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海太长江隧道建设迎来关键节点,其A4标项目“沧渊号”盾构机成功穿越江北长江大堤,掘进突破454米,即将开启最核心、最艰险的江底穿行之旅。该隧道作为长三角核心跨江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把南通至苏州的过江时间缩短50分钟,有效打破两地跨江通勤的时空壁垒,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沧渊号”盾构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直径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盾构机得以安全、稳步推进,离不开精准的数据支撑与可靠的技术保障。自盾构始发以来,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勘测公司监测团队便同步启动了为期36个月的盾构区间监测“护航”任务,为这条超级工程的安全掘进筑牢坚实的技术根基。为确保监测工作与盾构施工高效协同,团队早在今年4月份便进驻现场,超前完成勘察核验、高危区域监测方案优化等关键工作。通过与施工方中交隧道局紧密对接,明确数据上报时效要求,配齐专业监测设备,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监测实施过程中,物测队团队共布设地表沉降监测点157处、管线沉降监测点11处、建筑物沉降监测点29处、江堤及河堤沉降监测点60处,隧道内还设68组拱顶沉降与净空收敛监测点,实现“无死角”覆盖。截至目前,物测队累计出具145期“零偏差”监测报告,是支撑盾构高效、安全掘进的核心要素,为盾构机掘进参数动态调整提供了关键、实时的科学依据,赢得了项目方的高度认可。
从“毫米级”的监测为盾构施工锚定精度,到持续打磨监测技术、探索创新路径,苏煤物测人的专业素养,深植在每一次严谨的数据校准中,也融入了每一项技术优化的探索里。监测团队将继续坚守安全底线,以更加精准的技术服务和完善的监测方案,为海太隧道后续江底掘进保驾护航,让“苏煤物测”的品牌实力与责任担当持续闪耀在“万里长江第一隧”建设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