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13
    / 11
           伴随着新中国70年的跨越腾飞、沧桑巨变,山西省煤炭地质局筚路蓝缕、砥砺奋进,已经走过整整65年。65年来,山西煤炭地质人牢记初心使命,找矿立功,报效国家,为山西煤炭经济的腾飞发展乃至全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       矢志不渝       做山西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的保障者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煤炭年产量仅267万吨。面对山西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1954年10月,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前身——华北煤田地质勘探局正式成立。从成立伊始踏进太原西山地区,到之后挺进晋东南,转战晋北、晋中……几代山西煤炭地质人接续奋斗,扛起了山西煤炭资源勘查重任,用汗水浇铸了山西煤炭工业一次又一次的辉煌。65年来,山西省煤炭地质局累计完成各种不同比例尺地质调查158875平方千米,钻探进尺1265万米,先后进行了3次山西省煤田预测和18个国家规划矿区煤炭资源评价,累计完成煤田地质勘查覆盖面积3.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煤炭已勘查面积的90%,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2800亿吨,占全省已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的87%,基本探明了大同、宁武、太原西山、沁水、霍西、河东六大煤田和浑源等八个煤产地的煤炭资源赋存情况,为山西各大煤炭企业集团的建立和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迄今,山西晋北、晋东南、太原西山等大型煤田附近都有局属队伍驻扎,为矿山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西累计生产原煤192亿吨,其中70%以上外调,曾经的山西,“点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灯”,山西省煤炭地质局提供资源保障,功不可没,做出了巨大贡献。       矿区建设发展离不开煤田水文地质勘查。山西省煤炭地质局组建了专业的水文地质勘查队伍。65年来,完成各种比例尺综合水文测量6.67万平方千米,获得地下水资源量937万余立方米/日,预测全省六大煤田边缘14个泉域水资源量833.5万余立方米/日,有力支撑了各大煤炭企业集团建设。1955年,在苏联专家断言潞安缺水、矿区不能建的情况下,山西省煤炭地质局临危受命、组队普查,最终发现了170多处泉眼的辛安泉群,这是山西第二大岩溶泉,既有力保证了潞安矿区建设,同时供水区域面积80平方千米,覆盖人口80余万,成为长治人民名副其实的“生命泉”。2018年6月,长治市人民政府在辛安泉饮用水源地设置辛安泉纪念标志,勒石铭记,铭刻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历史性贡献。       山西省煤炭地质局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研究。2013年参与制订《煤矸石分类》《煤矸石利用技术导则》两个国家标准。2016年,自主组织项目,首次全面评价山西全省六大煤田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规律,及时申报开展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沁水煤田煤中氟、煤中锂元素等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理开展深入研究;承担了山西省煤炭中共伴生矿产资源评价等相关研究,基本摸清了山西稀缺煤炭资源和煤中共伴生矿产资源家底。在基础类项目研究和调查评价的支撑下,2018年开始,山西省煤炭地质局进一步对高硫煤脱硫技术、高变质无烟煤制备石墨烯、燃煤过程中有益金属元素迁移转化机制等开展研究,为推动煤转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先行先试,全力助推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建设。       与时俱进       争当能源革命转型排头兵       山西省煤炭地质局是全国最早参与煤层气资源勘查的地勘单位之一。早在1983年,就对山西煤层气资源进行评价,编制出全国首幅省级瓦斯地质图——《山西省瓦斯地质图》。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充分利用自身在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煤层气、煤储层特征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煤层气基础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20多个区块煤层气资源评价与研究项目,首次评价全省煤层气资源量10.39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3,成果被山西省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应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山西资源型地区转型、加快发展煤层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迫切需求,山西省煤炭地质局主动转型,确立了“立足煤层气、探索页岩气、兼顾砂岩气”的发展思路,多方位着力,开展煤层气等清洁能源勘查开发研究,挂牌成立了“煤层气工程技术研究院”“煤层气勘查开发研究院”“煤层气测试研究院”,并在2016年组建“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积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培育新能源产业研究高端人才,为煤层气勘查开发利用提供坚强技术保障;先后组织上亿元资金投入更新设备,购置ZJ全系列石油钻机等,大力提高设备保障能力和生产效率;与山西潞安集团联合成立金地煤层气公司,开展深部煤层气勘探技术研究,从单一直井、探井向定向井、丛式井和水平井转变,从单纯钻井向钻探、压裂、试井、排采、录井探采一体化作业转变,成为山西煤层气钻探施工的一支劲旅和主要力量。2019年上半年,施工中石油西部钻探项目致密天然气开发定向井,钻井周期36天,完成井深2823米,最大水平位移1086米,井深、水平位移两项数据再创新高。       围绕国家页岩气“十二五”规划,2012年以来,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开展山西省页岩气地质调查及评价,初步建立了山西省煤系海陆交互相页岩气评价体系,基本摸清了全省页岩气资源家底,首次估算全省有利区页岩气资源量4.44万亿立方米。参与制订《山西省煤层气矿业权审批专项改革试点方案》,开展并完成《全省煤层气储层物性及开发技术研究和全省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为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和全省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6年是山西省煤炭地质局煤层气勘查研究史上又一个值得铭刻的年份。这一年,山西省煤炭地质局承担编制了国内首个煤层气规划——《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规划(2016-2020年)》,构建了山西省煤层气资源勘查开发、科学利用的基本框架;开展的全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煤层气、页岩气资源潜力综合评价及共探共采选区研究》,完成了参数孔储层压裂、排采等,为全省深部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树立了标杆。特别是经过连续4年深入的勘查研究,2016年,在榆社-武乡区块发现超大型气田,预测煤层气、页岩气潜在资源量5456亿立方米,通过对两口参数井储层压裂改造和试验排采工作,目标层段深度达到1300~1500米,日均产气量800~1200立方米,完全具备建设大型煤层气产业基地的资源条件。