杂的西藏地区,打出一口口高温地热井,准确率达100%。在西藏羊易地热电站成功打出了井深876.4米,井口出水温度145°的该电站第一口中深地热井。也为羊易电站实现装机容量16兆瓦的一期工程顺利发电奠定了基础,标志着陕煤地质在西藏高温地热钻井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项里程碑式的工程背后,是一次次技术的突破。羊易地热田高温高压、地质构造复杂、地层破碎、钻井液性能要求高、热储层分布广,要确保热储层温度的同时还要保证出水量大,并且不能发生凉水层的渗漏,施工技术难度高,传统的钻井施工工艺难以解决问题。经过反复讨论,科研创新团队决定,止水采用水泥、压力封孔器止水及套管隔离凉水层等方法相结合,历时45天的奋战,高温地热井终于成功!针对西藏康马县地热田,陕煤地质一三九水文公司总结以往钻井队施工遇到的难题,通过运用多工艺空气反循环双壁钻具及“插管气举反循环快速钻进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成为这种新技术首次在西藏地区应用的成功范例。下一步,陕煤地质将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科研创新团队在推动西藏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上持续发力。 ...
  • 20
    / 12
    近日由院属能源所实施的“鲁班山矿区地面瓦斯抽采示范项目”采出煤层气成功接入地方燃气管网达到工业气流标准日销售气量稳定在9000方左右据悉鲁班山矿区地面瓦斯抽采示范项目,是省发改委下达的2022年度煤矿安全改造项目之一,该项目主要任务是在煤矿采煤接替区部署地面瓦斯抽采井,开展煤矿瓦斯超前预抽,降低煤层瓦斯含量,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效率。项目实施丛式井组2个(10口井),钻探总进尺6000余米,单井深530~690m,并开展主要开采煤层的压裂改造。经过前期11个月的排采,已累计产气超178万立方米,日产气超8000方,单井产气量稳定在500~1600方,平均产气超800方。➤ 该项目是能源所高质量完成的第4个省内煤矿瓦斯地面抽采示范项目。能源所作为全省煤层气(煤矿瓦斯)地面抽采的主力军,有效推动我省煤层气(煤矿瓦斯)产业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四川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 19
    / 12
    12月18日,山西焦煤召开产销协调会议,动态掌握、科学分析近期市场变化情况,听取各单位相关工作汇报,并部署煤炭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等工作。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强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公司领导鲍永生、胡文强、翟慧兵、孟君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刻研判市场形势,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加快生产思维向经营思维的转变,苦练内功、提质增效,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全力以赴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会议强调,当前“煤钢焦”市场面临深层次调整,集团上下要从“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三个方面,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奋发作为,坚持“稳价为主,量价联动”原则,主动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科学谋划生产经营工作,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提升经营质效,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一是坚持以销定产,树立利润导向、市场导向、价格导向,准确把握经营管理优先级,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和下游产业淡旺季需求,加快构建柔性生产机制,全面实施精益产销管理,做到产供销有机衔接,有效维护市场稳定,促进煤炭主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以效定产,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统筹矿井、区域、集团煤质资源,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管理,加强生产组织调配,创新生产组织模式,适时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确保高质量供给,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深入贯彻“零基预算”要求,强化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意识,进一步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坚持以“现”定产,根据各矿井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状况,科学统筹、合理安排产销任务,确保矿井经营现金流安全、财务状况稳定,保障矿井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会议要求,煤炭市场新变化带来新契机,新契机要努力实现新突破。各级领导干部要躬身入局,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在干中学、学中干,共同把山西焦煤的事业做好,进一步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集团总部机关和各二级子公司、基层矿厂要“超前预测,高效协同”,销售系统要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去伪存真,服务集团决策,生产单位要立足工作实际,深入思考,主动作为,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合理意见建议,上下联动、同频共振。要优先以服务客户为主要目标,积极走访市场、拜访用户,掌握下游需求。要加强工作纪律性,各单位要始终从集团发展大局出发,围绕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开展工作。要持续发扬“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说正确的废话”,各项工作举措必须指向明确、措施具体,可执行、可量化、可落地,为实现效率提升而创新。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山西焦煤所属各煤炭子公司、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 19
    / 12
    近日,2024年地球科学科普作品大赛获奖名单公布,煤炭地质局《煤宝小讲堂系列——油气“保障兵”富油煤》科普视频荣获视频类三等奖。据悉,2024年地球科学科普作品大赛由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共同主办,设立有科普文章类、科普视频类、科普绘画类等多条赛道。《煤宝小讲堂系列——油气“保障兵”富油煤》从全国1000余件科普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佳绩。该视频揭示了富油煤的煤、油、气属性,展示了富油煤热解转化为焦油、气体和半焦等资源背后蕴含的无限科技魅力与广阔应用前景,激发了公众对地球科学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下一步,煤炭地质局将继续立足业务发展和科技创新,以专业技术能力为支撑,创作优质科普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科普活动,为地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