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 08
    / 08
    物探院河北分公司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责主业,以物探专业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继成功中标黄河河道治理工程堤防安全无损时移探测方法物探项目之后,凭借在浅层地下空间探测的特色技术优势,于日前成功斩获三峡大沫水电站场地稳定性评价采空区背景噪声探测项目。 三峡大沫水电站位于四川乐山市,于1998年5月投产发电。近年来受地质环境影响,部分厂房、消力池、变电站等出现明显开裂、沉降,经过多次修复,变形仍在加剧,严重危及水电站的安全运营。为了查明场地变形原因,河北分公司组织专家经过实地踏勘,采用我院集成研发的背景噪声成像技术对厂区所在的管山煤矿采空区进行精细探测,查明采空区上覆岩体岩性特征、分层及物性指标,为后续开展地表变形规律分析、数值建模奠定了基础,切实保障水电站安全高效运行。本项目的实施是物探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地质立本,深化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转化,在查明相关地质要素的基础上提供地质解决方案的又一次成功实践。物探院将进一步围绕地质产业链持续深耕,全方位拓宽服务领域和市场区域,全力构建服务于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的发展新格局。...
  • 08
    / 08
    近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三队使用新型车载钻机在山西煤层气开发项目进行首次施工,日钻效达423米,实现首战告捷!施工现场据悉,该车载钻机采用模块化、集成化装置,具有快速成井、机动灵活等特点。施工中,项目组仅用2个小时就完成了一开钻进(孔径311毫米)、下管(直径139毫米)及固井作业,纯钻30个小时终孔,孔深565米,创造了该队钻效的最高纪录。该设备在煤层气开发项目中的成功运用,既解决了快速、安全钻探成井等方面的难题,又为该队在大口径应急救援技术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对该队后续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大口径钻探施工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山东局三队立足主责主业,积极拓展地质服务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开展钻探装备提升行动;着力构建科研技术团队,明确主攻方向,扎实推动项目科研化进程;充分发挥基础性、公益性职能,以应急抢险救援为己任,持续树牢“平战结合、积极备战”意识,以项目探索设备性能,用项目磨炼钻探技能,在钻探技术提升、钻探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05
    / 08
    7月29日,由陕西省地热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陕煤地质集团(重点实验室)承办的“标准化知识培训班暨2022年地热能陕西省地方标准编撰启动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能源局二级调研员王壬到会指导讲话、集团副总经理杨文海致开班辞,标委会秘书长张廷会主持会议。王壬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集团在地热能标委会建设和地热能标准化工作中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彰显了国企的担当和责任,表示省能源局将全力支持标委会工作。杨文海在致辞中介绍了集团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鼓励参培人员认真学习,提高标准化意识,为地热能行业标准化工作和集团高质量发展发挥智慧和力量。会议邀请了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质量研究中心主任马明和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技术带头人、省质监局标准化专家库一级专家骆红现场授课。两位专家分别就“《地方标准制定规范》(DB61/T 1214-2020)和《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1.1-2020)”进行了授课。标委会秘书处韩元红博士对陕西省地热能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进行了解读。通过学习,参培人员加深了对标准化工作的理解,丰富了标准化知识体系,提升了标准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了标准化工作的信心,为今后开展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训会结束后,进行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的2022年地热能陕西省地方标准编撰启动会,参编人员分别就标准制定工作进度、牵头单位和参编单位分工、阶段工作部署等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交流,明确了下一步标准制定工作安排。本次培训会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文 薛宇泽/摄影 吕婷婷...
  • 05
    / 08
    8月3日,在国家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中,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局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黄河上中游自然资源智能遥感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成功获批。该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围绕黄河上中游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荒漠化治理、自然资源监测、生态环境评价等重点领域,聚焦自然资源智能遥感技术创新与工程化应用,开展黄河上中游自然资源多源遥感数据统筹保障、专题信息智能挖掘、智能遥感监测技术应用示范与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智慧黄河”建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该中心的获批将进一步推动我局积极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促进智能遥感监测技术创新应用,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04
    / 08
    确立节水、治水、保水、找水、用水新思路,服务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助力鄂尔多斯新形势下能源保障任务有序完成。7月25日,鄂尔多斯市市长杜汇良、中煤水文地质局局长蒋向明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政企合作,保障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达成共识。“发挥煤矿防治水核心主业技术优势,把解决煤炭企业‘水的疑难杂症’作为己任,积极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专业技术保障。”蒋向明说,术有专攻,中煤水文地质局在长期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拥有翔实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在资源勘查、煤矿防治水(保水采煤)、绿色开采、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及煤矸石环保处理等领域以专家团队的科学分析论证,全方位服务鄂尔多斯煤炭资源绿色高效安全开采。“中煤水文地质局在鄂尔多斯煤炭行业与地热新能源发展的‘双机遇’期,进行‘区域化+专业化产业’新布局,围绕‘煤炭基地西移’,实施以鄂尔多斯等为重点区域的产业发展西移布局,开展深入务实合作,加快试点项目的启动落地,助力鄂尔多斯在新形势下能源保障任务有序完成。”蒋向明说。杜汇良介绍,鄂尔多斯是呼包鄂榆城市群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能源保供和市域内黄河流域“四水四定”的重大使命,中煤水文地质局打开了从“节”水、“治”水到“保”水、“找”水、“用”水的新思路。中煤水文地质局的专业技术优势与鄂尔多斯市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合作空间巨大。希望双方尽快建立协同机制,发挥央企技术、人才优势和平台作用,共同推动具体项目尽早落地实施。据悉,中煤水文地质局长期坚持“勘探找水、开发利用水、煤矿防治水、取热不取水、处理污染水”的“五水兴局”产业发展思路,利用“三大核心技术”,以煤矿防治水为核心主业,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专业技术保障。以生态环境治理为支柱产业,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地热新能源开发为新型产业,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近日,中煤水文局集团资源勘查公司在鄂尔多斯挂牌,同时中煤水文四队西迁鄂尔多斯,该局产业发展西移布局又迈出重要一步。...