超大气田的发现,是自2006年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在该地区新发现煤炭资源量7.8亿吨、结束榆社县“无煤”历史后又一个重大发现,也标志着山西深部煤层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对山西省开展深部煤层气及煤系“三气”共探共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此勘查成果为基础,山西省自然资源厅优选了“榆武大气田”中心部位的“榆社-武乡”和“武乡东”两个区块,在全国进行了挂牌出让煤层气探矿权,两个区块最终以9.2亿元成交。目前,山西省煤炭地质局依托与国新能源联合组建的煤层公司、合作取得的榆社东煤层气探矿权,正在努力打造榆社东区块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三气”综合开发示范区,为山西推动非常规天然气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履行责任       服务美丽山西建设       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前瞻性,在山西生态文明建设中默默付出、积极奉献。早在197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和山西省委的安排,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在深度调查基础上,提交了《关于云冈石窟文物保护有关问题的调查报告》,针对性提出5方面保护性建议。根据这份调查报告,从1974年到1976年,国家对云冈石窟实施了“三年保护工程”,抢救了一大批濒临坍塌的洞窟。这项基础性工作,直到45年后的2018年,在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就编制《山西省旅游景区(点)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建议书》召开专家咨询会时,才为更多的专家和外界所了解。从云冈石窟地质调查起步,到晋祠难老泉泉域治理、矿井突水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和矿井水再利用,到全省煤层自燃地质勘查与治理方法研究、煤矿闭坑后水文地质问题研究,再到承担中美国际合作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山西省CO2地质封存构造的调查和封存地点的选定及建模的相关工作研究》……       党的十九大以来,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对内严格要求,制定绿色勘查工作标准,主动保护环境;对外,发挥所拥有的全省煤炭和水文地质、土地调查、矿业权核查、采空区治理等地质资料和人才、技术优势,主动服务美丽山西建设。2018年,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参与编制了《山西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方案》,并按照“省局统领、各显其能、服务大局、强势转型”的工作思路,开展“地质服务+”专项行动,集聚全局优势资源,主动对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专项行动当年,进朔州、进长治成效显著,成功对接朔州市山阴县西山生态修复治理示范项目,重点对339公顷矿山进行生态修复、矿山绿化、矿山生态园建设,目前正在积极打造生态修复的“朔州模式”和“山西样板工程”,为全省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树立标杆。2019年,山西省煤炭地质局紧紧围绕“山西省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抓住时机进一步扩展服务领域,组织地质服务进古交、进宁武等,提供“一揽子”地质服务,助力古交市打造“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河美”的美好风光。       山西矿山企业多、安全风险高。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在抓灾害预防和治理的同时,下大力气提高自身抢险救援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10年山西乡宁王家岭煤矿“3·28”特大透水事故,153名井下矿工命悬一线。山西省煤炭地质局主动请缨、精准定位,打通了被誉为“信息通道、通风通道、生命通道”的2号孔,115名矿工成功获救,王家岭“3·28”抢险救援被列入“世界十大救援奇迹”之一。随后又针对性施工了“王家岭煤矿永久避难硐室逃生井”,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在全省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为进一步提高抢险救援水平,山西省煤炭地质局深入开展矿山垂直救援系统研究,2017年研发的“垂直救援救生舱和生命探测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填补了山西省该领域设备空白。同时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投入3500余万元购置先进钻探设备,打造平战结合的抢险救援队伍,做到合理布局、快速反应,招之能战、战之必胜!“十二五”以来,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先后参加省内外几十起抢险救援,均圆满完成相关任务,得到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集团的高度认可。       开放合作       做山西能源综合改革的技术支撑者       为提高资源能源保障能力和生态保护水平,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始终把培育科技创新生态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煤炭地质局突出“科技创新驱动”,着力在科技平台上水平、开放合作上水平、队伍素质上水平、创新成果上水平上狠下功夫。2016年创建“地球物理院士专家工作站”,随后创建了矿山水文地质方向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灾害监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针对性组建“生态土壤修复实验室”“泥浆实验室”“土工实验室”;为推进大众创新革新,全面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目前全局已经建成包括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和5个院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内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形成了创新集群效应。坚持“产学研用”一体的工作模式,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以及中石油、中联、国新能源、晋煤蓝焰集团等30余所高校和众多能源企业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引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58名知名专家,以项目为依托,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并举。目前,全局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省委联系专家8人,金罗盘奖获得者2人,山西省首届“三晋英才”19人,一个煤层气研发集体在2017年被授予山西省“五四青年奖状”,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正在建成。