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深入青海茫崖千里无人区,顶风冒雪探查我国紧缺矿产资源。面对钻机“上泄下吐”,300米以浅的地层出现泥浆失返,300米以深地层又出现井涌等诸多难题,项目组通过攻坚克难,最终实现各项成井参数均优于设计要求,获得甲方充分认可。
在地球的南北两极之外,有一处地方被人们称为地球“第三极”,这里就是青藏高原。2022年2月,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以下简称“二队”)50余名职工踏上青藏高原,深入青海茫崖千里无人区,顶风冒雪探查我国紧缺矿产资源——钾盐。经过数月紧张施工,项目即将完成钻探工作,各项成井参数均优于设计要求。
一、践行初心使命
皑皑的雪山遥遥相望、荒凉的戈壁一望无际、连绵的沙丘如垒如砌、嶙峋的雅丹诉说着沧海桑田、剔透的翡翠湖波光粼粼、成群的采油机昼夜不停……
这就是茫崖,一座被无人区包围的城市。
大自然造就了茫崖的苍凉孤寂,也馈赠给她丰富的矿产资源——钾盐。盐湖资源之一的钾盐矿是肥料的重要来源,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从盐湖卤水中提取的锂更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关键资源。
70年前,新中国的地质勘探队伍一卷行李一口锅,牵着骆驼进沙漠,踏入这片地貌如荒凉火星的神秘土地,相继在冷湖、花土沟等地发现了石油、盐湖,数以万计的产业工人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开始建设。现在的茫崖,已是石油重镇、盐湖之城。
勘查钾盐资源,保障矿产安全,助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是地勘单位的职责所在,是地质人的使命担当。怀着“地质报国、强国有我”的满腔豪情,二队第一项目部走进茫崖,承担了碱石山和小凉山-大风山两个区块的深层卤水钾盐勘查任务。
二、续写奋斗故事
今天,这座拓荒之城,走来一群来自祖国东部的拓荒者。让我们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2022年元宵节刚过,河北省劳模、206钻机井队长范海增就带领先遣队伍到达茫崖,提前确定孔位,场地三通一平,为钻机搬家做准备。
“茫茫的旷野,起伏的沙丘,地上泛着白花花的盐碱,像铺了一层雪。除了我们和临近标段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其他生命迹象。昼长夜短、温差大、风沙大、高原反应强,头痛、胸闷、气短,晚上躺下会醒好多次。”范海增说,自己工作30多年,走遍大江南北,这种环境还是头一次遇到。他们常常是天不亮就出发,渴了喝点儿矿泉水,饿了啃两口面包,有高反了吃药扛一下,风沙大了裹上头巾,放线、测量、打桩……一直到天黑才往回返。
206钻机在无人区,208钻机在兴元钾肥厂内,吃穿用度、设备配件都要到数百公里外的花土沟镇采购,皮卡车是钻机和外界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每周都要跑两三趟,而且坡大路险,司机至关重要。退役军人镡红兵和张娇雨挺身而出成为了司机。从花土沟镇到206钻机施工现场有210公里,开车需要4个小时,其中27公里路程为项目进场时在戈壁荒滩上平整出的简易路,运送钻探物资的大卡车将这段路碾压得坑洼难行。平整场地和钻机安装调试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跑个来回,400公里、8个小时,相当于从邢台跑趟北京。虽然累,但他们连个瞌睡也不敢打,因为这样的路况,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车上全是工友兄弟和生产生活物资,必须安全送达。
从花土沟镇到208钻机有180公里,全是搓板路,需要走3个多小时,张娇雨就两次遇险。6月中旬,一场大雨引发泥石流,路面受损,张娇雨开着车,感觉人在车里、魂在车外,当时非常想家人,真是且行且珍惜。7月中旬一场沙尘暴,滚滚黄沙遮天蔽日,像一堵沙墙袭来,在铺天盖地的黄沙中顶风前行,砂砾飞溅在车身上啪啪作响,宛若到了世界末日,这时张娇雨狂踩油门,稳住车辆,待风小后才一点一点挪了回来。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第一项目部的两任地质员薛增强、薛燕荣就是一对父子。老薛南征北战、经验丰富,是曾经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奋战过的找钾人。到达茫崖后,老薛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由于身体原因,他不得不中途转战甘肃项目。两台钻机都等着地质员,谁来顶上?当小薛接到任务时,上幼儿园的儿子不小心摔伤,肩胛骨骨裂。虽然看着孩子疼痛难忍很心疼,但小薛想到项目不能等,他狠狠心告别家人,毅然前往茫崖。
工地上,他在两台钻机之间来回跑,哪里需要去哪里。填数据、报资料,和甲方沟通……碰到棘手的问题,他及时打电话向老薛请教。踏实认真、勤劳能干的小薛,得到了项目部和甲方的一致好评。闲暇时,当小薛与孩子连线时,听到孩子喊“爸爸你在哪,我想爸爸了,爸爸回家带我玩吧”,小薛心底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崩溃,男子的眼眶内涌出一行热泪……小薛最大的心愿就是等项目结束了,好好陪陪老婆孩子,好好孝敬父母。
戈壁滩中的206钻机
三、奋力求索创佳绩
搞技术、抓生产,36岁的项目经理张云是把好手。参加工作13年来,他扎根钻探一线,强烈的紫外线、连续数月的劳累,使他嘴唇干裂、面庞黑红,彻底由白面书生变成了黢黑大汉。与此同时,他也从一名普通的钻工成长为班长、井队长、项目经理,参与完成煤炭、地热、干热岩、钾盐等各类勘查项目30多个。作为施工总负责,他主持的过千万元的项目就有6个,以致常被同事戏称他“身价过亿”。
谈到茫崖这个项目,他提到最多的词儿是“想办法”。是啊,这里需要想的问题太多了。同样一件事,别的地方付出一分努力,在茫崖就需要付出十倍乃至数十倍的心血和汗水。
“花土沟的物价太贵了。在邢台,一条螺丝3块钱,这里要6块。从花土沟拉一车30立方米的淡水,2800元,够吃一周。钻机生产生活用电全靠柴油机,1吨柴油送到项目需要9000多元。”为了节本增效,他想尽办法。208钻机出现涌水和漏失,急需采购重石晶粉。他跑遍花土沟,货比三家,最终从废品收购站淘回了一批还能使用的重石晶粉,费用减少了2/3。固井作业外协队伍报价高,他们干脆买水泥自己干。
据了解,项目部第一次到柴达木盆地施工时对地层情况不熟悉,一开始进尺比较慢。208钻机还遇到了“上泄下吐”的问题,300米以浅的地层出现泥浆失返,300米以深地层又出现了井涌。甲方每周都要调度生产进尺,项目部排在后边,压力很大,整天都在琢磨这些事。组织井队技术人员反复讨论,调整钻进压力和泥浆配比,研究分析比较, 同时向队技术部门寻求支持,向附近井队取经,向钻头厂家咨询,想了很多办法,现在钻进速度和质量在几个标段中处于领先,并得到了甲方充分认可。
茫茫盐碱地,巍巍钻塔起。探得钾盐矿,沃野千万里。在茫崖,第一项目部的工作还在继续,钻塔下,富含钾盐的灰白色岩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们期待着这些深埋于地下的矿藏变成钾肥,变成锂盐,为广大农民带去丰收的喜悦,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原材料,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和矿产安全。
(本文刊登于2022年9月22日《中国矿业报》第3版)