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地区,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亿多人口,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变迁,这片黑土地却风光不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东北地区发展,先后十次考察东北,三次召开东北振兴座谈会,明确指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中煤地质总局新一任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创新央地合作模式,助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和人才交流融合,共谱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拓展央地合作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央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中煤地质总局切实发挥主责主业优势,积极探索与东北地区的合作新模式,不仅对助推东北产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拓展业务领域,实现总局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央地“双向奔赴”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先算政治账,再算经济账”,找准合作契合点,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了切实找准东北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基层改革发展所急,基层人民群众所盼,中煤地质总局新一任党委弘扬“四下基层”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地方区域,走好新时代市场经营、央地融合发展路线,多次北上深入对接东北三省一区政府,先后与辽宁省政府、抚顺市政府,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进行深入对接交流。在与各地政府的深入会谈中,彼此谈需求、谈优势、谈发展、谈融合,确定了地质找矿、地热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智慧矿山建设等重点合作领域。中煤地质总局所属各单位积极行动,紧锣密鼓,分别与辽宁省国资委、辽能集团、辽宁地勘集团,黑龙江龙煤集团等相关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落实具体合作方式,包括开展项目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联合攻关核心技术、打造示范工程等。自2023年以来,中煤地质总局在东北地区累计实施项目572个,合同金额9.2亿元。
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尤其是制造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产业链条完整。然而,也正是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点,使东北地区存在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占比较大,计划经济残余影响较多,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
东北地区传统产业中,矿业占据很大比重,许多城市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矿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资源开发,一方面带来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留下许多“生态疤痕”;另一方面也使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迫在眉睫。针对这些实际困难,中煤地质总局结合技术优势开出“药方”:一是科学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二是服务煤矿安全绿色开采;三是布局地热能等新型清洁能源,为东北地区寻找一条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近一年来,中煤地质总局在东北地区实施生态修复项目115项,合同金额达6.5亿元。其中协助吉林省成功申报国家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完成吉林省辽源市东辽河上游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总承包项目、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等重点项目,这些项目辩证施策,使采矿造成的地面沉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得到显著改善,也使采矿坑、废石场变成绿地、花园,呈现出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美丽生态环境。
——服务煤矿安全绿色开采。东北地区煤矿以井工矿为主,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赋存条件差,煤层顶板涌水量大,瓦斯含量高,冲击地压大,易引发安全事故。针对这些问题,中煤地质总局探索实施了多项首创性的先进煤矿灾害防治技术研发,保障煤矿安全绿色开采。在新安西部区老空勘查项目,首次利用地空三维立体技术对老空区进行探查,降低井下安全投入,解决安全隐患。在双阳水害治理一期项目中,创新性地将底板注浆治理应用到顶板水害治理,有效减少了采空区涌水量。在铁法能源集团项目,首次探索将离层注浆技术应用到冲击地压防冲减震,破解了冲击地压难题,保障深部煤层的安全回采。同时,中煤地质总局在沈阳组建了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东北中队,并成立了东北技术研究院,进一步加大煤矿灾害防治技术研发,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处置保障水平。
——推进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布局。地热能是一种储量丰富、分布广泛、节能减排效果好的清洁能源,在发电、供暖制冷、健康疗养、农业养殖等多方面拥有广泛应用场景。辽宁是地热资源大省,资源储量相当于100亿吨以上标准煤,资源量排在全国前列,位居东北三省之首。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满足辽宁对清洁供暖的需求,中煤地质总局联合中国地热与温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于2024年4月26日至28日召开“辽宁沈阳·地热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创新性地提出了“构造控热理论”和“源储理论”,对推动辽宁省地热产业创新发展和结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中煤地质总局将地热能技术融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中,所属水文局采用遥感红外解译和地球化学温标等现代勘查技术,在鞍山地区找到4个高温地热田,为辽宁布局清洁能源发挥了作用。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既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赋予的“五大安全”使命。中煤地质总局立足主责主业优势,聚焦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特点,在“协同创新、优化存量、培育增量、成果转化”四个方面狠下功夫,激发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建立人才交流融合机制
东北振兴,人才是关键。由于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和存量人才结构单一。在2024年5月27日召开的新时代辽宁人才振兴大会上,辽宁省委书记郝鹏表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依靠人才。
为了促进央地人才交流,实现人才引领发展,中煤地质总局党委先后向黑龙江省鹤岗市、佳木斯市,辽宁省辽阳市派驻挂职干部,在辽宁抚顺雷锋学院举办干部培训班,派出学员到辽宁抚顺采煤沉陷区及西露天矿矿坑实地考察,研究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举措,并与抚顺市、新抚区政府有关部门同志交流,相互启发,碰撞央地合作促进东北全面振兴的思想火花。中煤地质总局所属中化局、所属水文局与吉林大学就建立“产学研用”基地、企业实习基地,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重大科研课题攻关等签订合作协议,以需求导向促进东北人才缺口补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绘制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冲锋号。乘改革浩荡之长风,中煤地质总局党委将紧密围绕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不断深化央地合作,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为东北地区在“尔滨”热后再“出圈”,实现东北振兴“再提速”“加快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