特别是依托“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渠丽珍职工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取得了煤系非常规天然气的地震储层反演、有利目标区预测、测井精细化解释研究、资源潜力综合评价、大口径深井连续绳索取芯300米等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完成10多项关键技术革新,煤层气测试多项技术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2018年以来独立申报成功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主研发的“一种干酪根提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2019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推荐项目,多项研究成果推广运用到相关企业集团生产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党中央从世界能源大势和新时代能源战略全局出发,赋予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国家使命,为山西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山西省煤炭地质局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行动方案》,一如既往敬业奉献、不忘找矿立功报效国家淳朴初心,一如既往守正创新、牢记资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使命,弘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聚焦“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在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11
    / 11
            11月5日至6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桂来保一行到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指导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河北省煤监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正林,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广富,冀东监察分局局长王克新;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张宝才,局长于兴维;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建公,副总经理常文杰、苏科舜,总工程师郑庆学等陪同调研。       5日下午,调研组在唐山矿业公司组织召开座谈会。张建公代表集团公司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多年来支持集团公司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表示感谢,并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加强学习,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防冲管理水平,全力保证企业安全稳定发展。随后,调研组听取了集团公司、山矿公司关于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重点询问了企业防冲组织机构配备、现场主要防冲举措、未来发展规划、矿井智能化开采等方面情况,详细查阅了相关基础资料和技术图纸,对集团公司多年来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重点对下一步安全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6日上午,调研组深入山矿公司Y394工作面现场调研,实地查看了该工作面防冲措施落实情况;下午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集团公司及开滦股份有关技术负责人,唐山区域各矿业公司经理及总工程师等参加座谈。调研组结合上午下井检查情况,针对矿井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桂来保指出,“8·2”事故后,开滦集团以及山矿公司围绕冲击地压防治做了大量工作,积极组建防冲机构,加强专业人员配备,加大先进设备设施投入,深入开展防冲专项培训,不断严细现场管理,各项防范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进一步搞好防冲工作打下了基础,但安全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改进提升,特别是专家组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山矿公司要认真加以落实。同时,希望开滦集团其他各单位要居安思危,结合矿井自身实际,主动对号落实,相互取长补短,坚持协调推进,不断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桂来保强调,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安全忧患意识,认真学习、探索和实践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加大安全投入、科技投入,强化隐患排查整治,不断提高矿井抗风险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在下一步的安全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安全思想意识,提高安全工作摆位,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牢牢坚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二是要深刻汲取“8·2”冲击地压事故教训,时刻保持警醒,从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防冲专业队伍建设、优化区域防冲设计、加强巷道支护等角度出发,主动作为,狠抓落实,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三是要坚定对冲击地压防治的信心,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先进防冲知识的学习,特别要加强与各大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不断完善科学化的防冲管理体系,实现冲击地压可防可控。四是要坚持以“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理念为指引,进一步加快智能化开采推进步伐,充分依托科技力量,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五是要认真做好重大事故防控工作,特别是针对瓦斯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外出学习,充分借鉴行业内的先进经验,做好防治工作,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       郑庆学代表集团公司作了表态发言。郑庆学说,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切实把安全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讲政治、讲大局,坚守“红线”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坚决实现安全生产。二是严格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不断改进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绝不辜负上级领导的期望。三是深刻汲取集团公司近期安全事故教训,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强化安全培训,引导广大员工不断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全力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四是坚持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强化重大事故防范,持续改进创新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提高矿井科技含量和抗风险能力。...
