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八大队深入贯彻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在优势矿种和重点区域找矿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地质动能。
为强化找矿突破的技术保障能力,第八大队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科研机构与高校,构建了“无人机航测+高光谱遥感+三维地质建模”的立体勘查体系,利用这一体系在永平铜矿、王坞矿区的勘查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大幅提升了勘查效率和精准度。
在永平铜矿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中,首次运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精准划分了深部含钼岩体的蚀变分带,并结合三维建模技术构建找矿模型,成功在地下600—1200米深度实现找矿突破,发现最大工业钼矿单体厚度达128米,这一突破极大地新增了永平铜矿钼工业资源量,助力矿区重获生机。
面对王坞矿区复杂的地质构造,第八大队技术团队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等多种勘查手段,圈定找矿靶区后实施钻探验证,成功发现钼矿化体。地质人员借鉴永平铜矿铜钼矿床找矿模型,结合北武夷地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特征,开展系统性地质工作,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新增了工业钼资源量,为铅山县增添了一处中型钼矿基地。
在德兴蔡家坞金矿勘查过程中,第八大队通过化探测量发现异常呈现“高大全”特征。通过槽探揭露初步掌握了矿化体产状特征,开展钻探工程,逐步探明了一处小型金矿。为进一步扩大资源储量规模,第八大队持续投入自有资金加大勘查力度,经详查系统地质工作,该矿床规模已达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