  • 28
    / 07
    近日,在2022第八届中国(南京)国际管网展览会上,地下空间公司携行业新技术、新装备在本届展会盛装亮相。在本次展会中,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下空间公司、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等单位参展,全面展示了总局在城市地下空间方面的全产业链业务,内容涵盖地下空间数据采集与信息化建设、道路及管道病害检测、地下设施维护、智慧化运维等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本届展会上,地下空间公司携希姆雷斯SUV1500M移动版紫外光固化修复设备一经亮相,便吸引众多观众和同行单位观摩,并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约300万元。SUV1500M设备主要用于对城市老旧排水管道进行功能性修复,能够实现在不开挖路面情况下安全、高效、快捷地恢复管道安全运行,借助电子辅助和文档系统实现可靠的固化工艺,可用于DN200到DN1200(可扩展至DN1600)的管道修复工程。该设备目前已经在北京、天津、重庆、南京、深圳、长沙、宁波等20余个城市的管道非开挖修复中得到应用。此次参展,进一步提升了提升地下空间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对市场开拓起到了积极作用。地下空间公司将以此次参展为契机,聚焦主责主业,明晰发展方位,不断深耕城市地下空间专业领域,打造地下空间板块,实现总局地下空间专业板块的快速发展。...
  • 27
    / 07
    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委托北京国化石油和化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公示了“碳排放管理员职业能力建设基地(2021)”名单,总局干部学校成功入选。全国碳排放管理员职业能力培训基地建设是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由中国石化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牵头,会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等六大行业协会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过自主申报、服务中心初审、第三方认证机构评价等流程,干部学校作为煤炭化工地质行业培训单位,与96家高校和单位成为全国首批培训考试基地。干部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及要求,面向社会开展碳排放监测员、碳排放核算员、碳排放核查员、碳排放交易员、碳排放咨询员5个工种的培训、考试及认定工作。这是干部学校首次获得国家级职业培训基地资质,将对提升培训核心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
  • 27
    / 07
    近日,第12届新疆国际矿业与装备博览会及矿业合作论坛、第17届新疆国际煤炭工业博览会在乌鲁木齐红光山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煤航集团受邀参展。煤航集团致力于矿井智能化顶层设计规划,结合《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等行业规范,提出“112+N”煤矿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在展会上全面展示了智慧矿山综合管控平台、智能地质保障系统、水害监测预警系统、智能通风系统、智能化选煤厂、AI超脑系统等优势产品,为新疆矿山企业安全、高效、绿色运营贡献煤航智慧。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强势驱动下,煤矿智能化产业发展迅猛,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煤炭基地,煤矿智能化市场需求旺盛。展会期间,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中煤能源哈密公司、华电准东能源、河南能源新疆投资控股公司、新疆特变电工集团、新疆民祥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地矿局、新疆煤田地质局等单位领导莅临煤航展台,详细了解相关系统产品,达成多个合作意向,为深入服务西部地区矿山企业智慧化转型,推动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煤航智慧矿山将立足高起点,以促进矿山产业转型升级为己任,构建“112+N”煤矿智能化应用的顶层设计,为矿山企业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打造中国智慧矿山技术服务一流企业。...
  • 27
    / 07
    7月23日,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商务厅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发布会”在西安市航天基地举行。会议发布了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榜单及《2021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发展报告》,煤航集团喜获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潜力企业”称号。近年来,煤航集团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战略机遇,以“煤航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四中心一平台”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赋能行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向着打造中国地理信息产业领军企业的目标昂首迈进...
  • 27
    / 07
    7月20日,中央有关部门赴青海工作组自然资源部矿业权管理司司长邓国平、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副司长吴秀丽一行在青海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王卫东的陪同下,前往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现场调研督导。总局副局长、党委委员、木里项目总指挥长王海宁,总局一级首席专家、木里项目副总指挥长王佟全程陪同。工作组先后前往聚乎更3、4、5、9、8、7号井和莫纳措日湖综合整治项目现场,察看各治理区地貌整形和复绿返青情况,听取木里矿区综合整治项目工程整体情况的介绍。工作组对总局提出的“一坑一策、渣土回填、边坡稳定、水系连通、构建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思路表示认可,对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取得的效果表示满意,认为基本实现了“两年见绿出形象”的任务目标,再现了木里草原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象,为下一阶段的中央验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工作组对总局在木里项目展现出的务实奋进、苦干实干的过硬作风和央企“国家队”形象予以高度评价。项目现场,王海宁同王卫东、海西州委书记王定邦就项目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表示总局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在青海大地,加强同海西州政府的战略合作,高质量圆满完成木里项目收尾工作,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在青期间,王海宁还参加了第二十三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拜访了青海省政府副省长刘超,财政厅厅长冯志刚、自然资源厅厅长杨汝坤等政府部门相关领导,就木里项目工程结算、后续管护以及以往在青海投资项目收益等事宜进行了交流。总局矿业事业部总经理、木里项目副总指挥长郭晋宁,以及项目部相关人员参加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