  • 09
    / 11
                11月9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召开经营发展工作座谈会,听取各单位总体发展情况和2019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领导赵平、任辉、范宝营、王海宁、于学平、汤念楚、潘树仁、徐小连,总助级领导冯帆、穆勇、姚志祥、王佟、于运强、严正广出席会议。       会上,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湖北煤炭地质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南局作典型主旨交流发言,其他18家经营业绩考核单位、2家工作业绩考核单位、3个指挥部围绕贯彻落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11463”总体发展战略、产业布局方案、全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谈认识、谈想法、谈措施、谈对标、谈建议。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领导分别结合分管工作对各单位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情况作了针对性点评。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平指出,今年以来,各单位按照总局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和区位特点,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苦努力,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但也要看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产业转型仍不够快,总局“6+1”产业布局中有的产业板块发展还比较滞后,党建工作仍需加强。       赵平指出,总局“11463”总体发展战略,是在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总局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的,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战略,各单位要在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做好战术执行者,进一步加深理解,狠抓落实;要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精神,逐步在实践中摸索好实现“三个地球”愿景的具体工作方法,及时向总局反馈,用实践来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发展战略及愿景。       赵平强调,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执行的第四年,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对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2020年,总局目标导向的原则不会改变,所有单位都要跟上总局的发展步伐。各单位要抓好完成项目的收入确认,抓好在建项目的推进实施,发挥项目管理的“提效率、降成本、压‘两金’、控负债”作用。       赵平指出,下一步工作中,总局要推行分类授权,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要重塑总部职能,探索完善更加高效的管控体系;要加强投资管理,发挥投资引导作用;要在稳妥有序开展对外合资合作同时,加快低效无效投资清理退出;要创新投资方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赵平要求,各单位要破除传统思维定势,进一步树立大地质、大市场的新观念,立足自身,放眼世界,看大事、想大事、谋大事;要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激发企业内在活力,更好参与市场竞争;要继续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赵平指出,“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首个五年规划,总局已制定了“十四五”规划编制方案,下一步要抓好落实和全局“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到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的要求和方向;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效益与规模两个方面;聚焦主业、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问题导向、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       赵平强调,各单位要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以高质量党建带动高质量发展。各单位要针对“领导人员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所办企业与本企业业务往来”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长效机制。全面落实纪委监督责任,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纪检监察机构建设,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为总局改革发展、转型升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各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80余人参加会议。...
  • 07
    / 11
           11月5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正式与驻马店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开启务实合作新征程。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兴旺,驻马店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是西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南局党委书记、副局长江新华,总工程师王桂香,驻马店市副市长贾迎战等参加签约仪式。       刘兴旺表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作为全国唯一从事化工矿山资源勘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央企,将主动承担起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努力把国家的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保护好,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将依托自身的开发技术、管理理念和专业的技术团队,把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向驻马店市倾斜,打造央企与地方合作的典范,打造中原地区矿产开发、土地整治、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样板工程。希望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务实合作、诚信履约,共同推动驻马店市经济的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       朱是西表示,驻马店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市,矿产资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等特点,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驻马店市、县两级高度重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初见成效。驻马店全市各级有关部门将以合作为契机,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在驻马店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良好的要素保障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保障协议的各项内容落到实处,一同提升驻马店市在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实现地区经济的加速崛起。       会后,刘兴旺召开部署动员会并要求: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决策,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央企,我们要充分利用本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机遇,由河南局牵头,广泛开展驻马店市域范围内的化工矿产资源勘查、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业务,助力驻马店地区以及中原地区的绿色生态文明建设。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规划发展部、经营管理部、资本运营部相关人员,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河南局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 07
