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地勘局局长高端访谈|砥砺前行!江苏煤炭地质局转型转出新天地
来源:中国矿业报日期:2020-10-16浏览量:1071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地质行业的深刻变革,地质工作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近日,中国矿业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江苏煤炭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蔡卫明,试图寻求一个更为清晰的答案。

3.png

       中国矿业报记者:今年初以来受疫情影响,不少行业出现下滑,江苏煤炭地质局却能顺利实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胜利”,是怎么做到的呢?

       蔡卫明:今年1月~8月,江苏煤炭地质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年度计划序时进度,经营收入同比增长42.3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18%,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23%。这个成绩单实属不易。

       今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苏煤炭地质局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做到两不误。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局疫情防控进行周密部署,及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所属各单位迅速响应,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在全面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为企业尽快复产复工创造条件。江苏中煤长江生物科技公司被列入国家发改委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江苏远方动力科技公司成为常州市第一批复产企业,江苏金石稀土公司成为徐州沛县第一家复工企业……局领导以身作则,带队走访淮安、徐州、南通、常州等地方政府和中天钢铁、法尔胜、淮河能源等企业,谋求产业发展合作。一些企业采用远程办公、云投标等方式,确保将市场份额牢牢抓在手中,上半年全局仅项目储备同比增长了110%。

       中国矿业报记者:最近几年,江苏煤炭地质局在改革方面大刀阔斧,还入选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在改革创新、管理创新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呢?

       蔡卫明:近几年,江苏煤炭地质局改革发展应该说是实现了良性循环,“两利三率”指标均有较大改善,职工人均收入已突破10万元。这几年的较快发展,跟我们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提升全面管理密不可分。

       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中创造自身特色。我们注重战略引领,围绕中国煤炭地质总局“11463”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方案,谋划江苏局“14166”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着力打造能源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修复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先进、国内一流的地质企业集团。根据总局对我局提出的“奋力拼搏、续写辉煌”的要求,结合实际每年确定一个工作主题,2017年以来先后提出“扭亏增盈、提质增效”“强基拓新、加快发展”“转型突破、 高质发展”“创新引领、高质发展走在前”主题,这些工作主题都具有针对性,目的就是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拓展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各类要素推动发展的活力。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第一动力,全局上下联动推进,内外发力,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我们根据形势变化修订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短板考核、分类考核,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经营者积极性。在企业整合重组方面,我们顺应“小事业大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方向,通过代管、托管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按照“双百行动”总体要求,围绕“五突破一加强”,完成集团公司董事会组建工作,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并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我们坚持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突出依法治企,将法律审核嵌入管理流程,在较大规模企业配备总法律顾问,强化对重大事项法律把控。近三年来,全局没有发生一起经营敞口风险。注重深挖潜能降本增效,大力推行现场标准化建设和目标成本管理,积极推进“成本测算-锁定利润-内部招标-风险抵押-过程监控-绩效考核”项目成本管控“ 六步法”等精细化管理方式。加强集中采购和项目分包,强化“两金”清理和降杠杆、减负债等工作,使项目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强化对标工作并纳入年度业绩考核,督促各单位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中国矿业报记者:江苏煤炭地质局在转型升级方面成绩斐然,围绕主业开辟了不少新的领域,请问有哪些好的经验?

       蔡卫明:在传统地勘市场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只能是死路一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纵深推进,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求,这为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我们积极响应总局提出的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和国家队号召,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建设“双轮驱动”,不断拓展地质服务领域。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我们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抓手,紧盯市场前沿重实效,努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局已拥有国家授权专利219项,软件著作权11项、标准17部。我们围绕总局“11410”科技发展思路,着力“地质+”产业链,谋划“12496”科技工作方针,确立了关闭矿山综合治理、地热能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修复等九大创新方向,布局了特种钻探、城市地质、地下空间探测与开发利用等六大创新平台。充分利用江苏省科技大省、经济强省的资源优势,加强校企联合、央地对接,先后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建矿山地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石油、中盐集团联合共建盐穴储气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今年还成立了南京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工作站。我们不拘一格引进成熟领军人才,带动了相关核心技术突破,带活了一片新市场,带来了一个新的产业。同时,出台了首席专家选拔制度,为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蓝图再美好,不落实到行动上始终是空中楼阁。我们始终把产业建设作为突破口,不断夯实企业平台建设,加快转型升级落地见效。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投身“三个地球”建设,结合实际确立了产业转型“四大抓手”,部署了煤矿固废处理、矿井防治水、污染土壤调查与修复治理等领域“九大突破”专项行动,挂图作战、对标对表,强力推动新兴产业布局和拓展。尤其在矿山全生命周期地质服务、湖泊蓝藻治理、盐穴储气储能库建设、深层卤水钾盐勘查等领域,提升了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擦亮了“中煤长江”品牌。同时,我们联合社会资本,着力产业链建设,整合有效资源,让各种有利于发展的因素竞相迸发。如联合金融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成立专业化的投融建平台,积极参与“绿色长江经济带”建设;联合国内土壤修复龙头企业,成立场地调查、土壤修复产业平台,丰富生态环境治理手段。

       中国矿业报记者:在发展速度上,江苏煤炭地质局近几年一步一台阶。成绩有目共睹,成功进入发展“快车道”,请问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蔡卫明:我们主要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党建引领,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企业建设;一手抓干部带队伍,以提高干部治理能力推进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党的建设方面,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认真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开展“长江党建+”和项目党建示范点、“五化”支部建设,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我们持续优化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坚持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每年评选并表彰“四好班子”。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大力倡导“简单、阳光、团结、奋进”的班子文化,构建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和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牢牢把握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政治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尺子”选好干部,搭建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舞台”用好干部,把干的指向、选的风向、业绩导向统一起来。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正风肃纪的同时加大对干部激励关怀力度,坚持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出台了《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等制度,旗帜鲜明地为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广大干部实干坚韧勇创新,推动江苏煤炭地质局转型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中国矿业报记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关于“十四五”发展,江苏煤炭地质局将如何规划?

       蔡卫明:虽然今年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很大,但是江苏煤炭地质局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韧性足、回旋空间大,局党委坚决落实党中央“六保六稳”总要求,做到复工复产及时有序、市场开拓持续加力、转型升级不断推进的“三箭齐发”,坚持任务不减、目标不变,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为“十三五”划上圆满句号。

       关于“十四五”发展,我们将按照“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认真对全局产业状况进行再梳理再布局。总的原则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突出高质量发展总导向,坚持发展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抢抓机遇,坚持奋发有为,以实干佳绩彰显央企的责任担当,争取“十四五”末实现全局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在“十三五”基础上翻番,职工收入同步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