    / 11
    李中明(前左一)领奖领队唐进军(左一)领团体三等奖  11月4日下午,由湖南省煤田地质局3名选手组成湖南代表队参加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地质勘查行业职业技能(钻探)竞赛总决赛载誉归来,湖南省煤田地质局专门组织欢迎会,向代表队表示祝贺,并邀请领队和参赛选手交流参赛体会、总结参赛经验。院长何寄华,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曹幼元出席会议。   本次大赛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河北张家口举行总决赛,决赛内容分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包括钻进岩样、钻具组装、泥浆性能测试与调整等,共有来自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中央直属地勘单位27支代表队的81名选手参赛。湖南代表队喜获佳绩:以总分第四名的成绩荣获团体三等奖,李中明获钻进岩样单项第一名,地质院获“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技能人才培训突出贡献奖”,417队、214队获“优秀组织奖”,3名参赛选手均获“地质勘查行业钻探优秀人才”荣誉称号。   为做好此次参赛工作,地质院高度重视,精心筹划,从组织预赛到备战国赛做了大量工作:于9月19日至29日,在院系统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地质钻探职业技能竞赛,为参加国赛选拔人才;选拔赛后,即组织选手们进行集中强化训练,严格按照国赛规则,白天开展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晚上进行理论培训和模拟考试,实操训练中,选手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即一名选手操作,其他选手按打分表打分并进行点评,力求做到“规范、标准、准确、到位”“心到、眼到、手到”;10月5日至9日,专门组织选手们到张家口国赛赛场进行了场地适应性训练。此外,还由有色一总队安排专门团队从场地布置、设备准备、后勤保障等方面为选手们从赛前训练到比赛过程提供全程赛事服务。       座谈交流时,代表队领队唐进军高度肯定选手们备赛的刻苦努力,他说道:“去比赛时,他们还专门从湖南背了一套取芯器总成去,利用晚上的时间在酒店里抓紧操练;同时,利用休息时间,通过互问互答的方式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在谈到选手们在比赛现场的表现时,他特别说到一些细节:“由于比赛使用的钻具以及泥浆、降粘剂等设备、材料与我们平时训练时使用的有较大差异,对选手们的现场发挥不利,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心态,利用各自上场比赛的时间差,积极交流经验,沉着冷静应战,最终取得了不俗的团体成绩。李中明更是完全不受上午在泥浆性能测试与调整项目比赛中的不利影响,在下午的钻进岩样项目比赛中,成为该赛项唯一一个打出‘十全十美’好成绩的选手,勇夺单项第一。”   李中明代表参赛选手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他说:“此次参加国赛,心中充满了感恩。通过参加比赛,也加强了与全国各地勘队伍的交流,感觉我省的钻探和山东队等强队还存在一定差距。希望院里能够加大对钻探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钻探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强技术交流,整合全院钻探力量,在定向钻进技术、页岩气煤层气地热等新能源钻探等方面开展科研创新,推动钻探产业的发展。”   曹幼元在发言中向参赛选手们表示祝贺,向为顺利参赛付出努力的相关单位(部门)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从对工匠精神的解读、钻探工作的重要性、钻探工作的难度及钻探技能人才的成长、全院产业统筹发展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体会。   何寄华作总结发言。他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既展示了我院技能人才爱岗敬业的专业能力,也彰显了湖南省地质院勇争一流的风采。他希望,全院要继续以工匠精神推动地质事业的发展,以获得的荣誉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成长,同时,要加强各方面的统筹,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   据了解,本次大赛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由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指导,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是对我国地质勘查行业钻探技能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阅。本届比赛,产生了3名“全国技术能手”及多名“地质勘查行业钻探优秀人才”,产生了“团体一等奖”1名、“团体二等奖”2名、“团体三等奖”3名,决赛总分前10名的参赛单位获“地质勘查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获奖选手单位领导,赛事服务单位领导,院组织人事部、宣传中心、地质工会代表,院工程地质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欢迎会。...
  • 04
    / 11
            10月29日—11月1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参加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地质勘查行业职业技能(钻探)竞赛决赛。本次竞赛由经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由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指导,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共同主办,共有省级赛区和中央直属地勘单位的参赛队伍27支,81位参赛选手参加比赛代表了全国地勘行业钻探技术最高水平。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组建“化工地质代表队”,由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姚超美带队,内蒙古院杨卫国、王俊义、湖北院卢金梁代表我局参赛。三位参赛队员在实际操作项目中沉着冷静、发挥出色,荣获“地质勘查行业钻探优秀人才”称号,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获本次竞赛“优秀组织奖”。       参加此次钻探竞赛,是对钻探技术人才的一次锻炼,展现了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钻探职工风采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推进我局地勘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柱,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将在提高广大技能人才自身技能水平的同时,激励和带动更多技术人员提高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对资源保障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
  • 04
    / 11
           一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使三晋大地的壮美俊秀蜚声海内外。拥有好风光的山西还拥有“好资源”,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曾点亮全国一半的灯,为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然而一段时期对煤炭的过度依赖和粗放开采,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破坏严重、经济一度断崖式下滑等结果,给山西人民带来切肤之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能源改革发展、筑牢能源安全基石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为山西做好能源工作指明了方向。2017年6月,总书记视察山西,充分肯定了山西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的战略抉择。山西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努力把山西能源发展的“厚重势能”转化为推进能源革命的“强劲动能”,煤炭增加值占工业比重明显下降,新兴产业比重快速提升,“一煤独大”的格局正在改变。       2019年5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对山西改革发展的又一个顶层设计。10月22日,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致贺信指出,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中国高度重视能源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方位加强能源合作,维护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山西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重要论述为指引,实施好这样一场为全国探路示范的引领性改革、破解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性改革、贯通各领域的全局性改革。聚焦节能提效这个“首要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能源消费革命位列“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之首,凸显节能提效“第一能源”的重要地位。推动用能方式从粗放浪费向集约高效转变,对山西而言,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要求。        面对山西节能工作压力大、潜力更大的具体实际,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能源消费“双控”工程,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能结构、倡导绿色生活上持续用力,保障优质增量用能。如今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约60%,太原成为全球首个出租车纯电动化的城市。绿色低碳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促进新兴能源产业迅速壮大。2017年7月,首批比亚迪K8纯电动客车在太原下线,吉利、江铃、大运等知名企业也纷纷在山西建立生产基地,2018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已占到全部汽车产量的30%。过去,山西人是望着山脊沟壑间载满煤炭的重型卡车扬尘而去;如今,山西人看到的,是高速路上自家生产的新能源车源源不断驶向全国各地。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问题,将之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山西深入推进城乡清洁供暖,开展“煤改电”居民采暖用电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化交易试点,11个设区市建成区全部成为“禁煤区”,清洁取暖改造覆盖210多万户,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城郊村民从前冬季取暖时,煤堆在院子里,又脏又乱,每隔几天就要擦一次窗户,现在用上了壁挂炉,家里既暖暖和和,又窗明几净。       今后,我们要切实把能源消费革命摆在战略优先位置,把节能和提高能效作为重要突破方向,加快促进用能结构和方式深刻变革,逐步形成以较少能源消费增量支撑转型发展的积极态势。       ——持续推进观念更新,使全社会认识到,节能是比开发更为优先的能源来源,是引领能源供给、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建立节能优先制度体系,推进能源消费制度建设,探索建立用能权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强用能预算化管理,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升节能管理市场化专业化水平。       ——开展节能专项行动,实施覆盖全社会的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行动,在集中用能领域推广清洁能源,广泛开展煤炭等量减量替代,稳步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推行清洁供暖要做到惠民利民,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积极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创建地暖供热示范区,稳步推进风电供暖,切实降低取暖成本。强化绿色多元能源供应体系这个“硬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变化。在提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的同时,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特点。当前,山西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正在由总量去产能向结构优产能转变,但煤炭开发利用方式粗放、新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仍亟待破解。        一方面,大力推动煤炭产业“减”“优”“绿”。近3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8841万吨,总量全国第一,先进产能占比由2016年的36%提高到目前的68%。全省煤矿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建成45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占全国总数的28%。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3家,2019年预计新增42家,昔日满是煤灰的矿山如今已绿树成荫。建立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国家标准,全面完成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改造。推动煤制油生产能力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体系,加快煤由燃料向原料转变,原来因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而弃采的高硫煤,经过国际先进技术加工后,华丽转身为高品质高附加值可替代进口的“太行”牌润滑油及高端精细化学品,“臭疙瘩”变成了“香饽饽”。       另一方面,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实现煤与非煤“两翼齐飞”。立足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积极壮大新能源产业,能源供给初步实现由单一煤电向煤层气、光伏、风电等多轮驱动转变。开展煤与煤层气共采,山西煤层气地面抽采量占全国90%以上。鼓励新能源发电参与电力直接交易,新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装机比重突破30%,光伏领跑者发电规模全国第一。大力推进风电开发,统筹晋北风电基地建设和中南部低风速资源开发。晋北的雁门关外,湛蓝的天空下,一架架银色风车昂首矗立、绵延百里,巨大的叶片迎风旋转、播撒光热,成为晋北这片昔日古战场的新景观。晋南的中条山上,一排排蓝色光伏板整齐排列在蜿蜒的山坡上,随着山势绵延起伏,在秋日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的电能送入千家万户。当地老百姓感慨:没想到以前“种啥啥不活”的荒山秃岭,现在成了“美呔呔”的致富宝地。       中央决定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给山西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带来新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加快构建绿色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       ——深入推进煤炭开采利用方式变革。珍惜煤、用好煤,把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国际标杆立起来,加快煤矿开采方式变革,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和煤矿智能化改造。加快煤炭利用方式变革,开展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试点,大力发展煤基新材料产业。用好国家赋予综合改革试点的财政、税收等支持政策,及时出台配套措施,支持企业、银行、政府协同推进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创造最有利的体制环境,以“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打赢这场战役,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甩掉煤炭头上的高污染、低附加值帽子。       ——深入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勘采用变革。深化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体制改革,有效遏制“占而不探”、“圈而不采”,推进“采煤采气一体化”。沿黄地区的煤层气资源,与页岩气、致密气“叠置成藏”,要打破矿权分设制度障碍,开展“三气”综合开发试点。精准对接京津冀和省内需求,加快全产业链布局,扩大市场化交易,充分发挥晋城煤层气示范基地建设牵引作用,有序建设14个省级以上煤层气规划矿区,加快管网互联互通和储气能力建设,打造国家非常规天然气基地。       ——深入推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模式变革。加快山西光伏风电基地建设,支持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把准集中式做大做强、分布式做小做精两个重点,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技术进步,创新发展模式,重塑产业生态,率先实现风光发电平价上网。把发展氢能与焦化行业提质升级相结合,统筹推进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及配件、氢燃料汽车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制、储、加、运、输、用全产业链布局,全力把握这一未来产业的发展主动权。激发能源科技创新这个“源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从能源战略安全和国家发展的全局看,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前,山西能源领域科技与产业不相协同、重大技术储备不足等瓶颈制约依然存在,只有加快能源技术革命,才能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下大气力攻克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难关。晋煤集团突破了国际公认的无烟煤地面抽采“禁区”。潞安集团承担建成了全球第一个工业化煤矿乏风蓄热氧化热电联供项目,是全球最大的乏风氧化利用发电站。北方通用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适用于低浓度煤层气的发电机组科研样机试制。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联合省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共同实施“深部煤层气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集中攻关能源重大关键技术。实施石墨烯储能超级电容器项目,发展出绿色环保、低能耗水系电极制备工艺。攻克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实现了炉内超低排放,对推进低热值煤清洁燃烧、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着力推进能源先进技术应用。启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建设工作。2017年12月,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构建新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如今,依靠科技创新、技术革命引领能源发展已逐步成为共识。从祖辈拿“手刨”到父辈靠“机割”,再到现在用“智采”,山西不少矿工家庭一家三代亲眼见证了科技创新引领采煤方式发生巨变。能源技术革命,切切实实增进了山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自豪感。能源科技创新对能源革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要通过综合改革,在统筹推进能源技术革命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深入推进能源科技创新相关体制变革。加快构建联接全国、面向世界的研发平台,营造良好环境,实施好“三晋英才”计划,打造能源革命高端智库,不断吸引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集聚,促进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主动承担重要攻关项目。为进一步加快煤层气勘查开发步伐,推进增储上产,山西要在复杂矿区联合攻关、低产井技术改造、新区块加速勘查、“三气”共探共采等方面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       ——加快推动成熟技术产业化。加强与能源革命相关的中试平台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紧跟世界能源技术迭代步伐,编制能源技术革命规划和路线图,奋力抢占能源领域科技制高点,打造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打通能源体制变革这条“快车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当前,我国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电改、油气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但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未有效破解,一些涉及多方面利益调整的改革举措有待研究出台,这些问题在山西表现也很突出。只有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才能充分释放能源发展活力。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率先在全国开展电力现货交易试点,电网、发电、售电、电力用户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成为国家电网运营区第一家股份制电力交易机构。推进增量配电试点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增量配电业务试点。       推进煤层气体制改革。建立了省内天然气(煤层气)管道运输价格监管机制,完成了省内管输企业价格成本监审工作任务。建立了煤层气矿业权退出机制,对不足法定最低勘查投入要求的煤层气区块实施了核减。围绕资源开发、管网运营、消费利用上中下游三大环节,全面推进全产业链体制机制改革。今年对两个区块煤层气探矿权挂牌出让,实现了多个“首次”:首次在全国煤层气区块出让中采取了挂牌方式,进一步丰富了具体出让方式;首次通过网上交易平台接受企业报价,并采取自由报价与限时竞价相结合的方式,节约交易成本、便于社会监督;首次适用矿业权出让收益新规定,竞得人正式签署挂牌出让合同后,须缴纳首期出让收益(约定为总额的30%)方可取得探矿权,终结了无偿取得煤层气探矿权的历史。       深化能源领域国企改革。省委与省属煤炭类国企签订转型发展目标“军令状”,要求从2018年至2020年,省属国企煤炭先进产能比重提高到70%以上,煤炭转化率提高到40%以上。依托龙头企业推行行业兼并重组,推进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现代化工、燃气等一批新的企业集团挂牌成立。       下一步,我们要准确把握综合改革试点与能源革命的内在逻辑,不断加大体制和政策创新力度。       ——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方面,我们不仅要补课,而且要力争走在全国前列。各级领导干部要破除资源依赖意识,着力解决市场理念不浓问题。通过今年“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离了矿产资源就不会谋发展”的路径依赖正逐渐被摒弃。我们将巩固深化大讨论成果,把思想解放的成效转化为推进能源体制革命的行动。       ——深入推进能源商品流通机制变革。加强能源市场建设,进一步放开能源竞争性领域,创新与外省能源合作的形式,主动开辟新市场。积极开展城乡居民用电市场化改革探索,提升农村电网水平,强化农村用电服务,拓展农村用电市场。探索开展能源商品期现结合交易,带动能源金融的培育壮大。主动对接我国现有期货交易机构,联合组建交易平台,科学设计交易产品和品种,强化价格发现功能,形成服务体系,实现能源商品交易内涵和方式的历史性突破。       ——深入推进与能源革命相关企业发展方式变革。着力支持与能源革命相关企业特别是能源领域企业发展方式变革,让各类所有制企业都分享改革红利,做优做强。推动能源领域国有企业以煤为基,扬长弃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中。以更大的诚意和决心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国企建立更加适应市场竞争、更能激发活力的经营机制。要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做能源革命科技创新社会化服务平台,助推民企提质发展。走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这条“必由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当今能源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目前,山西开放范围还不够大,开放程度还不够深,需要在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近年来,山西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大清洁能源外送力度。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与国际能源署联合发表合作意向声明,推动与国际能源企业合作,取得务实成果,有效拓展了能源对外合作空间。       努力推进电力跨省跨区交易。与兄弟省份共同拓展省外电力市场新模式,探索燃煤机组和新能源机组按比例打捆外送,加强与受电省市的沟通协商,鼓励可再生能源电力参与跨省跨区市场交易,开展省间发电权交易,丰富了晋电外送的品种。2018年向省外输送电力927.1亿千瓦小时,增长19.6%。       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精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度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打造京津冀、雄安新区、环渤海清洁能源保障基地。       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大力推进能源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能源装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省内一大批煤焦及装备制造领域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就能源矿产、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对接,有的已取得实质性成果。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能源革命的必由之路。山西虽然地处内陆,但要牢固树立内陆和沿海同处开放一线的观念,把能源革命作为山西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推进区域能源协同发展。主动融入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加强与华北、华东等地区互动合作,完善区域能源协作和利益补偿机制,着力消除行政壁垒和市场障碍,补齐能源基础设施短板,扩大清洁能源外输规模,协同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协同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协同培育能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近年来,山西与国际能源机构、世界银行、一批外国友好省州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关系,要进一步加强对接交流,在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山西企业与美德法韩等国知名企业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要继续深化与全球能源领军企业的合作,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打造国际合作示范项目。       ——继续扎实办好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认真学习借鉴全球全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模式、新经验,进一步丰富拓展能源革命的山西实践,不断为推动能源低碳发展贡献山西力量。努力把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和权威话语权的能源领域高端对话平台、科技成果发布平台和国际合作对接平台,建设成为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的知名论坛。       昔日安当“煤老大”,今天争做“排头兵”。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殷切期望,狠抓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重大举措落地,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加快推动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见到成效,全力建设全国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非常规天然气基地、电力外送基地、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和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努力实现“能源革命、牵引转型,国内示范、全球影响”的战略目标。       从雁门关到中条山,从吕梁山到太行山,山西3700万人民群众沐浴着能源革命的阳光雨露,正踏上告别“黑色”,开启头顶“蓝色”、脚踩“绿色”、放飞“彩色”梦想的新征程。(原载《求是》2019年第21期)...
  • 02
    / 11
           10月31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东煤炭地质局工会联合技术质量部在广州嘉禾举办科技沙龙,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东煤炭地质局科技工作者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推进科技兴企战略,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广东煤炭地质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周芹出席活动。       首先,参加活动人员学习了与公司(局)业务相关的前沿科技,分享了BIM技术在珠海万菱项目的应用成果,随后,参加活动人员结合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和公司(局)未来科研方向进行了交流研讨。       在交流研讨中,参加活动人员踊跃发言。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前沿科技的应用、前瞻性技术研发、公司(局)未来科研方向等方面加强和创新科研工作,从提高科技创新意识、设立科研基金、建立交流展示平台、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管理,纷纷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要加强地质与基础板块科研的融合,争做地质技术最强的基础施工队伍和基础施工最强的地质技术队伍。       公司(局)技术质量部、企业文化部全体工作人员,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全体人员和各直属单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共50余人参加活动。(参会人员合影)(会场情况1)(会场情况2)(会场情况3)...
  • 01
    / 11
           日前,山西省煤炭地质局研究院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被共青团省委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这是研究院暨获得省级“工人先锋号”、“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后的又一省级荣誉称号。       研究院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矿安所)是由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准的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机构,拥有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乙极资质,业务为煤矿井下安全测试、矿山地质及瓦斯(煤层气)的室内检测和科研项目,是服务我省煤矿安全监察的重要技术支撑机构。       自2014年开始创建 “青年文明号”以来,研究院就将创建“青年文明号”作为凝聚人心、激发职工奋发向上精神、争创一流业绩的重要动力,建立了“党政重视、上下齐抓共管、全院各部门配合”的创建长效机制。从组织上、工作机制、人才培养和平台搭建上均予以充分保障。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几任领导班子接力推进创建工作并与当前的工作紧密结合,以经常性督导推动创建工作,使创建活动收到了预期效果。围绕创建目标,扎实有效开展创建活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推动创建工作出实效。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落实青年文明号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创建档案;优化创建环境,以院网站、微信群、广告屏为依托,加强相关宣传;落实创建措施,年初有创建计划,年终有创建总结。党建带动文明创建,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将“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纳入其中统筹推进。开展“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多措并举促进安全生产。发放“青年文明号”服务卡,自觉兑现服务承诺。组织“青年岗位能手”和“爱岗敬业好青年”活动评选,营造了爱岗敬业、履职奉献、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开展帮扶活动,彰显矿安所青年职工爱心奉献精神。结合自身特色,全力打造创建品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围绕青年人才培养,厚植创新基因,积极构建创新生态、打造创新文化。在创建过程中涌现出张绍韡、解锡超、李祝、张鹏、李健等一批科技创新先进典型,成功推出了一批技术革新成果,完成我省六大煤田共伴生资源调查与评价,成为服务全省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排头兵,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成功申报了4项国家专利,连续两年独立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成功获批。...
  • 01
    / 11
           近日,第31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暨《天然气工业》首届青年编委成立会议在合肥召开,重庆地质矿产研究所页岩气分院陆朝晖博士参加会议并入选青年编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智、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及《天然气工业》编委会主任马新华等专家、领导出席会议并为首届青年编委颁发了聘任证书。       《天然气工业》是国家级期刊,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四川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是全面报道中国天然气工业的技术应用类科技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